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我市电商发展迅猛,交易规模约 800 亿,实现农村全覆盖
2017年,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规模约800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目标。 8县市全部提前建成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电商物流配送中心。https://file.jufair.com/624414286d59e31f71b3ac40a80dcb6d.jpg
2017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中,网络零售额120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近52亿元,增长36.2%;农产品网上销售额约12亿元,增长40%以上。全市建成6个电子商务园区、25个县级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中心;目前已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3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家、省级示范企业3家、省级示范园区2个。
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目标。 8个县市全部提前建成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累计建成农村服务站2445个,覆盖率100%。
八县市在完成“两中心一站点”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整合区域内邮政、供销、快递物流、传统商贸企业等物流资源,加大服务力度。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阜阳农产品物流中心、太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阜南华宇农产品配送中心三个冷链物流试点项目已完成投资超过10亿元。
引导村淘、京东、淘宝、和田等邮政企业在乡镇设立农村服务站,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活跃农村消费市场,增强农村消费便利性。电子商务。
https://p3-tt.byteimg.com/large/pgc-image/S4eadhm9B33S6F?from=pc
电子商务在农业经营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我市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第三方平台和自建电商平台,开设京东、淘宝“富阳特色馆”。各县市积极挖掘包装当地名优特产,打造一批线上农产品“旗舰店”,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产品等。 “名、特、新”农产品。网络销售打造了一批网络销售知名品牌,累计培育“三品一标”354个,建立农产品电商示范点6个,4个产品入选农产品电商示范点。 “安徽好网货”。
同时,我市还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加快发展订单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已经出现。目前,全市新增网上经营农业经营主体140家。
通过农产品互联网,电商扶贫成效显着。颍上县注册了“八里湖畔”商标,通过“五厅一店”电子商务平台,咸鸭蛋、粉丝、土鸡蛋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颍东区携手京东,线上销售李土楼粉丝、马尾西兰花、口子蒜等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200万元。临泉县引导虎头姜、三淀粉粉、榨菜丝、土豆等在“一亩田”开店。界首市培育了“赞家田”、“英谷”、“老孙头桃”、“万花巢花茶”等著名农业品牌。 “赞家田”杂粮销售额已达近亿元。颍泉区开展星流英菊、周棚黑花生、宁老庄葡萄等8类农产品网上包装销售。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推动农村电商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农村电商市场主体,推动农产品、手工艺品、农产品等电子商务应用。农家乐、文化旅游,进一步激发农村电商市场活力。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