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7 21:32:42

欧共体形成、日本崛起与中国振兴: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全面解析



表现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崛起、中国的复兴,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原因:

(一)在因二战而衰弱的欧洲,为了在美苏争霸中确保自身安全、提高地位、加强联盟,

(二)战争造成的痛苦和灾难

(三)经济发展较好

(四)共同的文化传承和心理认同

2. 之后:

⑴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⑵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⑶1967年,欧洲共同体。

3、影响:

⑴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⑵在政治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将削弱美国的霸权;

⑶ 冲击美苏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显现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1、原因:

(1)美国的支持(经济支持、民主改革);

(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三)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运用国家力量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4)朝鲜战争期间美军订单的刺激。

(5)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

2、结果:

⑴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家;

⑵ 谋求成为政权;

3.改变片面对美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核心的全方位外交;

https://img2.baidu.com/it/u=2583231301,297100936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⑷形成以美国、日本、西欧为三大支柱的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

不结盟运动的崛起

一、背景:

⑴二战后,许多新兴民族国家诞生,为不结盟运动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⑵ 美苏对抗使新独立国家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⑶新兴独立国家维护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

2. 上升: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峰会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确立了独立、自治、不结盟、不结盟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标志着不结盟国家的正式诞生。不结盟运动。

三、含义:

⑴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力量进入国际政治舞台;

⑵ 开始改变美国、苏联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⑶有效冲击了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原因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二战后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消耗了双方的力量。欧共体、日本、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改变了“冷战”下的国际力量对比



多极趋势与两极模式之间的关系

此时,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还不是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但仍然是当时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和基本特征。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多极趋势的强化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解体

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本质上,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结构的最终崩溃和冷战的结束。

加深认识:认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

①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社会主义经验。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的敌视和围堵,这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②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在不断改革中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走适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能解释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能解释苏联模式的失败。

二、多极化趋势加强

一、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征

①世界形势总体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流。

②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缓和与动乱并存的局面。

2.性能:

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建立了由自己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 1998年,科索沃战争; 1999年,轰炸南斯拉夫。

https://img0.baidu.com/it/u=208517960,396314764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8

②恐怖活动频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① 除美国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等各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结合。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② 当前,世界格局呈现“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的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四、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不仅是经济多极化和全球化的结果,也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本质是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潮流。

③有利于解决全球化问题,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平衡发展,有利于各国家、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色发展,世界多样性得到尊重。

5、加深认识:当前世界格局是多极化吗?

多极化只是当前的发展趋势。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战后初期的两极格局表现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而两大阵营的对立又具体体现为三种关系:美苏关系、中美关系。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

苏联和东欧的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但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力量再次处于动荡、分化、重组之中。

2. 双极模式的特点

1.在两极世界中,美国、苏联及其盟国相互竞争、较量。营地相对清晰、稳定。各方虽然也存在内部分歧和矛盾,但最终还是服从美苏整体战略利益。

2.在两极世界中,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的联盟领导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美苏“冷战”是主要斗争形式,表现为政治对抗、军事对抗、意识形态对立和经济分裂。

3、结合具体历史事实,分析解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是如何出现的?

1、欧洲走上团结之路,从建立欧洲共同体到组织欧盟,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日本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积极谋求国际政治强国地位,不断增强干预世界事务的能力;

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拥有与美国相媲美的军事武器。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其国际地位也大大提高;

4、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后,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5、不结盟运动团结发展中国家,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6、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导致实力相对下降。

总之,世界两极格局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而结束。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美国的衰落,日本和西欧的崛起,中国的发展和不结盟运动的崛起,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欧共体形成、日本崛起与中国振兴: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全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