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11 20:31:42

阿里妈妈618大力扶持中小商家,参与数增长170%,生意增长率达430%

阿里妈妈支持中小企业

今年6月18日,中小企业、小众品类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成为各电商平台招募、扶持、宣传的对象。从最初的低价策略,到聚焦品牌商户,再到回归中小商户,阿里巴巴似乎又回到了老路。

近日,618当天结束。阿里妈妈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参与的中小商户数量增长了170%,业务增速总体平均为430%。

这一明显的变化得益于阿里妈妈的补贴激励。 5月4日,在618新精英大会上,阿里妈妈宣布为商家和淘宝客户推出超3亿红包补贴和百亿流量支持,并推出四大商家激励计划。

早在618,阿里妈妈就推出了“龙跃计划”,从人流、商品、活动场地三个方面为商家提供帮助。具体来说,在人群方面,阿里妈妈通过万向泰推出了“新获客——百万新客计划”,采用免费+付费+场外联合招商相结合的方式。此外,还引入“人群分流”场景,加速人群流动。在商品方面,阿里妈妈促进新商品的交易互换,优化单品直接交易的转化率。

近年来的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阿里妈妈对中小企业的日益重视。

不过,阿里妈妈补贴中小商户的举措,也与阿里巴巴重夺中小商户业务的策略有关。马云在会上表示:“阿里妈妈的初衷是让小企业能够买卖广告,所以我们想帮助中小企业。”

在最近的一次非公开会议上,马云提出阿里巴巴电商应该“回归淘宝”,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支持。作为阿里巴巴重要的收入贡献来源,阿里妈妈自然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战略调整的关键一环。

除了阿里妈妈采取的各项发展策略外,在行动上,今年阿里巴巴集团还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中心”,推出“淘宝好价节”,服务中小商家。

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18日超过256万中小商户交易额超过去年同期,118万中小商户实现“万元”小突破交易”。

这些耀眼的数据告诉我们,在阿里和阿里妈妈的关注下,中小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那么马云和阿里巴巴为何选择在2023年“回归淘宝”,关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呢?

阿里巴巴重做“小生意”

https://img1.baidu.com/it/u=977598197,317645824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889

要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阿里巴巴的业绩。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82亿元,同比增长2%;同期营业利润152.4亿元,同比下降9%。

可见,阿里巴巴正面临利润下滑的压力。

也就是说,虽然今年618期间淘宝、天猫的销量表现出色,但阿里巴巴本身也面临着运营挑战。在马云看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就足以让一个企业从行业标杆走向死亡,而在互联网行业这个速度可能会更快。

在今年5月下旬的一次小型沟通会上,马云强调,阿里巴巴过去赖以成功的方法论可能不再适用,应该迅速改变。他还指出了淘天集团未来的三个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今年重点关注中小商户成交额也与“回归淘宝”的理念相符。

过去,淘宝电商通过低价策略快速打开电商市场。随着张勇接任阿里巴巴CEO,不少业内人士对中国消费升级持乐观态度。此时阿里巴巴建立的天猫在流量分布上更加偏向于品牌商户,抢走了淘宝的大部分流量。但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处境越来越困难,他们纷纷转向拼多多。

那么,淘宝不想要的中小商户为何在转向拼多多后却成为了阿里巴巴需要的香饽饽呢?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表示:“如果失去了低价优势,其他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将归零。随着3C家电业务的成功,很多兄弟都变得嚣张起来。”并且沾沾自喜,不再关注京东的低价优势,如果再这样下去,他迟早会成为第二个苏宁。”这或许也适用于阿里。

从中小商户的优势来看,一方面,中小商户主要销售低价商品和白标产品,即无品牌或品牌知名度低的小厂家生产的产品。对于此类产品,消费者往往更多地考虑其功能性和性价比。与品牌商户相比,中小商户具有性价比高的优势。另一方面,中小商户的产品品类更加丰富多样,能够满足消费者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目前各大电商平台都推出低价策略,中小商户的优势自然受到了各大电商平台的欢迎。淘宝是低价策略的起始平台。回归淘宝,就意味着回归中小企业。

另外,消费趋于萎缩,消费者将回归理性,更倾向于购买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与此同时,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各大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回归淘宝,重新扶持中小企业,是阿里巴巴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合理举措。

不仅阿里巴巴察觉到了市场的变化,京东、抖音等各大电商平台也开始关注中小商户。早在今年年初,京东就推出“春晓计划”,取消京东店铺开店时的平台使用费,最快10分钟开店,实行90天“0元试运营”以及2100元“新店大礼包”、5300元推广虚拟资金等配套政策。

可以说,阿里巴巴不仅要面临自身的经营压力,还面临竞争对手的价格战竞争。然而,整个行业都在争夺中小企业,并提供各种扶持措施,但生意真的好做吗?

中小企业做生意容易吗?

https://img0.baidu.com/it/u=2581924398,98885602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885&h=800

据亿欧智库《2022年双11电商金融服务报告》显示,中小商户仍是电商主力群体,占比超过80%。这也意味着中小型企业群体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不容忽视。

然而,中小商户做生意并不容易。如何平衡用户和中小商户的利益,考验着平台的把控能力。

多方消息称,今年3月底,拼多多自营店“多多福利会”因上线数小时内中小商户恶意下单,被匆忙下架并关闭。新产品。不少商家认为,拼多多的平台政策长期以来一直向用户倾斜。用户哪怕有一点不满意,就强制商家全额退款,让商家承担损失,这和盗版没有什么区别。

黑猫投诉显示,搜索“拼多多罚款”关键词时,中小商家对平台“只能退款”、强制罚款等规则的投诉也频频出现。

此外,拼多多为了补贴用户,经常向商家压价。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特木一直坚持低价策略,有卖家透露,特木还起草了产品竞价规则。具体竞价规则包括: 1、同一产品每周竞价一次,价格最低者获胜(周一上午9:00-周四晚23:59); 2、系统自动发起竞价后,卖家必须及时确认邀请。未能及时确认将导致投标失败; 3、竞拍失败的商品将被平台限制新增、上货,竞拍成功的商品则不受限制。

此外,在直播、短视频外卖等新趋势下,各电商平台和商家竞相全网超低价,这无疑加大了中小商家的竞争和经营难度。

然而,消费者真的享受低价吗?也许不是。据深圳市消费者协会透露,2023年上半年,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将对拼多多、淘宝、京东、天猫、闲鱼、苏宁易购、唯品会、美团、抖音、快手、小红书等19个国家实施监管。 -当当、淘特、京喜、网易严选、得物、蘑菇街、微信视频号、抖音等电商平台霍山版进行了线上体验调查。

发现11个电商平台部分商家存在低价诱导问题,包括:1、商品搜索/详情页最低价对应的下单选项与介绍(文字描述、图片)不一致; 2、商品搜索/详情页最低价格订单选项商品对应的价格在功能、规格、尺寸、款式等方面与日常生活需求严重不符; 3. 商品搜索/详情页面上公布的价格并非实际价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阿里妈妈618大力扶持中小商家,参与数增长170%,生意增长率达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