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7 20:46:01

桐城会展产业崛起:2015年起步,2022年产值5亿元,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桐城的会展业始于2015年左右,随着安徽兄弟同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加盟桐城,逐渐走红。目前,全市有展览公司十几家,产业工人2000余人。到2022年,将实现产值5亿元,利税1亿元以上。从数字来看,并不引人注目。但从目前全国展览业的发展态势来看,这是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应该引起市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7年进入企业服务,关注展览公司。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烟”的朝阳产业。全国会展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随着经济的发展,年增长率预计将超过20%。有人说,会展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加速器”,这是恰当的。桐城会展监管企业安徽兄弟同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尽管受到COVID-19疫情的严重影响,但仍持续发展。 2022年实现产值7887万元,上缴税金487万元,成为方港镇纳税最高的企业。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但彭慎明董事长既高兴又担心。忧虑在哪里?沟通过程中,他毫不隐瞒地说出了实情。概括起来,他主要有“四忧”。

令人担忧的是,会展企业各自为政,无法合力取暖。同程展览公司主要从事展览摊位的制作、搭建和服务。研发设计同程目前还没有完全具备这个能力。虽然是下游企业,但展台制作涉及木工、铁工、油工、艺术等多工种,还有灯光、音响、电子屏,以及VR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大数据技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企业能够完成的。是的,需要外包单位的配合和参与。如今,我们常常独自工作,独自战斗。难加工部件和高难度技术的应用往往是以牺牲近代为代价的,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当地企业并没有握紧拳头,形成合力。

二是展览企业规模太小,无法做大做强。有了大车间、大场地,才能搭建大舞台、承接大工程。目前,桐城会展企业受土地因素限制,面积普遍较小。安徽兄弟同创公司只有65亩,开发区某会展公司只有10亩,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规模小,很难取得成功。大项目无法完成,上游企业对此不感兴趣。许多客户和订单都被错过了。想要把蛋糕做大、企业做强,吸引上游企业,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建设一站式服务总部经济就更难了。登陆桐城是很困难的。

https://img1.baidu.com/it/u=1039831842,219202589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996

第三个担忧是展览公司成本太高,无法高效发展。与合肥、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相比,桐城虽然拥有高铁、高速公路、火车,交通便利,物流相对发达,但大部分会展活动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广州,无形中增加了运输成本。 。安徽兄弟同创公司每年支付的物流费用超过300万元。此外,桐城原材料采购市场疲软,产品单一、价格高、产品选择有限。很多材料需要从合肥、安庆、南京等地采购,给公司增加了不少开支。企业如果不能节约、减少消耗、挖掘潜力,就没有利润可言。高成本、低产出,缩小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四忧是会展企业人才难、无法可持续发展。会展业是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滞后。高校培养的会展专业人才一般都去大城市发展,县级城市很难招到。桐城职业技术学校以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等热门专业为主,机电、机械加工等基础专业相对较少。毕业生就业首选是大中城市。即使工资很低,他们也不愿意留在当地工作。即使本土展览公司条件优越、报酬丰厚,也很难吸引到这些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人。导致展览公司从业人员年龄较大、知识陈旧、后继无人。安徽兄弟同创公司曾计划与市内一所职业学校联合培养会展专业技术骨干,但因生源不足而被搁置。企业的专业化、科技化发展要靠人才。如果人才缺乏,就难以持续发展。

这些都是真相,讲述着“忧”的故事。我深有同感,也是大多数桐城会展人的焦虑和困惑。面对会展业发展振兴的重大机遇,同城会展人正在思考和探索。如何为桐城会展业又好又快发展找到好出路,变“忧”为“优”?安徽兄弟同创公司董事长彭慎明的话语坚定而真诚: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率,同城会展企业就做不做大做强。从长远来看,当务之急是建设桐城会展产业园,吸引和招募更多本地会展企业乃至外地会展企业加入园区集体发展,打造桐城会展产业园。桐城会展形象品牌,展示桐城会展的规模和实力。这样做可以带来三个好处:

一是可以巩固企业优势。桐城会展业规模虽小,但涉及车展、文化旅游会展、家居装饰产品展等多个方面。它有很多类别,但“不完整”。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部分订单可以完成但无法完成;有部分生产能力但没有订单;有些项目同时集中,没有时间完成。建立会展产业园,可以调整园区剩余缺口,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扶弱补短、强环节补链条;可以集中园区各方力量攻坚克难,把每个项目做优做精,打造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桐城会展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是可以聚集市场优势。同程会展业务几乎覆盖全国所有大中城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络资源和自己的世界。八仙渡海,各显神通。但由于规模小、产能有限,无法占领更多、更大的市场。建立会展产业园,可以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人才;它可以聚集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人力来拓展市场,抓住机遇,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减少或避免无序竞争。还能够具备承担经常发生的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

三是可以汇聚人才优势。桐城的会展企业缺乏高端人才,但不少企业主长期从事会展行业,经验丰富,熟悉业务。他们是运营管理和业务开发方面的专家。公司员工几乎全部是技术工人,个个具有特殊技能。由于展会期间相对集中,不少企业忙得不可开交。淡季的时候生意很少,没什么可做的。许多员工在淡季外出打工赚钱。企业无法按部就班地进行流水线生产,影响了员工的正常调配和使用,降低了员工的技术特异性和凝聚力。建立会展产业园可以最大限度地调配和调配人员,做到淡季有事做,忙时有人做,做到人尽其才、减少员工流动,有效解决用工难和恐慌情绪。企业主可以随时沟通,共同规划企业发展。

https://img2.baidu.com/it/u=3909381343,54323368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3

这三大优势将为桐城会展业带来新变化、新发展、新机遇。毫无疑问,会展产业园的建立是桐城会展企业发展的一个重点,也是推动桐城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据了解,安徽兄弟同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实力。同一旗下的北京同程恒力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和昆山同凯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在北京、上海等地拥有稳定的市场和可靠的资源。桐城基地建设桐城会展产业园的条件基本成熟。彭慎明董事长信心十足。鉴于此,可以选择在安徽兄弟同创公司现厂区以东征用100亩林地,建设高标准、智能化、现代化工业园区。在全力打造自己事业的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会展专家和更多的会展企业入驻园区,共同发展,打造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知名度最高的会展企业。

目标已定,蓝图正在绘制。关键在于落实。尽管有“四忧”,但优点很多,潜力无限,前景广阔!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意味着倒退、落后、被淘汰。这是全体同程展览人的共识。我有理由相信,桐城会展人一定能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继续奋斗,共同谱写桐城会展业快速发展的精彩篇章,做出更大的会展贡献到同程的“进入前十、达到千亿”。 (万宗来)

❖亮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桐城会展产业崛起:2015年起步,2022年产值5亿元,未来增长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