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1 04:28:24

21世纪全球公共危机:常见传染病分类及预防措施详解

进入21世纪以来,公共卫生、环境等突发社会问题开始超越国界,波及整个国际社会,引发全球公共危机。以下是为您精心整理的公共卫生知识宣传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常见传染病

根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类:

1、肠道传染病:霍乱(病号2)、痢疾、伤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

2、呼吸道传染病:非典、肺结核、流感、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

3、血源性传染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艾滋病等;

4、昆虫媒介和自然疫源地传播的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日本脑炎、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

5、性传播疾病:艾滋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软下疳等;

6.其他: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2、传染性: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必须隔离治疗;

https://img1.baidu.com/it/u=265606424,103622736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75&h=500

3.具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在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点;

4、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以抵抗同一种病原体。

3.病毒性肝炎

1. 类型: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等。

2、主要性能:

(1)急性肝炎:起病突然,畏寒、发热、全身无力、油腻、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

(2)慢性肝炎: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脏不适等。

3、传输渠道:

(1)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肠道传播,即因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感染和患病;

(2)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可通过输血、不安全注射、血液透析等传播,也可由母亲传染给新生儿。

4、预防方法:

https://img0.baidu.com/it/u=3058185457,381055197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41

(1)接种甲型、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型、乙型肝炎;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生食和熟食分开存放,剩菜要彻底重新加热(特别是天热时),不去其他地方。随意到不卫生的摊位、餐馆就餐,防止病从口入。

(3)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针头(包括针灸);尽量避免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患有乙型肝炎或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妇女在分娩时应加强对婴儿的保护,避免将其传染给子女和新生儿。产后24小时内注射高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不接触患者的血液或被血液污染的物品;不要与患者共用餐具、洗涤用具、剃须刀等。

4.脑膜炎球菌

1.主要表现:起病急,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少数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从空气中直接传播。

3、预防方法:接种脑膜炎疫苗;改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者接触。

5. 流感

1.主要表现: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全身无力、酸痛。老人、儿童等体质虚弱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肺炎、剧烈咳嗽、气短等症状。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3、预防方法:改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者接触;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并接种流感疫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1世纪全球公共危机:常见传染病分类及预防措施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