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15 13:44:55

电子技术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测量误差、数据处理及基本原理详解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领域的各种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的测量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子测量在当前测量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很多物理量最终都会转化为电能进行测量和分析,如现代大地测量、气象遥感、地质勘探等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应用用于测量。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基本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它侧重于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分析测量的数据和误差,使表面独立、离散的测量数据和误差能够反映出被测量的某种本质,学习这部分需要一定的数学理论基础,即比较困难的部分;第二部分是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了电子测量中传统的、经典的基本测量方法。许多方法都是通过现代电子学来测量的。理论基础是本课程的重点。在学习这一部分之前,必须学习一定的相关专业课程,如电路分析、电子电路、信号等,并掌握被测物体相关参数(如信号的电压、频率)的一些基本概念。 )。 、噪声、频谱等);第三部分是自动电子测量方法,介绍了测量仪器的微机化、测试系统自动化以及一些新的测试技术(如数据城测量)。本部分仅提供入门知识,主要内容为“智能仪器”,其他相关课程将进一步介绍。因此,本课程按照三个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①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②电子测量三种基本仪器(即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压表)的工作原理; ③电子测量基本方法分为电压测量、时域测量(即时间、频率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第一部分是测量与误差理论概述,介绍了测量、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等基本概念、技术方法和系统组成。

https://img0.baidu.com/it/u=3968041779,308091990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8

第二部分是基本电参数测量,包括频率、电压、阻抗等。第三部分是时域测量,以示波器为背景介绍时域信号波形的采集、显示和应用技术。第四部分,频域测量,重点介绍频域信号频谱和网络性能的测量,并介绍测量激励信号源的基本工作原理。第五部分“数字域测量”,介绍数字系统的基本测量原理和方法,包括数字信号生成、逻辑分析、可测试性设计和数字系统测试的典型例子。第六部分,测量系统集成,阐述了构成测量系统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总线标准、通信技术等。电子测量的意义与日常生活中测量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密不可分。没有测量,就不会有真正的科学。没有望远镜就没有天文学,没有显微镜就没有细胞学,没有指南针就没有导航。生产的发展离不开计量。在农业社会,测量土地和谷物的需要引发了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的测量;为了掌握季节和节日,出现了原始的时间测量仪器,并进行了天文测量。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测量无处不在。例如,一个大型钢铁厂需要大约20,000个测量点。在高新技术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测量更是不可或缺。例如,每架新设计的飞机都需要进行测试。通过风洞试验测量飞机在高速飞行时气流冲击下的性能,测量机身和机翼的受力和振动分布,以验证和改进设计。

测量的内涵①测量对象:被测量对象中相应的定量信息;测量目的:对被测对象获得定量的认识; ②测量过程: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过程。 ③测量方法:比较; A. 直接比较 B. 间接比较; C.需要测量仪器; ④测量标准:同类型的已知单位。 ⑤测量结果:最终能表达给测量主体(人)从广义上讲,测量不仅对被测物理量进行定量测量,还包括对更大范围的被测对象进行定性和定位测量。例如,故障诊断、无损检测、遥感遥测、矿产勘探、震源确定、卫星定位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子技术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测量误差、数据处理及基本原理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