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阿克苏校区:填补高等教育空缺,培养高素质本地人才
李健清楚地记得,一些老同志听到家里要建本科院校的消息时,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多年来,阿克苏人民一直期盼着为本地培养高层次人才。在多方支持下,新建的新疆大学科技学院(阿克苏校区)于2015年竣工招生,填补了阿克苏地区高等教育空白。培养国内留得住、国内用得上、国内能提拔的人才
李健,新疆大学科技学院(阿克苏校区)(以下简称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在李健看来,阿克苏校区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培养本地能留住、能用、能提拔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阿克苏位于西北边境。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后,阿克苏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高等教育一直是短板,没有公办本科院校。数据显示,阿克苏地区高新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层次技能人才紧缺。截至2015年底,阿克苏地区人才总数33.6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仅为0.6%。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一批能留、用、能提拔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当地财政困难的背景下,阿克苏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学院建设,投资近15亿元建设校园,征地2856.9亩。同时,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动学院转制为新疆工学院。
建校之初,学校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宗旨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李健介绍,85%的本科专业是阿克苏地区和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急需的专业。
阿克苏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战略接续区。煤炭、岩盐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阿克苏地区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学院以工科为特色发展。现有24个专业中,工科专业占11个。
为紧跟区域发展步伐,学院两次修订2017年专业培养计划,将学院发展定位与阿克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条件,使阿克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新疆重要的特色林果产业基地、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学院于2018年启动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招收第一批学生。
数控车床培训车间
https://img0.baidu.com/it/u=1066641935,178643056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05&h=384
来自陕西延安的2016级学生白丹丹表示,毕业后她想留在阿克苏。 “毕业后,我们70%左右的学生会留在阿克苏,我们要为阿克苏培养一批能留、用、转的人才。”李健表示,学院将逐年增加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工程、化工医药、纺织、能源电力、环境等理工科专业将进一步增强与阿克苏地区产业的联系,为能源化工、纺织等支柱产业提供急需的知识。阿克苏地区服装业、新能源、食品轻工、商贸物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应用型人才。
利用科研优势,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高端智库
“这款无人机可以携带10公斤以内的物品,并自动送货。”在阿克苏校区,智能物流培训中心的老师介绍,学校的培训项目包括智能仓储软件培训、自动化立体仓库培训等。这些都是利用先进技术探索帮助阿克苏特产运输到全国各地的途径。阿克苏校区现拥有5个实验中心、4个实训基地、96个实验室、85个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在实验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中,阿克苏校区注重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在援疆指挥部支持下,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援疆教师胡彬武教授带领下,学院成立了国内首个南疆发展研究院。它的成立将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对研究南疆乃至新疆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院援疆教师讲授课程近百门,授课时数近4000小时。 “我们期待将南疆发展研究院打造成阿克苏的智库。”胡宾武说。
为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结合阿克苏深度扶贫工程“万亩亿元”工程(以下简称“万亩亿元”工程)力争逐步扩大规模用3至5年的时间,种植养殖规模达到1万亩,力争亩产值提高到1万以上万元,农业总产值增至1亿元以上),学院建有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浙江援疆指挥部投入资金500万元,组建了由2名教授、4名博士、7名研究生组成的研发团队。该项目依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支持,以食用菌为切入点,利用学校的实验室,扩大了食用菌的研发,培育出了适合阿克苏地区种植的菌种。开发成功后,将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给农民,帮助农民脱贫。
智能仓储实训中心
借助外部帮助和指导,提高本土教师水平
服务好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新建学校,阿克苏校区师资队伍建设如何?
李健表示,要按照“引进引进、浙江助教、回聘外聘、新疆大学自主培养、支持”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截至目前,共有216名教职工通过“引进人才”程序考入学院。人才引进为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等任务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https://img0.baidu.com/it/u=2752210614,332077389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40&h=426
阿克苏的对口援助省份是浙江。浙江省委、政府在学院建设资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无私援助,先后选派高层次人才135名,助力支持学院发展。教学辅导成为阿克苏校区师资培训的“法宝”。
阿克苏校区的青年教师汉娜已经工作了四年,期间得到了多位来疆教授的指导。 “绍兴文理学院的刘锦荣老师在学期初就帮我们制定了学期计划,并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指出了我们班级的不足,我们也会学习老师的课,提高自己,”韩娜说道。
胡斌武介绍,在阿克苏校区,每一位来疆的教授都会带2-3名“徒弟”,老师们互相学习。每周六,每位来疆教授轮流讲学。 “从如何立项科研项目到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等。”胡斌武说,学院还收集出版了教授们的讲座,供全校教师学习。
方云章教授是2018年浙江省26所省属高校选派援疆的38名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的总带头人。方云章说,在教学和辅导过程中,他们首先注重教学、互相听课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他向“徒弟”介绍,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是讲课讲清楚、不出错,第二是把教学内容牢记在心,第三是不依赖辅助措施。 。 “新老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有待提高,我们鼓励他们拿走麦克风,走出PPT。”其次,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方云章鼓励大家做微课,反复练习。二是带领教师做好科研工作。方云章自己的项目与新能源方向相关。他带着学校的年轻教师调研光伏企业,研究沙漠治理与光伏的关系,研究利用太阳能灯进行物理害虫防治技术。
阿克苏校区现有专任教师304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97人。在浙江大学教师的带领下,2015年至2017年,学院连续三年在《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名中名列第一。教师承担纵向课题26项、横向课题28项,出版著作、教材10部,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论文21篇),获自治区级以上科研奖励10项,授权国家专利29项。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带来学生能力的提高。近年来,阿克苏校区学生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竞赛、英语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荣获212项奖项,其中国家级、省级奖项70项。及部级奖励等各类奖项142项。
“2016年以来,学院每年投入不少于300万元用于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访问学者、国内外培训等,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李健表示,同时,学院采取了非常措施,措施包括建立学科(学术)带头人选拔培养机制,每年选拔3-5名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组建3-5名教学科研人员团队。通过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帮助青年教师教学出成果、科研出成果、工作出效益。
目前,学院正在申请改建为新疆工学院。 “我们将继续树立理念、夯实基础、强化内涵、讲求质量,把阿克苏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大学。”李健说。 (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春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