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15 13:35:54

生鲜电商本来生活开设首家线下旗舰店,探索新零售模式

本来日常生活中我也得开一家线下店。

起家于互联网的生鲜电商并不满足于线上市场,转而瞄准线下市场。成立五年的生鲜电商奔生活也将业务延伸到线下,开设了首家旗舰店。

2017年7月7日,首家线下旗舰店正式开业。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铁相寺水街。经营面积2500平米,店内商品5000余种,覆盖奔生活B2C电商平台大部分地区。 SKU。

这是奔生活网在奔便利失败一年后开设的第二家线下体验店。其商业模式与盒马鲜生、超级物种非常相似。 95%的生鲜电商都在亏损。作为明星品牌之一,能否通过这家线下实体店来拯救生命呢?

零售+餐饮+社交

复制粘贴盒马?

电商向线下拓展,首先要获取电商平台难以触及的消费群体。原来,生活首家线下旗舰店采用“线上+线下、餐饮+超市”的模式,整体装修风格以暖色调为主。

据了解,旗舰店打通了线上线下渠道。消费者不仅可以到店购买,还可以通过“本安体验店”APP下单购买旗舰店的产品。店内支持自助结账,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结算,消费者不再需要排队付款。店内设有加工区和轻食区,可提供现场食品加工服务。消费者可以现场享用,也可以将食材打包带回家。

与其他生鲜店不同的是,店内最大的特色就是拥有时尚的户外休闲区。这是原味生活刻意打造的一个“社交区域”,为消费者提供“零售+轻食+社交”的美妙体验。

此外,随着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奔利生活也参与了自由品牌的发展。旗舰店二楼的自由品牌区,SKU多达500至600个,产品以日用品为主。

https://img2.baidu.com/it/u=554803777,155577003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08&h=396

本来,生活的商业模式与盒马非常相似,都是在尝试打造场景化的购物环境。而且,在线下店增加餐饮确实可以增加实体店的收入。短期内可以快速超过单纯卖水果的利润,也可以打破单纯卖生鲜电商盈利困难的痛点。

“纯电商”行不通

需要线上线下结合

生鲜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是其价值所在。因此,为了达到保鲜的目的,要求生鲜产品快速进入消费阶段,而且流通环节越少越好。然而,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分散性,使得生鲜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收运。

虽然奔利生活早在2013年就在华北、华东、华南22个城市设立了分站,但凭借自建的冷链物流,已将生鲜配送业务直接送达北京、华东、华南等全国22个城市。上海、广州、杭州、南京。 。不过,本里生活副总裁戴山辉表示:“我以前是用纯电商模式来解决生鲜的规模化流通问题,但后来发现不行。它只能解决部分需求。”在他看来,线上线下融合是生鲜电商的关键。商业趋势。而开设线下旗舰店就是体现这一趋势的最好方式。

同时,本里还强调,线下旗舰店与传统超市的区别在于供应链管理、购物体验打造、衍生服务提供乃至融入周边社区。

原本,首家体验店选址成都铁相寺水街,不仅因为当地线下零售相对发达,还因为生鲜电商行业压力较小。而且铁相寺水街是频率较高、单价较低、物流成本较高的地段,抢占了超市、菜市场的优势区域。人口众多,以年轻人为主,呈现高收入、高格调、高素质的“三高特征”。

据了解,未来,原成都店将引入更多城市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配套服务,为顾客提供更多衍生服务,实现与周边社区的深度融合。

瞄准全渠道

解决发展短板

作为一家以互联网起家的生鲜电商公司,本生生活自2012年创立以来,就制定了食品、食品全渠道、食品全产业链三步走战略。起步阶段为2012年至2014年,聚焦B2C 业务; 2015年至2017年是全渠道阶段,以P2B业务为主; 2018年是食品全产业链的阶段,将打全球化牌。

目前,生活正处于全渠道阶段。 2B方面,奔奔生活依托两项P2B业务,分别是基地直供水果店的奔奔果坊和为便利店提供一站式经营解决方案的奔奔市场。围绕写字楼、社区拓展渠道,整合实体零售网络。 ;在2C方面,依托、旗舰店和触达社区、家庭和年轻人。

此外,奔利生活的全渠道计划还新增了“奔奔美食派对”。此部分重点关注社区运营,混合B2C和O2O,通过供应商一件代发,或者“一起买”团购模式。针对重量高、单价低的本地新鲜水果,将在社区招募合作伙伴。让他们自主选择产品、设定销售价格和分销地点。团购完成后,产品将到配送点领取。

https://img1.baidu.com/it/u=873435872,337688111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83&h=500

尝试这些新业态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取代B2C电商的地位,而是为了“填补消费场景的空白”。通过不同版块,采用不同的消费频次、单价和物流要求,满足全渠道不同场景的需求。

然而,奔里生活在全渠道运营方面进行了多次失败的尝试,而且它并不是唯一一家进军全渠道的生鲜电商……对于自称2018年实现盈利的奔里生活来说,线下门店、“本利生活”“美食享受俱乐部”等这些新举措是否有效还有待验证。

股息见底

企业纷纷试水新零售

2017年上半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851.4亿元。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50亿元,较2016年的913.9亿元增长80.5%。

生鲜电商市场前景巨大,被誉为中国电商领域“最后的蓝海”。另一方面,生鲜食品也被称为“最难啃的骨头”。消费者对质量和交货速度自然有很高的标准。消费频率高、单价低、保质期短等特点也决定了生鲜电商的重要性。对供应链管理的要求是所有品类中最高的。

生鲜电商想要实现买家和卖家的双赢是极其困难的。

然而,在新零售背景下,生鲜作为消费高、增长快的细分行业,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实体店既是消费场所,又是商品库存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生鲜配送速度的要求。原本,生活线下旗舰店的定位是家居的“冰箱+厨房”。通过建设门店,可以缩短冷链物流时间,降低成本。同时,这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公司估值,获得更多资本认可。

相比新零售体验店,以奔里生活为首的一些生鲜企业选择与实体超市合作,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打破局面的不同尝试:今年年初,奔里生活签署了战略协议与保利商业自营领展超市。合作协议;易果生鲜与闪购、苏宁小店等深度合作,正在考虑将更多便利店发展成为自有前端仓库,销售易果供应的定量包装生鲜蔬菜;天天果园与城市超市也正在开展战略合作……

虽然生鲜电商这几年发展迅速,但行业渗透率不足3%,纯电商模式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从行业巨头到创业团队,很多人都在积极尝试新零售。尽管他们提交的答案各不相同,但始终朝着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向发展。或许,这些生鲜电商经营者意识到,新零售才是生鲜电商的出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鲜电商本来生活开设首家线下旗舰店,探索新零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