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度明德师范教育奖励基金颁奖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行
教育发展基金会讯 6月11日至12日,明德师范教育奖励基金2017-2018年度颁奖典礼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一系列活动包括颁奖典礼、名师讲座、明德学生社团交流、学生代表社会考察、工作总结会等。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和琼斯基金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协办。我校副校长赵东海教授率团参加本次活动。今年是“明德奖”评选的第七年。经过公平、严格的评审,共有来自18所师范院校获奖的53名教师被授予“明德教师奖”; 4909名学生获得“明德奖学金”。其中,我校3名教师、239名学生获奖。我校参加2018年度明德师范教育奖励基金颁奖典礼代表团
6月11日上午,以“为了更好的教育”为主题的颁奖典礼在华东师范大学科学礼堂举行。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郭维禄、钟汉德基金会理事长钟汉德、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理事长王学军、秘书长罗景福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卢洪生、实施明德的18所高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等300余人出席颁奖仪式师范教育奖励基金、获奖教师和学生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孙振荣主持仪式。
仪式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孙振荣主持仪式
仪式上,郭维禄、钱旭红、王学军先后致辞。
郭维禄认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上海市教委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嘱托和希望。推动教育现代化,离不开像钟汉德先生这样关心教育发展的社会慈善家的支持,离不开像华东师范大学这样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机构的参与。只有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团结努力、对教育发展的担当,才能共同创造教育事业的伟大成就。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郭维禄致辞
钱旭红在致辞中表示,钟汉德先生捐资设立明德奖,开创了个人设立教师教育基金的先河。这是一项造福当代、造福未来的伟大慈善事业。为师范院校提供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训工作增添了强劲动力,对激励师范生成才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指导教师教学改革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致辞
王学军介绍了今年明德奖评选工作的基本情况。他提到,钟汉德先生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共同设立明德奖的初衷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在许多高校引起了很大反响,树立了良好的导向,为促进各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理事长王学军致辞
随后,卢洪生宣读了明德教师奖和明德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在各高校领导的见证下,钟汉德、郭维禄、钱旭红、王学军、钟汉德夫人高丽婷先后为20名获奖教师代表和20名获奖学生代表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并树立了光明17所大学的名额。德国协会代表授予旗帜。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卢洪生公布获奖名单
授旗仪式结束后,来自18所师范院校的明德奖获奖教师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华东师范大学孙宾谊副教授表示,“明德教师奖”弘扬崇拜精神,奖励教学技能精湛、道德品质优良的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获得这样的荣誉,是对我多年来工作的高度认可。 I 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绩效。我校斯琴·巴特尔老师作为获奖少数民族教师代表表示,将把获奖的兴奋和感恩化为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书育人一如既往,继续努力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我校明德奖获奖教师代表斯琴巴特发表获奖感言
获得明德奖学金学生代表金佳怡在致辞中提到,明德奖学金不仅缓解了她的经济状况,更激励她朝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义无反顾地前行。她表示,正是有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才不会再因目标遥远而感叹自己的渺小、犹豫不决。
明德奖学金获得者学生代表金嘉怡致辞
明德奖学金优秀毕业生代表孟宜君表示,明德奖学金在她大学期间一次又一次给予了她很大的鼓励。踏入职场后,更加坚定了她对教育教学的信心和热爱:“明天谢谢你们,德育奖学金一直激励和鞭策着我不忘为人师表、为人师表的教学理想。这种道德精神永存。”
明德奖学金优秀毕业生代表孟宜军致辞
https://img1.baidu.com/it/u=731883993,150479607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50&h=500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玉泉表示,钟先生的战略眼光、教育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感动了全校师生。钟先生亲自到西北师范大学考察以及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关心,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藏大学副校长张济民表示,西藏大学将用好善款,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不辜负钟总的支持和厚望。获奖师生一定要牢记社会的关怀,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玉全讲话
西藏大学副校长张继民致辞
钟汉德在致辞中指出,国家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在中西部地区农村扶贫工作中抓好教育。明德奖应该用在当前国家精准扶贫、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中做出贡献,使得明德奖不仅是一个激励在校优秀学生的项目,更是一种能够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钟汉德先生致辞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艺术团带来了精彩的民乐表演。最后,颁奖典礼在获奖学生代表宣读明德誓言中落下帷幕。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艺术团民乐表演
获奖学生代表宣读明德誓词
6月11日下午,“2018年明德奖名师讲座”活动在我校科学礼堂举行。钟汉德先生、路红生女士、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毅、18所获奖学校的获奖教师代表、颁奖工作负责人代表等近300人出席了本次活动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师生。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雷启力主持,副校长戴立毅致开幕辞。
“明德奖名师大讲堂”旨在分享明德奖教师宝贵的教学育人经验,进一步扩大明德奖教师的影响力,树立尊师爱教文化,培育优秀教师教育人才。本届名师讲座以“未来教育,美好生活”为主题,以主题演讲和现场交流互动的形式进行。华东师范大学“明德教师奖”获得者孙宾义老师以及广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获奖教师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广西师范大学潘英明教授表示:“不忘初心,精心培育人才:《做育人路上的魅力教师》这个标题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内涵。”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能力和全球胜任力,并结合实例分享了如何成为一名“温暖的人”。和负责任”的老师。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孙宾谊副教授以“面向未来,融入实践:美好生活的创造力源泉”为题,探讨了经济思维模式下的大学教育,提出教育应通过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融入实践”。确定性并分享了他作为实践讲师的经验;湖南师范大学唐长发教授以《锐意进取,匠心育人:未来教师的美好愿景》为题。他从宏观政策、社会需求等方面展望了未来教师职业的美好愿景,也从专业规范、专业准入标准、专业不可替代性、职业生涯等方面阐释了未来教师的培养。发展渠道。方式;华中师范大学马红宇教授以“寻求突破、面向未来、构建有意义的职业”为题,为师范生们讲解了如何响应国家需求,找到自己未来的职业价值定位,帮助和引领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和发展自我,实现职业价值。
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给教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四位嘉宾还与现场学生及其他高校获奖代表进行了热烈交流,共同探讨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给教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明德奖大师讲座结束后,来自18所学校的学校领导和基金会领导参观了钟汉德先生在上海的公司曼都中心,进一步加深了交流。会议期间,我校副校长赵东海教授与钟汉德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向钟汉德先生赠送了两件礼物——“向日葵”和“吉祥”。由我校师生代表学校及获奖师生,表达我校师生对捐赠者的深深谢意。深深的敬意。我校的礼物设计独特、制作精美、充满感情、意义深远。在其他学校送给钟汉德先生的礼物中,它们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钟老师对我校师生的贴心之举赞不绝口。
钟汉德先生公司通讯现场
赵东海副院长在交流会上发言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代表 梁东才
赵东海副会长向钟汉德先生赠送礼物
6月11日晚,奖学金学生会交流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举行。钟汉德先生、鲁红生女士,18所获奖师范院校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人、负责奖学金评选的工作人员以及明德奖学金学生社团代表参加了活动。活动分为上半场主题演讲和下半场互动交流,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委员会书记、学生工作处处长于嘉和副处长周赛军主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此次交流会的主题是“明德人,更美好的地方”。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明德学生社团代表就社团经验交流作了主旨发言。在互动交流环节,各参会院校明德学生社团代表向钟汉德先生汇报了各自社团的活动情况并进行了交流。钟汉德先生向同学们分享了他设立明德奖的初衷和过程。他勉励明德社的同学们要树立思想、道德、学习的正气,团结同学,继续把明德社办好。他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https://img0.baidu.com/it/u=124724505,159494310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275
我校学生会负责人在交流会上发言
会议期间,参会学生社团代表集体朗诵了《致橡树》,并向钟汉德先生赠送了手工制作的纪念礼物。
参赛学生社团代表集体朗诵诗歌《致橡树》
我校学生社团代表向钟汉德先生赠送礼物
6月12日上午,明德师范教育奖励基金2017-2018年度工作总结交流会在逸夫楼召开。钟汉德、王学军、卢洪生以及18所明德奖获奖高校获奖职能部门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谢江林主持。
明德师范教育奖励基金2017-2018年度工作总结交流会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七所高校代表在会上作总结发言。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雷启礼在致辞中提到,华东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明德教师奖获得者教师在本科教学中的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发挥名师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热情。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周赛军介绍了明德奖学金的颁发经历。学生奖学金评审通过“三组到位”,即通知到位、指导到位、程序到位、审核到位、指导到位、收获到位。特别注重对学生获奖后的管理和指导,让明德学子懂得分享自己的进步,勇于实践,回馈社会。西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林萍在致辞中表示,学校成立了明德教师奖评选领导小组,制定了评审办法,确保评审工作公平、优质、高效,倡导立德树人、服务一线教师。优秀教师精益求精。海南师范大学通过提前物色合适学生,依托在岗教学等实习平台,进行引进和推广,为学生开辟就业渠道,加深学生的教学意愿。内蒙古师范大学通过实施优秀生试点计划,提高了师范生在教学中的比例。西北师范大学特别注重“教学实践”实践在师范生评价中的引导作用。评审过程中注重“四个结合”,特别是明德奖学金的教育实效。陕西师范大学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明德奖学金“一键”申请、“一站式”评选的智能化服务。青海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师范大学人民高学为师、高尚品德为榜样、为人师表的特色和内涵。重点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学校育苗工程。
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我校明德教学奖学金评选工作代表史连柱发表主旨演讲
卢红生主任对2017-2018年度明德教师教育奖励基金评选及相关工作进行了总体介绍,指出明德教师奖评选以青年和教学骨干为特点,明德奖学金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同时,她从品牌建设、诚信教育、示范作用、后续跟进等方面向与会人员提出了工作期望和建议。
最后,钟汉德回顾了明德师范教育奖励基金设立的初衷和发展历程。他对各高校对明德教师奖和明德奖学金评选工作的重视表示充分肯定和感谢。他希望各高校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加强交流,关心获奖学生的思想进步,让下乡从事教育的学子得到长期的关心和爱护。形成一种传统。他希望通过明德奖的设立,为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为中国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作总结照片
6月12日,明德学生会代表考察实践活动顺利举行。来自全国18所获奖师范院校的明德学生社团代表参加了考察活动。
以“明德梦·新征程”为主题的考察实践活动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一大会址纪念馆拉开帷幕。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同学们在每件珍贵的展品前流连忘返,沉思每一个历史场景,认真聆听并拍照记录。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认识到,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不断奋斗的结果。青年学子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把热血青春梦想融入伟大中国梦。
随后,同学们来到上海博物馆,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精品,感受丰富的历史文化,欣赏古代艺术品的独特魅力。最后,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同学们登上上海中心大厦118层的“上海之巅”观光厅,俯瞰浦江两岸外滩的历史建筑和高楼大厦。参观陆家嘴建筑群,对比上海百年历史的沧桑,感受上海发展的新高度,把握新时代进步的脉搏。
通过一整天丰富的参观和实践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师范生,这次活动在多方面拓展了自己的实践视野,增长了知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的所见所闻可以更深刻地向未来的学生解释。同时,大家也体会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受到了创业精神。我们要努力学习祖先的优良传统,发扬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断体会自己的师艺,更好地为祖国的立业奉献自己。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
上海中心百年学生会代表
注:钟汉德先生简介
钟汉德先生(原名钟建国)现任瀚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钟汉德基金会主席、周光召基金会主席。
钟先生出生于湖南省。早年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随后进入商界,从事金融投资、资源开发30余年。瀚德集团的企业和众多投资项目遍布内地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一名爱国实业家,钟先生关心祖国和家乡的发展,致力于促进内地、香港及世界的交流,特别关注内地教育科技的发展。多年来,钟先生发起并资助了多项教育、科技、卫生等项目,推动了内地与香港、香港之间的高等教育合作、医疗卫生发展以及高素质师资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国际上。他与内地合作设立周光召基金会,奖励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2011年6月,捐款设立“明德教育教师培训奖励基金”,包括教师奖励和奖学金。此次捐赠历时14年,捐赠金额超过1.1亿元,成为国内师范学校捐赠时间最长的一次。 ,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奖励基金。截至目前,钟先生的各类捐款已达数十亿元人民币以上。他为推动祖国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钟汉德先生为第九、十、十一届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常委,香港湖南商会创会会长。钟约翰先生亦为香港大学基金名誉会长,并担任多所国际大学的校董,包括香港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东北大学等;他也是耶鲁大学“亚礼奖”获得者、香港大学荣誉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