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小女孩与爸爸的可爱对话:如何与孩子分房睡的实用指南
您是否曾被孩子的问题所困扰过?今天,这个8岁的小女孩对我来说真是太可爱了。同时,本文还详细讲解了如何与孩子分房睡。我希望它对你有用。——凯叔叔
作者|喇嘛
近日,一段小女孩与父亲推理的短视频让不少网友笑了。
原来,8岁的女儿想跟妈妈睡,却被爸爸拒绝了:“你都8岁了还跟妈妈睡?”
女儿哭着争辩道:“那你为什么要和你妈妈睡?你40岁了可以和你妈妈睡,我为什么不能呢?”
童言无忌的话太可爱了,引得不少网友调侃:
“这灵魂拷问实在是太可爱了。”
“结婚那天,一定要把这部分给她看。”
“爸爸现在也解释不清楚了,哈哈哈……”
但也有网友表达了同样的担忧:“我的孩子就是不肯一个人睡觉,怎么办?”
几岁的孩子应该分房睡,怎样才能让他们单独睡?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很多家长。
邻居的女儿已经6岁了,但分房睡还是哭闹。
要么她翻滚着大声哭:“妈妈,你不爱我了吗?”或者她会可怜巴巴地抱着被子,守在父母卧室门口不走。
关于分房睡的拉锯战已经持续了一年。无论怎样胁迫或诱导,孩子们就是不接受。
邻居又着急又烦恼:“很多专家都说,5岁之前一定要让孩子独立睡觉,否则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他已经6岁了,可怎么办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本温馨的亲子同眠变得像烫手山芋,取而代之的是“三四岁不同房,五六岁后悔心碎”的焦虑。 ”。
有网友称,他们为自己3岁的孩子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入睡仪式。他不仅根据孩子的喜好布置了房间,还准备了很多孩子喜欢的玩具。
起初,孩子们觉得很新奇、很好玩。但很快他的脸色就变了。
要么惊恐地说床底下有怪物,要么死死抱住自己不肯松手。即使最后睡着了,他也会从睡梦中尖叫着醒来。
看着熟睡中还挂着泪水的孩子,她心里又难过又心疼。
孩子们睡在不同的房间时,年龄真的那么重要吗?五六岁分房睡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吗?
当然不是。
https://img0.baidu.com/it/u=320453632,140421652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353&h=499
美国有一个关于亲子同睡的研究项目,跟踪了200多个亲子家庭。
调查数据显示,3岁前或5岁后分房睡的孩子在认知、性格和行为上并没有太大差异。
儿童睡眠专家理查德·法伯曾说过:“孩子不会因为和父母一起睡而变得不那么独立。”
那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着急呢?毕竟,抛开各种“专家意见”因素,孩子的具体情况更值得关注。
一位妈妈在群里求助,表示孩子从分床睡第三天开始,每天晚上都会不自觉地哭好几次。
第二天我再问孩子,他说是因为他梦见有东西在追他。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我该怎么办?”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妈妈的焦急。
很多家长只担心一刀切的年龄限制,却忽略了孩子渴望和父母一起睡背后的需求:
他们害怕黑暗和怪物,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陪伴;他们哭闹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没有必要代之以所谓的“标准”,盲目“一刀切”。
当父母放下焦虑,顺其自然时,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最好的朋友曾经有些忧郁地说:“我还没准备好,我的孩子就已经悄悄长大了。”
原因是,儿子5岁时,有一天,儿子突然郑重地对她说:“妈妈,你不用再陪我睡了,我长大了,可以自己睡了。”
然后,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我开始独立睡觉。孩子为自己的勇敢感到自豪,但老母亲却感觉自己好像失踪了很久。
这就是孩子们所做的:
当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时,你越是把他们推出去,他们就越是绝望地撤退、寻求庇护;
但当他们准备好后,我们却不愿离开。
虽然什么时候分房睡没有“标准”,但如果孩子8岁以上,还是应该尝试逐渐分房。
毕竟,孩子迟早会独立的。父母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给孩子“心理断奶”,让其成为自然无害的分离。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分房睡呢?
例如,从共享床铺而不是房间开始。
习惯了和父母一起睡的孩子突然被要求分房睡,这无疑会打破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分开床而不是房间,可以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入睡,适应逐渐的分离,减少焦虑。
此外,还可以借助动画片或图画书的力量,向孩子灌输独立睡觉的勇气。
绘本《不再害怕独自睡觉》讲述了一个名叫艾米丽的小女孩克服恐惧独自睡觉的故事。
https://img2.baidu.com/it/u=3319199523,192725522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731
艾米丽和很多孩子一样,害怕黑暗和怪物,每次躺下睡觉时,她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许多奇怪的“如果”:
如果一头犀牛从柜子里出来怎么办?如果你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国家怎么办?
后来,艾米丽学会了放松,思考一些美好的事情,很快就陷入了甜蜜的梦乡。
事实证明,一个人睡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孩子独立入睡时自然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陪伴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装饰自己的房间,不仅是一次愉快的亲子活动,也是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的最佳方式。
装修的时候不妨问问孩子的意见,比如:
孩子喜欢什么款式的床和书桌?
夜灯放在哪里;
你需要放一些他最喜欢的娃娃吗...
装修完成后,不要吝啬你的赞美:“这是谁的房间?太漂亮了,我好羡慕啊!”
孩子心里会油然而生满满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分离焦虑自然会减轻很多。
有些孩子分房睡后,偶尔会要求和父母睡一张大床。
这个时候,家长不需要强行拒绝。尝试用轻松的语气与孩子沟通,效果可能会更好。例如:
“今天为什么要和妈妈一起睡?”
“其实妈妈也想跟你睡,但是睡在一起的话,会互相打扰的。”
“妈妈抱抱你,给你讲故事,然后你就回房间睡觉,好不好?”
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很自然的。当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没有那么坚定的时候,不妨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为他们积起更多的勇气和能量。
心理学家吴志红曾说过:“分离和爱情同样重要,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共同作用,使一个人成长,使一个人成为自己。”
父母的“有效期”很短,孩子的成长又是一次逐渐的分离。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去担心该早还是晚呢?
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给予他们充分的爱和安全感,顺其自然。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
别忘了点击【查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