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李渔故里兰溪夏李村:旅游文化新地标与戏曲艺术之旅
李渔故里兰溪下李村已成为兰溪旅游文化新地标。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沈振海 摄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沈振海 浙江兰溪店 在江苏省如皋市、南通市、浙江省金华市以及其管辖的兰溪市,有一条“丽玉路”。那么为什么这三个城市有这样的路名呢?呢绒?因为这三个城市都与李渔有关,江苏如皋是李渔的出生地,浙江兰溪是李渔的故乡。
11月21日,“李渔故里”兰溪寻根活动举行。数十位文艺界领军嘉宾、戏曲界专家学者、中国经济导报等十余家媒体记者在金华市领导陪同下参观。接下来,我们前往李渔的家乡——兰溪下李村进行参观采访,并在芥子园博物馆观看了浙派画家的精美国画展。
在李渔的家乡玩应该是一种很大的享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沈振海 摄
首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周开幕以来,经典剧目不断上演,打造了一场持续十余天的戏剧盛宴。同时,作为戏剧大师李渔的故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的发源地,金华正在传播着古婺州的声音和名片。探访李渔故里、寻找戏剧起源也成为不少专家和剧迷关注的焦点。向。
李渔,多产作家
李渔(1611年—1680年),初名仙禄,后改名于,字班凡、李翁。汉族,浙江省金华府兰溪县下里村(今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人,南直隶雉高人(今江苏省如皋市)人。明末清初作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李渔自幼聪明,被誉为才子。世称“李侍郎”。其家族组建剧团,到各地演出,积累了丰富的歌剧创作和表演经验。他还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戏剧理论体系,为后人所称道。他是“中国戏剧理论之父”、“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他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他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李渔一生著作丰硕,有《闲情偶帖》、《李翁十歌》(含《风筝错》)、《无声戏》(又名《连城壁》)、《十二层楼》等。 、《李翁》《翁家》等超过五百万字。还审阅《三国志》,主张编纂《芥子园画谱》。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艺术天才。
https://img0.baidu.com/it/u=3747354196,313979119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07&h=388
在李渔祖居试镜,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沈振海 摄
寻根“李渔故里”
“马路车水马龙,溪山静谧,为来来往往的人驻足。”这是李渔为村口亭子起草的对联。此亭名为“切亭”。当我们停下来时,夏利村民奉上了一杯热茶来欢迎客人。
一行人在兰溪市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李渔雕像,聆听李渔生平事迹,参观了下里村古迹。搬到李渔祖居,国家一级演员徐永芳早早扮成李渔,大家争相与他合影。院内,婺剧团的演员们还原了当年李渔家剧团的排练场景,台下的技艺与当年颇为相似。
随后,一行人来到鲤鱼文化广场,观看了儿童戏表演和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并见证了鲤鱼文化园奠基仪式。
李渔青年婺剧团在李渔家乡揭牌。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沈振海 摄
在下里村文化礼堂,兰溪市李渔儿童剧团举行揭牌仪式。一行人观看了国家一级演员徐永芳、吴凤华、黎族李忠表演的经典剧目和唱段。
在芥子园,专家、戏迷、媒体代表参观了浙派画家国画精品展。一位曾在兰溪创作、对兰溪有着深厚感情的浙江著名画家来到李渔故里,共同展出了具有兰溪元素的中国画以及历代各版本的《芥子园画册》,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得到了在场嘉宾的连声称赞。
在李渔祖居试镜,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沈振海 摄
李渔是兰溪独特的文化符号
https://img2.baidu.com/it/u=974596546,22864043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李渔故里”兰溪寻根活动是首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周众多优质活动之一。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金华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追寻李渔足迹、体验戏曲文化、深度感受传统戏曲。
李渔是兰溪独特的文化符号,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文化瑰宝。近两年来,兰溪加大了黎语文化的挖掘、利用和传播力度,黎语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创新。
特别是去年9月,兰溪举办了首届李渔国际戏剧音乐季。四个月来,一系列戏剧轮番上演。
——兰溪以“黎语文化”为起点,致力于传统戏剧的传承与创新。成立了李渔研究会,深入研究李渔思想,挖掘李渔文化资源;
——举办“重返芥子园”系列活动,邀请国内外艺术大师齐聚兰溪,传承弘扬黎语文化;
——开展黎语新年剧场、黎语周末剧场、黎语剧进校园、黎语剧进文化礼堂等系列活动,成立黎语青少年剧团,打造戏曲梯队遗产。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兰溪共有戏曲相关文艺团体339个,民间剧团12个,专业剧团1个。其中,兰溪人创办的木马剧场、棒棒糖儿童剧场采用现代企业化运作机制,努力探索歌剧传承发展新模式,不断开拓歌剧演出新市场。他们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成功落户杭州、苏州等各大城市。 。
对于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玉德来说,这是他第二次来到兰溪。 “二十二年前,我在兰溪芥子园待了一周,那段记忆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感觉兰溪与李渔的渊源很深。”
周玉德说,三百多年前,剧作家李渔就出生在下里村。他是中国非常优秀的戏剧家,有着非常扎实全面的戏剧理论。他的戏剧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同时,他还可以导演和排练戏剧。如此全面的戏剧家在戏剧史上并不多见。
“李渔故里”已成为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独特的文化符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