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8 17:36:46

黄冈培育102家隐形冠军企业,2021年产值达374.9亿余元

前川门窗生产车间。 (千川门窗有限公司提供)

名利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泉 摄)

裕兴水钻婚纱饰品。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泉 摄)

亚星专利墙。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柯丽华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柯丽华、通讯员付方志)解决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矛盾,索菲亚家居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抓住智能制造潮流,科丰传动占全国减速机市场50%%; 48年专注提升生产技术,广济药业维生素B2牢牢占据全球市场半壁江山……截至4月底,黄冈已培育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102家,创造产值2021年将超过374.9亿元。

“隐形冠军”是指长期专注于某一细分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并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领先地位的中小企业。

2021年,黄冈新增“隐形冠军”企业30家,同比增长41.67%。目前,全市共有隐形冠军企业102家,其中示范企业1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7家、孵化企业75家,主要集中在医药化工、智能家居、新材料、机械制造等领域。例如,科峰传动每年坚持将销售收入的20%以上用于产品研发,并将大部分利润用于设备更新。明利来抛光钻头已经有13年了。亚星电子现有员工51人,其中研发人员。那是20个人。去年,祥云化工、稳稳医疗等10家隐形冠军示范企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今年,黄冈提出培育20家以上省级隐形冠军和“专、特、新”企业。

冠军企业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土壤。 2020年起,黄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隐形冠军奖励纳入《黄冈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对省级隐形冠军示范奖励60万元企业、隐形冠军科技巨头企业将获得40万元奖励,隐形冠军培育企业将获得40万元奖励20万元。

赖明礼

13年打磨闪光钻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泉

机器人抓取、感应加热、高温淬火……陀螺形钻头从全自动化生产线上“走”下来。近百米的装配线只需要四名操作技术工人。

4月26日,黄冈市南湖工业园区湖北名利来合金钻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利来)的生产车间里,没有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着。大型自动化生产设备陆续投入运行。每台设备或每个加工环节只有1至2名工人,等待通过操作设备按钮来自动加工产品。

2009年,名利来落户黄冈。 13年来,公司始终专注于钻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成长为湖北省专、新、小巨人企业。

“钻头不仅是公司的产品,更是公司的精神。”明利来副董事长沉劲松说道。作为矿物开采工具,钻头是消耗品。 2013年,公司产品遇到使用寿命低的技术瓶颈。一个钻头钻进矿层不到600米就报废了,而国外钻头可以钻到1500米。提高产品使用寿命的关键是改进产品的热处理工艺。明利来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过,但都失败了。 “当时,技术研发走进了死胡同。”沈劲松回忆道。

此后,公司又投入超过400万元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经过100多次实验,它终于“啃”下了这颗硬坚果。钻头的耐磨性、抗冲击性、抗疲劳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大钻井深度超过1700米,在市场站稳脚跟,远销美国、俄罗斯、巴西、智利等国家和地区,产值倍增至6000万元以上。

尝到甜头后,名利来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安理工大学、黄冈师范学院、中科院岩土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建立了技术团队30余人。 ,博士。多年来担任公司科技副总裁。每当公司遇到技术问题时,技术团队都会向他们“请教”。通过校企合作,名利来在产品品种、技术、结构上不断创新。如今,名利来系列钻头已达100多个品种,拥有发明专利6项,实用专利18项。 2020年,三牙轮钻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公司稳步发展,产品占据国内市场35%以上。 2020年,名利来投资超过6000万元,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建立了鄂东地区最大的精锻生产线,设备更新改造率近80%。 2021年,名利来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产值突破1.2亿元,成功跻身湖北隐形冠军企业行列。

https://img0.baidu.com/it/u=2911628043,136968656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44&h=500

今年,名利来投资超过5000万元扩建工厂,建设自主研发的截齿生产线。 “新的截齿生产线最晚将于今年7月投产,公司目前订单已排至10月,预计今年年底,年产值将突破1.5亿元。 ”沉劲松说道。

裕兴水钻

破解密码

掘金彩钻市场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毅 张泉

通讯员 吴木峰

走进黄梅县湖北裕兴水钻饰品有限公司,随着智能设备的运转,晶莹剔透的水钻从传送带上“冲向”市场。

莱茵石是水晶钻石的简称。以水晶玻璃为原料,经切割、研磨、抛光、表面处理而成。用于服装、鞋帽、箱包配件及钟表等。莱茵石技术是1895年由捷克丹尼尔·施华洛世奇在奥地利发明的,被国外公司垄断了近一个世纪。中国企业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反击。裕兴水钻是最好的之一。

2011年1月,公司董事长周志炎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回报家乡,在黄梅创办了湖北裕兴水钻珠宝有限公司。 2013年,公司投产,当年实现产值4913万元;第二年实现净增1亿元; 2016年突破2亿元; 2018年,裕兴水钻产值达4.8亿元,入选省第二批支柱产业小众领域隐形冠军培育企业。五年的发展过程中,裕兴莱茵石已更换了五代设备,研磨抛光设备从5人1机升级为1人5机。

“每一代设备都领先其他公司一步,始终站在技术的最前沿。”周志彦表示,公司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2.35亿元,拥有专利37项,已完成设备95%以上的自动化升级。

虽然是“隐形冠军”,但周志彦总感觉有危机。 “原材料被卡住了。”周志彦表示,裕兴水钻是通过采购水晶玻璃珠进行加工的。 2019年8月,公司决定二期扩产,并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一端进入原料生产,另一端增加新产品。

扩产刚刚开始,COVID-19疫情突然袭来。企业停产,市场萎缩,原材料进不来,产品无法出口,资金一度短缺。

“我们应该保守求稳,还是迎难而上?”周志彦面临着两难的境地。

周志彦决定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咬牙推进二期建设,同时埋头产品研发。在黄梅县政府和园区的帮助下,公司资金问题得到缓解,关键技术终于取得突破。玻璃染色技术是上游厂商不传承的秘密。周志彦带领团队反复尝试,仅对桃色钻石就进行了70多次实验。最终,裕兴莱茵石破解了玻璃染色的密码,生产出可与进口产品相媲美的彩钻。

2021年3月,裕兴莱茵石二期工程顺利投产。由于其品质优良,产品供不应求。新产品平底钻头和热钻头刚刚推出,就占据了全球30%的市场份额。当年产值6.85亿元,同比增长37%。入选湖北省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前川门窗

一扇门

吸引30亿元产业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柯丽华

通讯员 刘子良

备料、雕刻、装框、封边……每天,木门从湖北千川门窗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滚下,奔向全国各地。

在我国的工程安装现场市场,每10扇木门中至少就有1扇来自千川门窗。 2020年,千川门窗被评为湖北省支柱产业板块“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企业;今年荣获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技术部主任杨开军表示,2019年与技改前相比,产能提升了50%。过去,一扇门需要人工切割四次,至少需要两分钟;现在采用机器操作一次成型,精度控制在0.5毫米。 55秒之内。

https://img2.baidu.com/it/u=4247174872,403910213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26&h=393

2012年,千川门窗落户红安经济开发区。 2019年,公司投资5200万元建设两座全自动免漆木门生产车间。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看到,机械手爪轻松地拾取并举起木门,并快速准确地转移到下一道工序,板材不会掉落到地面进行加工。 “以前,人工操作会导致门的升降和卸货出错,每1000扇门至少要修一扇门。现在,修复率已经下降到千分之几。繁重的工作基本上都被机器人取代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车间主管毛团林说。

在技​​术改造的赋能下,千川门窗生产的木门通透性好、外观坚固,受到市场青睐。其品牌连续8年被全国木门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木门30强”。去年,该公司产销木门约50万套,收入6.5亿元,位居行业第三。

“做大做强,离不开红安县不断引进配套企业,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服务理念。”千川门窗人事行政经理陈朝华表示,在备料、精切等工序中,使用大量锯片和刀具,每年采购成本至少1000万元。过去,所有订单都在成都下。物流成本高,交货周期长。 2016年,园区引进湖北新云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全品类刀具、锯片。双方合作后,公司的成本降低了10%。

板材和木片是生产木门的主要原材料。前川门窗多采购于广西、山东、安徽等地。运输成本高。去年板卡采购花费4亿元。今年3月,红安经济开发区引进宁丰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宁丰板材湖北生产基地,年产刨花板60万立方米。 “宁丰板材入驻后,不仅能满足龙头企业千川门窗的需求,还能为园区其他数十家家具生产企业提供配套设备。”红安经济开发区招商分局局长李涛说。

红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干部张海滨表示,为支持千川门窗成为龙头企业,管委会吸引了19家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以千川门窗为首的宏安智能家居产业不断拉长链条。目前,去年产值超过30亿元的家居企业有133家。

湖北亚星

一百多个实验

仅提高0.01%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柯丽华

通讯员 肖超

安防监控、行车记录仪、手机摄像头、单反相机镜头、复印机等都离不开光学玻璃。高纯光学级二氧化钛是生产光学玻璃的重要原料。其纯度直接决定清晰度和成像色彩。

目前,国内纯度99.99%的光学级钛白粉生产商之一来自黄冈——湖北亚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4月20日,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亚星生产车间,看到一组包含数个储罐的大型设备。从原材料到成品,整个运输过程实现自动化、密封化。 “这是国内第一条专用于光学玻璃的高纯钛白粉生产线,该公司是该技术的发明专利拥有者。”该公司董事长何瑞轩介绍,该公司创立于江苏江阴,2006年落户团风经济开发区,原是一家生产电子级钛白粉的企业。

从电子级到光学级,源于2005年一位重要客户的感叹——中国什么时候才能生产出高纯光学级钛白粉? “当时国内企业无法生产纯度达到99.99%的光学级钛白粉,提纯技术又被美国和日本企业垄断,导致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何瑞轩说道。

从此,湖北亚星开始“追光”。

“针对关键问题进行了一百多次实验,取得了0.01%的提升。”何瑞轩表示,两年来,亚星携手国内三大光学玻璃制造企业,以及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优化工艺流程和生产原材料后配比后,纯度由99.98%提高到99.99%,最终制成性能指标均达到进口水平的产品。

如果你的技术熟练,你的产品就会出现在市场上。 0.01%的涨幅让亚星生产的光学级钛白粉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 2021年,公司光学级钛白粉销售收入达到5600万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位居行业第一。亚星被评为湖北省支柱产业“隐形冠军”企业。

在亚星展厅里,一面墙贴满了各种专利证书。 “我们已获得30多项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该公司总经理杜红梅介绍,2020年,公司研发出“利用乙氧基三氯化钛生产高纯钛白粉”技术,节能环保,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目前,公司拥有员工51人,其中研发人员20人。今年,公司创新中心迎来了一位新的合作伙伴——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程晓敏。作为研发总负责人,他将与团队一起研究石油化工催化剂专用硅溶胶和纳米高纯光电材料技术,开发高端特种光电功能材料。

杜红梅表示,从近年来光学玻璃的应用趋势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军工科技、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发展,产品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冈培育102家隐形冠军企业,2021年产值达374.9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