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7 09:20:10

上海建设机器厂1987年率先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铁饭碗,激发企业活力

“收入靠贡献,职位靠竞争;搬掉铁椅子,打破铁饭碗。”尽管30多年过去了,张庆伟对1987年上海工程机械厂成为第一家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企业仍记忆犹新。张庆伟时任上海工程机械厂副厂长。作为见证人,他参与了实施过程。

上海建筑机械厂有着光荣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工人们成功地在简陋的生产条件下用小型机器加工大型零件。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用人制度上的“铁饭碗”和内部分配上的“大锅饭”正在扼杀企业的活力。 “工厂里98%的工人都是固定工,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拿同样的工资。”张庆伟回忆道。

1987年3月,上海响应中央振兴劳动就业制度的号召,选择建设机械厂作为试点。一个月后,厂内各车间劳动部门与正式工签订了为期六个月的试用合同,正式工占全厂工人总数的83​​%。期满后,考核合格后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期间,厂内有11名工人因不合格被调岗或下岗,7名二三线工人因考核表现突出而晋升一线岗位。

https://img1.baidu.com/it/u=4236819622,90606854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6&h=500

同时,工厂还改革工资和培训制度,建立常态升级制度,加强工人技术水平和转岗培训。

拿走“铁饭碗”、取消“大锅饭”后,工厂里出现了可喜的一幕:更多的人愿意在一线工作,更多的人努力学习技能,更多的人全职且勤奋地工作。为了达到最高的生产目标,很多工人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下班后继续工作;如果他们提前结束工作,他们就会找到另一份工作。

同时,企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1987年,企业上缴税金比核定基数增长10.2%,年人均利润达到6549元,年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21900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之后,上海建筑机械厂与香港路桥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建筑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年产值由初期的5000万元发展到10亿以上人民币正值巅峰。现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已投资该公司。

https://img0.baidu.com/it/u=4210120797,331034231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71

“任何改革首先要解决人民的问题”。张庆伟的体会还是很深刻的。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是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用工制度环境。 (记者沈文敏)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4日第04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建设机器厂1987年率先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铁饭碗,激发企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