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8 21:30:21

逆温现象及其对流层中的气温变化与天气现象解析

逆温

在对流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5°C。温度之所以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距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少,温度越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温度也可能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称为“逆温现象”。由于受地表影响较大,气象要素(温度、湿度等)水平分布不均匀。空气有规律的垂直运动和无规律的湍流混合都相当强烈。水蒸气、灰尘、热量在上下层交换、混合。由于90%以上的水汽集中在对流层,因此云、雾、雨、雪等许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

分层的

对流层中,根据气流和天气现象的分布特点,可分为下层、中层和上层。

对流层

(1)下层:下层又称扰动层或摩擦层。其射程一般为从地面到高空2公里。根据季节和昼夜的不同,下层的范围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夏季高于冬季,白天高于夜间。该层气流受地面摩擦力影响较大,紊流交换特别强烈。一般来说,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增大,风向发生偏转。该层受地面热效应影响,温度也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由于该层含有较多的水汽和尘埃颗粒,因此经常出现低云、雾和浮尘。

(2)中层:中层底部边界位于摩擦层顶部,上层高度约6公里。它受地面的影响比摩擦层小得多,气流状况基本可以表征整个对流层空气运动的趋势。大气中的大部分云和降水发生在这一层。

(3)高层:高层从海拔6公里处延伸至对流层顶部。该层受地面影响较小,气温常年在0℃以下,水汽含量较少,各类云均由冰晶和过冷水滴组成。在中纬度地区和热带地区,该层常出现风速等于或大于30米/秒的强风带,即所谓的急流。

此外,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还有一个厚度数百米至1至2公里的过渡层,称为对流层顶。该层的主要特点是温度随高度下降的突然变化。变化的条件包括: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得非常缓慢,或者几乎是等温的。对流层顶的位置是根据这种变化的起始高度确定的。对流层顶的平均温度在低纬度地区为-83°C,在高纬度地区为-53°C。对流层顶对垂直气流有很大的阻挡作用,上升的水蒸气和尘埃颗粒聚集在其下方,导致那里的能见度常常很差。

温度变化

对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

在对流层中,由于其主要直接热源是来自地面的辐射,因此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青藏高原的对流层由于增加了地面辐射的位置,因此比同海拔的其他地区明显温暖。

对流层随海拔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0.65℃。

https://img2.baidu.com/it/u=617344964,149397026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600&h=800

由于温度的这种变化,空气对流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强烈。

在平流层中,由于距地面较远,地面辐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它的热量来自于臭氧吸收的太阳紫外线。因此,下冷上热,大气以水平流动为主。

中层又称高空对流层,也是上冷下热,对流明显。 (远离臭氧层)

在地面附近,温度高的地方空气向上运动,温度低的地方空气向下运动,从而形成空气对流。对流层温度下高上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着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中与人们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压力温度结构

压力

大气压力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表面上的空气受到其上方所有空气的挤压。相反,在高处,受到的空气压力较小,因此气压也降低。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可以根据以下流动动力学方程计算:

这里:

对流层

g = 重力加速度

ρ = 密度

h = 高度

p = 压力

R = 气体常数

T = 温度

https://img2.baidu.com/it/u=347017417,426764828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假设温度正常,压力随高度呈指数下降:

温度

在对流层,海拔每增加1公里,气温平均下降6.49摄氏度。这种温度降低是由于绝热冷却的发生。当空气上升时,气压降低并且空气膨胀。空气为了膨胀,需要在其周围做一定量的功,所以温度就会下降。 (由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中纬度地区,气温从海平面约 +17°C 降至对流层顶约 -52°C。在极地地区(高纬度地区),由于对流层比较薄,气温只会降至-45℃。相反,在赤道地区(低纬度),气温可降至-75°C。

由于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特别显着。这就是中文“对流层”名称的由来。

对流层顶

对流层与其上方平流层之间的边界,距地面约 11 公里,称为对流层顶。但这个边界的高度会随着季节和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赤道附近高17公里,两极附近高约9公里,平均高度距地面约11公里。大多数长途客机飞越该边境。

要计算对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变化需要了解平流层,平流层定义了对流层的位置。在对流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平流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温度递减率从正数(对流层)变为负数(平流层)时,就表明存在对流层顶区域。

大气环流

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基本结构大致保持不变。地球上的风带和湍流由三个对流环流(三轮车)驱动:哈德利环流(低纬度)、费雷尔环流(中纬度)和极地环流。这三个对流环流携带盛行风并将热能从赤道传递到两极。

由于对流运动显着,水汽和杂质丰富,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水的相变有关的事物,如雾、雨、雪等,都集中在这一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逆温现象及其对流层中的气温变化与天气现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