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儿童版开发进行中,腾讯新增商标信息引发热议
土色天鹅绒还没从“删除好友评论”的尴尬中回过神来,微信又出手了。
据报道,腾讯正在开发儿童版微信。腾讯已新增“微信儿童版”、“FOR KIDS”等多项商标信息,目前状态为“商标申请进行中”。
一边是拥有12亿用户群的国家级社交平台,一边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未成年人群体。两者碰撞,很难不让人想起热搜。目前,腾讯尚未透露微信儿童版推出的背景、具体运营、预期目标等关键信息,但网友的讨论已经开始升温。
讨论最多的就是通用功能的设置。有人认为儿童版微信应该越简单越好。小程序、微视、公众号应该取消。网络游戏不能注册,卡不能绑定消费……总之,不能有对孩子“有害”的东西;如果有风险,尽量不要拥有。 ;对学习和成长无益的东西最好不要有。还有人担心专门设置的儿童版会成为定向广告的营销场所?
https://img2.baidu.com/it/u=701837577,376936364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89
没办法,对于孩子,哪个家长不操心,用尽千辛万苦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呢?能够在功能上更加差异化,也是微信儿童版需要实现的一个特点。
一位网友思路清晰地评论道:“某品牌手机手表:冒犯了。”这种想法让我很高兴。作为家长,我深知手机和手表在孩子社交圈中的重量级角色。当成年人“控制”微信和微博时,看起来“对人畜无害”的手机和手表成了孩子们的最爱。他们用手机和手表来“接触”朋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
早就有人分析,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某品牌手机手表“卖的不是手表,而是儿童社交媒体”。因为如果你不购买这个品牌的手机手表,你就无法添加使用这款手表的同学和朋友。这个闭环系统简直比苹果还要强大。可见,即使在手机、手表领域,“社交”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消费者,我当然高兴看到垄断格局被打破,购买时有更多的选择。
人们与生俱来的社交需求,加上手机、手表的出现,逐渐让互联网时代的孩子能够进行线上社交。腾讯想要在这个不发达的领域分一杯羹,以它的商业头脑和实力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目前已经确认但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阶段尤其令人着迷。
https://img1.baidu.com/it/u=2314682491,287131192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89
很多人对一些网站的“青少年模式”并不满意,因为在平台的运作下,限制青少年上网时间、避免网上消费等“防火墙”的功效大打折扣,无法实现“青少年模式”。美好愿景最初设立。微信儿童版会走这条老路吗?有没有更强大的方法呢?
QQ新推出的“青春模式”或许揭示了腾讯的解决之道:通过给用户更多的选择来平衡平台活力与企业责任之间的微妙关系。例如,对于大多数娱乐和广告内容,QQ的“青春模式”赋予用户选择是否被陌生人搜索和分组、是否启用音乐、兴趣部落等娱乐功能的权利。
父母总是左右为难:既希望孩子快乐,又怕孩子沉迷网络;又怕孩子沉迷网络。他们担心自己无法融入互联网世界,担心自己会在网上看到不该看到的信息……互联网公司相信商业规则。 ,关键词是流量、市场份额、利润率……这没有什么错。但作为消费者和家长,我们仍然期待这两种逻辑有更大的交集。
还是那句话,腾讯不妨多听听“有孩子的人”的想法和监管部门的意见,提前做好功课。毕竟,任何人都不能对儿童产品大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