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7 11:56:30

深入解析创业风险:特征、案例与应对策略

第2章

创业风险

1.什么是创业风险?

所谓创业风险,是指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是指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和创业企业的复杂性以及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投资人的能力和实力的有限性。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和后果。

2、创业风险的特点

创业风险的客观存在

创业风险的不确定性

创业风险的盈亏二重性

创业风险的相关性

创业风险的可变性

https://img2.baidu.com/it/u=2498653638,188099381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56&h=475

创业风险的可衡量性和不确定性

案例:多元化陷阱——巨人集团的失败

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史玉柱是传奇企业家之一。他曾经是一位备受众多学生尊敬的创业天才,5年内就位居财富榜第8位;他也是无数创业者学习的失败典范,如今他名声大噪,东山再起,再次创业,成为医疗保健巨头、身家百亿的网游新锐企业家。

案例:多元化陷阱——巨人集团的失败

史玉柱

1962年9月12日出生于安徽怀远。

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 1989年1月,他从深圳大学研究生毕业,立即开始自己创业。 1995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富豪第8位。他是唯一一位从高科技领域开始职业生涯的企业家。

案例:多元化陷阱——巨人集团的失败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公司现有人员15人,注册资金200万元。史玉柱任总经理。 8月,史玉柱投资80万元,组织10余名专家,研制出M-6401汉卡并投放市场。 11月,公司员工人数增至30人,M-6401汉卡销量位居全国同类产品第一,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 1992年7月,巨人公司实施战略转移,将管理机构和发展基地从深圳迁至珠海。 9月,巨人公司升级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史玉柱担任总裁,公司员工增长到100人。12月底,公司实现净利润3500万元。

案例:多元化陷阱——巨人集团的失败

https://img1.baidu.com/it/u=1477605218,160323736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77&h=500

由于国际计算机公司的进入,计算机行业在1993年进入低谷,巨人集团也受到重创。 1993年和1994年,房地产和生物保健品在全国蓬勃发展。为了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巨人集团开始走向多元化经营——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当1993年起步的生物工程刚刚开拓但尚未巩固时,巨人集团毅然向完全陌生的房地产领域进军。想要在房地产行业发展野心的巨人集团却改变了初衷,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的设计也一再改变。楼层稳步增加,从最初的18层增加到70层,投资也从2亿元增加。升至12亿元,1994年2月开工,势头越来越大。对于当时只有一亿资产的巨人集团来说,仅凭自身实力根本无法承受这个庞大的工程。

案例:多元化陷阱——巨人集团的失败

令人惊奇的是,从1994年2月大楼破土动工到1996年7月,巨人集团没有申请一分钱银行贷款,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和出售期房所得的资金。

案例:多元化陷阱——巨人集团的失败

1995年底,巨人网络营销形势严峻,集团财务状况紧张。史玉柱立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捷安特迎来了史上最冷的冬天。

到了1996年下半年,巨人大厦急需资金的巨大压力来到了史玉柱的面前。这比市场上产品销量下降的压力和公司内部机制不完善造成的漏洞还要大。这迫使他迅速做出决定:要不要阻止巨人大厦,还是拆东墙补西墙。事实上,史玉柱此时意识到,仅靠巨人生物工程和计算机两大产业支柱还不足以支撑巨人大厦。但史玉柱仍然做出了违背企业行为的决定,挪用了生物工程的流动资金来支持建设。建设资金,活钱变成了死钱。

案例:多元化陷阱——巨人集团的失败

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史玉柱当时应该停止巨人大厦的建设,将资金投入到已经感染贫血症的生物工程上,以恢复活力。史玉柱事后表示,自己明知故犯,是因为巨人塔是珠海的标志性工程,国家领导人对此非常关心。因此,他的决策以非经济因素为主,并没有过多考虑经济规则。

巨人大厦是史玉柱一生中犯下的第一个重大投资错误。他根本没有实力去建造全国最高的建筑。这是一部典型的个人狂热主义作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入解析创业风险:特征、案例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