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5 17:56:37

探索中国ESG发展:利益相关者与资金方的重要角色

研究发现,推动公司ESG业务发展的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是所有者和股东。因此,资本方作为企业的重要参与者,对于推动ESG在中国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享 |史伟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EMBA/EE/GES项目联席学术主任

陈琳 上海紫江慈善基金会秘书长

董明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编辑|石洋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ESG已成为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ESG体系作为中观层面的伦理理念,在全球范围内正在不断完善。从ESG实践到ESG投资,从规则制定到可量化评价体系构建,ESG呈现出成为主流的趋势。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正在经历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ESG理念与之不谋而合。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企业ESG实践在很多方面仍落后于国际标准。

本文对上海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ESG现状进行调查,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ESG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成长路径,并以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查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ESG发展的窗口。针对现状,我们希望呼吁更多企业了解、关注、践行ESG。同时,从政策和管理的角度提出未来ESG规划的相关建议,从而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我国ESG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球ESG状况概览

长期以来,企业作为社会基本单位,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其他诸多方面产生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与实践一直是大家热衷讨论的话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随着经济发展,爆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自此,CSR理念开始兴起。随着时代的变迁,CSR理念现已发展为ESG理念,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事实上,ESG这个概念并没有官方的定义,但国际上很多企业、非营利机构、合作组织等都为企业ESG制定了标准并付诸实施。同时,香港、伦敦、新加坡等地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同,这也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ESG相关绩效的比较分析。 ESG通俗的理解是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ESG),这是三个基于价值的评价因素,反映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程度。公司治理。这是一个中观层面的伦理概念,旨在约束组织,而不是在宏观国家层面或微观个人层面上讨论。与单纯追求企业利润不同,ESG涵盖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因此可以更全面地评价企业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ESG分为ESG实践和ESG投资。本文更多讨论了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在ESG实践方面的表现,也少量触及了一些ESG投资内容。

近年来,国际组织和投资机构不断深化ESG理念,设计了全面系统的评估方法和信息披露标准,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ESG逐渐引领全球企业发展潮流。

如今,企业已广泛融入ESG理念,并将其运用到企业运营中。 ESG涉及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多个维度。从本文后续的研究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甚至不同管理者构成在运营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ESG实践。重点。国际上,以苹果、微软、谷歌、星巴克等为代表的全球企业都有严格的ESG实践标准。他们的ESG实践不仅限于内部生产经营流程,还渗透到整个供应链和产业链。

ESG概念也被纳入投资决策中。如今,ESG不再是一个短期的时尚概念,而是成为很多投资机构必须使用的投资工具。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UN for:UN PRI)提出了一个自愿的ESG框架,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该框架进行ESG投资。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球已有近3600家机构签署了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符合联合国发起的责任投资原则的基金规模已达103.4万亿美元。随着ESG投资基金、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的出现,ESG投资已成为主流。目前,国内相关资产所有者和管理人正在整合和升级ESG,其中国际资产所有者和管理人将发挥更大的影响力。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报名参与 PRI,与 PRI 相关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未来,随着全球指数覆盖更多A股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可能会增加(图1)。

目前,全球ESG评价体系主题多样,日趋成熟。 ESG在国际上发展已久,国外逐渐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ESG指标体系,其中MSCI、汤森路透、富时罗素、道琼斯等较为具有代表性。考虑到MSCI是全球使用最广泛、最明确的,本文主要参考MSCI的ESG评价指标。这里,E、S、G是三个支柱(),每个支柱有10个主题(),每个主题又细分为总共37个主题()。 E支柱下有四个主题:气候变化、自然资源、污染和废物以及环境机会; S支柱下有四个主题:人力资本、产品责任、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机会; G柱下有两个主题:公司治理和公司行为。 37个主题包括碳排放、能源效率、供应链劳工标准、隐私和数据安全、会计透明度、商业道德等。

全球ESG信息披露仍以鼓励为主。目前,许多国际组织已经发布了大量的ESG披露原则和指南。在交易所层面,联合国一些机构提出了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旨在加强多方合作,促进ESG投资。截至2019年,全球已有79家交易所加入该组织。从各国交易所对于ESG披露的要求来看,仍以鼓励披露为主。一些交易所要求强制披露,但更多交易所采取“遵守或解释”原则。此外,除了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这样的强制性法案外,全球领域的ESG规则大多由协会、合作机构等非政府组织制定,且多为自愿性规范。加入这些规范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国际认可(表1)。

中国ESG发展历程

https://img1.baidu.com/it/u=766880596,244572454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40&h=362

ESG在全球领域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对企业ESG量化表现和信息披露都有明确的指引。但反观国内,我国ESG发展起步较晚,近几年才引起相关组织的关注。

与国际发展进程相比,我国ESG发展更多是自上而下驱动的。目前,我国尚未出台ESG制度的具体法律法规。除港交所明确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指引》外,我国几乎没有一套完整的ESG政策,部分相关政策仅针对环境或公司治理等某些方面。特定领域的法规。与此同时,我国的ESG报告和数据严重不足。据统计,2020年发布2019年报的3827家A股上市公司中,只有990家单独发布了ESG报告。这些报告通常非常简短,大多宣传公司的正面形象,但没有披露公司在实践中遇到的ESG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ESG数据十分匮乏,这种定性而非定量的披露很难支撑ESG的更深层次发展。

此外,我国尚未形成行业认可的ESG评价体系。上述以MSCI为代表的国外ESG评价体系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生搬硬套会阻碍我国ESG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既符合全球标准又符合我国国情、全面对接统计标准的ESG评价体系,已成为我国ESG发展的关键举措。

中国企业的ESG评级普遍较低。 MSCI 对约 700 家中国公司进行 ESG 评级,其评级按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标准化。 2018-2020年,MSCI对中国企业的ESG评级有所改善,但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七级评级体系(AAA-CCC)的底部(图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1年3月,我国还提出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提出进一步提高上市质量完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披露质量。 ESG的概念与上述重要事项不谋而合。

在此背景下,我们选取​​上海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紫竹园区)作为样本,对园区企业ESG实践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希望以此作为示范我国高新技术企业ESG实践现状。微观上,为国内企业ESG的实际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从而为下一步的总体规划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未来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紫竹园区ESG发展现状

紫竹高新区是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沪府34号”文件设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2011年6月获得国务院《关于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紫竹园区已形成以信息软件、数字视听、生命科学、智能制造、航空电子、新能源新材料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高端智能制造入驻,成为全球高端研发和技术集群。截至2018年,紫竹园区入驻企业2634家,其中上市企业9家; 2018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综合评价排名第13位;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3.86亿元,税收收入66.51亿元。现有员工38292人,其中硕士、博士占22.09%;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20个,国家级孵化器2个。

紫竹园区于2016年成立紫竹国家高新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作为高新区责任总体推进单位。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与各成员单位签署了《关于成立紫竹国家高新区社会责任联盟的公约》,并通过举办各类企业社会责任交流活动,进一步激发了高新区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高新区,引导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日常经营,推动高新区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积极支持高新区各类组织发展。

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国家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11位,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区域。紫竹开发区聚集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和快速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各细分领域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能够充分代表中国最优秀企业的发展现状。

为全面、客观了解紫竹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ESG工作现状,挖掘ESG实践潜力,推动ESG未来发展,紫竹国家高新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推出紫竹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ESG工作现状调查问卷,旨在帮助紫竹高新区企业进行ESG未来规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也可以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ESG发展现状的参考样本,助力新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园区内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仍处于初创阶段。超过70%的企业员工数量在50人以下,不到10%的企业员工数量在100人以上。约64%的企业员工认为自己公司的市场份额处于行业前50%,表现出对公司未来前景的强烈信心。

本次调查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软件、高技术服务和智能制造领域,信息软件企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58%(图3)。

受访高新技术企业中,明确有未来1至2年上市计划的仅有3.3%,另有22.7%有上市目标(未来3至5年上市)。这两类群体约占受访企业总数的1%。 25%。从各企业对ESG的重视程度来看,大部分受访企业没有专门负责ESG分析的部门或个人,只有9.9%的企业明确设立了单独的部门或个人。虽然40%的受访者是公司领导,但只有20%的受访者对ESG相对熟悉,这表明ESG在紫竹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普及度不高,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受访企业对ESG正面效益的平均评价为2.34,处于中下水平。只有20%的企业得分超过3分,这表明大多数受访企业认为ESG并没有带来积极的效益。

受访企业对ESG的主要困惑在于ESG的价值衡量标准、ESG的基本概念以及ESG对企业的具体要求。考虑将ESG纳入企业经营决策的驱动因素主要是外部的,包括客户要求、监管要求等。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利益相关者中,所有者和股东最有能力推动公司发展ESG业务(图4)。

https://img2.baidu.com/it/u=2368101761,234427871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07

在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超过一半的受访员工认为,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以及良好的健康和福祉是员工及其公司最关注的目标关心。这可以成为园区企业推广ESG的几个有效切入点,逐步加强企业对其他目标重要性的理解和接受(图5)。

根据MSCI中的E、S、G三个维度提出了37个关键问题,以了解ESG对公司影响的重要性:通过计算每位受访者的平均分,37个关键问题的总均值为2.96,表明总体ESG对企业影响的重要性不高;对比E、S、G三个维度可以看出,环境维度对企业的影响最小,其次是社会维度,治理维度最高(表2)。

针对这37个关键问题,我们将其分为不同行业进行分析。在环境维度,除了新能源等行业对与业务直接相关的个别关键问题关注度较高外,所有行业普遍对关键问题关注度较低。对于社会维度和治理维度,各行业均表现出中等或较高的关注度。

对未来ESG发展策略的建议

针对中国经济市场的特点,我们也发现推动企业ESG业务发展的主导因素仍然是客户需求和监管要求。相应地,我国ESG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以及下一次推动。因此,随着绿色金融政策和高质量发展政策的陆续出台,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我国首次将“碳达峰”和“碳中和”写入战略规划。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为中国企业的ESG发展进程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有助于推动ESG在中国的主流化。

综合分析园区企业,我们发现,在ESG三个方面中,紫竹园区高科技企业最看重G(公司治理)的影响,以及S(社会)和E(环境)对公司的影响。其影响被认为相对不重要。按行业划分分析中,在E(环境)维度中,除新能源等行业高度关注与业务直接相关的个别关键问题外,所有行业普遍对关键问题关注度较低,而在S( )和G(治理)维度,各行业均表现出中度或以上关注。考虑到紫竹园区企业的行业分布,适当加大公司治理对企业盈利积极影响的关注和推广或许是更合适的方向。

同时,紫竹园区也要循序渐进,充分发挥市场服务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通过开展ESG教育、提高预期和提高ESG投资的普遍性,增强ESG投资的普遍性。 ESG要求,发布ESG相关政策激励措施。使ESG理念能够被企业和公众理解和接受。然而,让ESG理念被企业和公众接受也离不开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不懈努力。对此,我们提出推动ESG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主流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快完善ESG整体制度框架,完成企业ESG信息从自愿披露向强制披露的转变。推动企业ESG发展的前提之一是加强企业ESG信息披露。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披露ESG状况的比例仍不足30%,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企业ESG信息披露可以向消费者和投资者传递有效的价值信息,也可以给企业带来积极的ESG管理效应。

其次,增强公众ESG意识。通过媒体宣传,可以提高企业和消费者对ESG的认知,让ESG的理念和重要性得到更广泛的理解和认可。同时,园区还可以举办论坛培训、研讨会等线下活动,让更多投资机构、园区企业、媒体乃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其中,进行深入的ESG交流,推动ESG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要强化投资机构影响力,最大限度发挥ESG投资对实体经济的效率提升作用。在分析中,我们发现推动公司ESG业务发展的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是所有者和股东。因此,资本方作为公司的重要参与者,对于推动ESG在中国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强化机构投资者引入ESG的投资意识,提高识别和防范环境社会风险的能力。

最后,需要建立ESG第三方评估体系和数据库。鼓励更多第三方评级机构对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进行ESG评级,为ESG相关公司的产品创新和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各科研机构环境社会风险测算、环境压力测试、环境效益评估等方法论,通过能力建设帮助企业管理者将ESG纳入可量化考量。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直播项目韩姣姣、何庄、李阳、陶一超、金瑞耀对本文也有贡献。感谢上海紫江慈善基金会对本研究报告的资助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对本研究的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索中国ESG发展:利益相关者与资金方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