2K价位净水器选购指南:性价比与性能的综合考量
如今,净水器市场极度内卷化。一年前售价2K的,才刚刚开始具备净水功能。一、如何看待售价2K的净水器
对于售价2K的净水器,我们消费者更关心的是“性价比”。从多年的电子消费经验来看,同级别的低价产品可能性价比更高,但如果一味追求所谓的性价比,可能会后悔买了高端版本。真是浪费钱。
如今,反渗透净水器是净水行业的旗舰主流。在此基础上,商家们噱头十足,比如即热即热水、零脏水、超大流量等。但说实话,后续品牌(考虑性能)、后期(耗材成本和便利程度)才是这个价位更需要关心的。
其实购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不多。消费者进行比较的原则是参数越大、功能越多越好。这确实是事实。近年来,厂商们也努力攻克“膜、泵”、“算法”这三座大山。净水器的发展历史也从最初的600G、800G到现在的1000G甚至1200G。性能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便宜。
虽然这是好事,对我们消费者有利,但批评却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通量大,滤芯贵,噪音大,净化效果也差。所以,大家的“大”观念需要改变,只要适合就可以了。
简单总结一下选购净水器的要点:
·不要过分关注流量和废水比。基本上2K的价格区间都差不多。
·一定要注意滤芯的配置级别。必要时检查滤芯的容积,了解压力泵的生产厂家。
·功能方面,重点突出“双出水”和“零陈水”功能。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其他一次就用不上的高级功能。
·过滤器耗材必须提前计算。有些企业玩文字游戏,后期成本至关重要。
2、产品比较
与去年相比,2K价位的净水器无论是过滤耗材还是净化效率都提升了一个档次。总体来说,差别并不是太大。
但我们消费者要做的还是比较!过滤耗材、净化级别、通量流量缺一不可。其次考虑功能、噪音等是否可以接受(当然,这个价位有好的过滤器,配置多的净水器确实不多)
这次,我们找到了市面上6款热门的2K价位净水器,从滤芯配置、后置耗材、噪音、功能四个维度进行横向对比。
这六款型号的流量和价格相差不大。乍一看基本势均力敌,但如果仔细考察性价比的话,产品性能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3、滤芯配置对比及净化效果对比
不谈性能只谈性价比是骗人的。至少必须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但这六款车型都不错。它们都具有相同的RO膜+复合滤芯配置。图中的配置相当良心,他们并没有遗漏“后活性炭”层滤材。现在大多数净水器品牌都一味追求叠层材料,但成本却砍掉了后层。
当然,判断滤芯的好坏更多的是与“调教”有关。其内置的压力泵、水路设计、净水算法等都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先看第一梯队:我们都知道净水器最重要的就是RO膜,但是RO膜中最好的品牌是陶氏,所以嘉德净毫无疑问排在第一梯队,配备进口杜邦陶氏膜,加上自主研发的过滤级,无论是滤材的厚度还是脱盐率都远远优于普通的RO膜。
最重要的是过滤稳定性极佳,五年持久的RO膜寿命非常扎实。让我告诉你另一个事实。有些大通量净水器号称五年,实际上两年都没有。是的,它的性能测试标准噱头成分也比较大(TDS值)。
其次,复合滤芯内置斯里兰卡椰壳活性炭,将PCA滤芯和后置CT滤芯合二为一。大多采用折叠式结构。虽然不排除这是为了省芯省钱,但余氯的吸附和耗氧量会增加。表现相当不错,不仅避免了RO膜表面氧化,而且还提高了产水量。最重要的是,它确实可以提升口感! ! !
https://img2.baidu.com/it/u=2333984695,20524722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5&h=500
可以看出,复合滤芯和RO膜滤芯的体积大致相同。可见两者所用的材料都是真实的。理论上来说,更换滤芯并不便宜。但如果实现实时维度和冲水等扩展功能,使用成本其实比真实工作要高。情况会低很多。
至于第二梯队,我个人认为美的和沁源有自己的专利技术,但目前来说有点太传统了。 RO膜与泵的组合具有良好的净水效率。用户反馈显示,简易膜寿命不如第一柱,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在配置方面似乎也有不少升级。
另外值得称赞的是沁园的CTO后置碳杆。使用的材料确实很好。从净水后的口感来看,沁源的产品稳操胜券。
再看第三梯队,乍一看,配置和参数都很优秀。但你要知道,小米和云米是同一家公司的。有一点非常相似。他们的压延膜技术基本都是OEM,在质量和技术上还存在着些许差距。特别是过滤稳定性尚未得到很好的证明。
还有一点,云米的“9页膜+防堵塞分离技术”在我看来是对之前碳粉脱落现象的补救措施。与其他品牌相比,滤芯和技术更加宽松。最重要的是硬件的水泵和水连接的做工也一般。预计两年后其通病就会暴露出来。
总体来说,这六款机型对于普通家庭使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仔细研究的话,肯定是有一些差异的,而且市场的反馈是真实的。
4、耗材比较
与往年相比,滤芯的价格确实好不了多少。以前买一台净水器很便宜,但没有人能忍受一直使用几千个滤芯。
但现在很多商家还在玩文字游戏。仔细看的话,可以看到下面有一行小字。仅仅因为使用寿命不超过两年并不意味着使用寿命就是两年! ! !而商人所考验的生活条件都是理想主义的。
我们先不看纯数值。我个人更喜欢“双出水”净水器,因为滤芯比较省钱。 “干净”的水的算法设计不再经过RO膜,无需消耗电力即可产生零废水。这两种工作模式在生活中会更加实用。
虽然有缺点,前置滤芯的消耗比较大,但目前RO膜的成本肯定比复合滤芯高很多,所以双出水设计的净水器一般耗材也高不了多少,特别是比较通量的时候记得用大净水器! ! !
图表上显示了六个模型的数据。没什么好说的。最令我惊讶的是嘉德景。更换芯材一张进口杜邦陶氏膜仅需468元。这有点不可思议。如果单看的话,性价比简直是惊人。平均每年100多的费用,我想很多消费者都会止步于此。
当然,双出水口设计+智能自洁功能很可能是加入到算法中的。如果购买后精通净水,实际成本可能真的这么低。
除了沁源之外,其他四种消耗品都差不多。沁源始终致力于打造高端净水器。总是要堆积自己的硬件配置和产品壁垒。也太追求体积了。沁园 沁园的机身普遍较小,噪音很低。估计是内置滤材被压缩得相当硬。
很多朋友也问我废水配比对后续耗材是否会有影响?说实话,用处不大,不用太担心。在“浪费水”和“保护滤芯寿命”方面,我想大家都会优先考虑成本,所以纠缠于废水比例是没有意义的。
5、噪音测试
这里很多人都有疑问。至于膜通量和流量等参数,则不是必须的。参数是虚构的,配置是真实的。只要实际净水过程中你能接受的流量,那么就不需要太在意。
净水器的噪音主要来自于加压泵。当滤芯受压时噪音最大。其次,产生废水的电磁阀在工作时也会发出一点噪音。默认逻辑是RO膜的通量越大,功率越大,噪音也越大。当然,如果你想要一点噪音、没有噪音,那就去找桶式净水器吧。
这里没有梯队。其次,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滤芯的膜孔径越小,越致密。自然水压冲击会变大,水泵的工作效率就不必承受太大,这样噪音就在源头了。可以通过上升来遏制它。当然,这与滤元结构和算法有很大关系,稍后会进行验证。
嘉德净和沁园的滤芯膜采用相同的设计,并且均配备静音泵,因此噪音表现优异。另外,双出水口设计对于噪音也有加分!
至于小米和美的,虽然也采用了低腔消音泵,但效果显然并不理想。有时间我会看看他们的两家泵厂家,分享给大家。
当然,差异并不意味着不可接受。低于60dB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噪音只有在净水时才会发出。
https://img1.baidu.com/it/u=4132239437,222822614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50&h=390
6、配置功能对比
一般来说,如果这个价格无法提升性能,那就只能在功能上下功夫了。独立换芯、APP控制、智能显示水龙头、自动清洗都是加分项。
但更重要的是实用性上的比较。我认为一种双水和一种零水更实用。
首先,上述表现最好的嘉德网似乎没有其他型号那么多的功能。缺少APP智能控制等便捷的操作设置,但基本配置还是有的,而且依然是双出水口设计。然而,我们必须考虑到这是非常划算的。从核心成本来看,即使没有智能功能,仍然值得推荐。毕竟它的整体价格依然是六者中最低的。
其次,海尔和美的在配置上是最好的,也是最早研究零陈水和双水功能的两个品牌。但两者的概念是不同的。海尔的硬件更实用,美的的软件算法更智能。一个是采用传统的纯水回流技术解决频繁启动的问题,另一个是通过算法APP来控制,但本质都是保证第一杯水的新鲜度。
小米和云米的功能也不少,但在代工制造方面,市场反馈一般。
至于APP的便捷操作,我个人觉得习惯了之后确实很好用,但现实中大多数人还是坚持传统操作,所以因人而异,功能也只是锦上添花。
七、总结
仔细观察全局,就能看出谁强谁弱。虽然各大品牌已经在泵、膜、算法三大领域找到了平衡点,但市场严重卷入,极度压缩的研发周期只能依靠市场来证明其品质。当然,我们作为消费者需要特别关注口碑、成本、后期。
相比之下,六款车型都可以闭着眼睛买,各有各的亮点。确实,内卷化迫使制造商让利给我们,价格也变得越来越透明。
根据滤芯、耗材、噪音、配置四个主要维度的对比,我只推荐其中三个:
①嘉德经,
您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充分享受进口杜邦膜的净水体验。客观来说,嘉德净在滤芯方面有着碾压的态度。无论是后期耗材还是净水效率,我都愿意将其视为新时代的标杆。可以彻底粉碎打着进口膜幌子的商家,重新定义出水量强、成本低的净水器理念和设计。它还可以应用于过滤元件。
虽然功能和竞品相差无几,但作为一个真人我可能更喜欢这种强调“微妙”的产品。基本功能已经足够了,简洁可能更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更重要的是,它还配备了双出水口设计,轻松掌控日常净水状况。
最重要的是超低的耗材。仅凭这个景点,我没有理由不推荐它。
②海尔御景是新一代机型,性价比很高。它注重“淡水”和双出水口的概念。作为大通量净水器,它给前后滤芯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认为这将是一个沉重的产品。材料会减少,成本会增加,但反之亦然。高端滤芯和机身每年的耗材成本平均在300以上。
而且,它的各项配置在本次恒兴评测过程中表现都不错,家用完全够用。另外,海尔没有虚假标准,全系列的五年质保相当充足。
③美的第三款车型白泽,是老朋友了。近两年更新迭代不下3次。与海尔相比,其功能与“零陈水”相同。一是硬件配置高,二是算法智能出色。白泽的主要升级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就是算法和APP控制功能。滤芯以及后续耗材的使用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这一点我不得不承认。
大部分就是这样。不谈性价比只考虑配置是错误的。但你又不敢接受眼前的终极性价比,所以不要太抵触。现在市场非常透明,所以可以放心去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