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15 20:23:21

2017年新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详解: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与实务指导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和对外开发的深入,金融资产转移会计处理过于原则的问题日益突出,对金融资产证券化等会计实务指导不​​足。因此,财政部于2017年3月31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对相关实际问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指导,同时还增加了相关负债计量的要求。继续参与的情况。相关规定。

下面小编就来说说会计人员在办理金融资产转移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一般原则

首先要明确,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是指企业将原已确认的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转出。

这里要注意区分金融资产部分终止确认和整体终止确认。

情况区分图

2、金融资产转移及其终止确认情况

1、金融资产转移的情况主要包括:

(1) 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转让给另一方。

(2)将金融资产转移给另一方,但保留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并承担将收取的现金流量支付给最终接收方的义务,同时满足现金流量与义务。

2.企业转让相关金融资产时,应当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1)企业转移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因转移而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2)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

(3)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终止确认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企业保留控制权的,按照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相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

3.企业转移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应当终止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的常见情况包括:

(一)企业无条件出售金融资产。

(2)企业出售金融资产并同意按照该金融资产在回购日的公允价值回购。

(三)企业出售金融资产,同时签订看跌期权合同(即转入方有权将该金融资产回售给企业)或看涨期权合同(即转入方转入方有权与转入方回购该金融资产。 ,并且从合约条款来看,看跌期权或看涨期权属于重大价外期权(即期权合约条款的设计使得转入方或转出方该金融资产极不可能行使该选择权)。

4.企业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并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的常见情况包括:

(一)企业出售金融资产并与受让方签订回购协议。协议约定企业将回购原转让的金融资产,或者拟回购的金融资产与已出售的金融资产相同或基本相同。购买价格是固定的或原始销售价格加上回报。

(二)企业出借证券或者出借证券。

(三)企业以总收益掉期出售金融资产,将市场风险暴露转移回企业。

(四)企业出售短期应收款或信贷资产,并全额补偿受让方因所转让金融资产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

(五)企业出售金融资产,同时与转让方签订看跌期权合同或者看涨期权合同,根据合同条款,看跌期权或者看涨期权是主要标的——货币期权(即期权合同的条款设计得使得金融资产的转让方或受让人很可能行使该权利)。

5、企业应当按照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继续确认被转移金融资产的常见情况包括:

(一)企业转让金融资产,采用保留次级股权或提供信用担保等方式进行信用增级的。企业仅转移了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部分(但不是几乎全部)的风险和报酬,并保留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权。

(二)企业转移既不重大价内又不重大价外的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金融资产,导致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保留对所转让金融资产的控制权。

3、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

当期损益金额=(收到的对价+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相应部分)-终止日确认的账面价值

【例】A公司拥有的某项相关金融资产初始入账金额为100万元,后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为20万元。整体出售代价为145万元。该金融资产处置时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则处置时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145+20-120=45(万元)。

4、继续确认已转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保留了被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继续确认被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被转移金融资产继续确认的同时,金融资产转移涉及的金融资产与确认的相关金融负债不予相互抵销。在后续会计期间,企业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产生的收入(或利得)和金融负债产生的费用(或损失),且不予相互抵销。

【例】A公司向B公司销售一批货物,货物已发货。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货物价格为20万元,销项税额为3.4万元。同日,我收到B企业开具的无息商业承兑汇票,票据期限为3个月。相关销售商品收入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A公司的会计处理程序如下:

(1) 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票据 234 000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2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000

(2)3个月后,应收票据到期,A公司收回金额23.4万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234 000

贷方:应收票据 234,000

(3)如果A公司在到期前将票据贴现给银行,且银行享有追索权,则意味着A公司对应收票据的贴现不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贴现收入应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短期借款)。假设A公司通过贴现获得现金净额231,660元,则A公司的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方:银行存款 231 660

短期借款——利息调整 2 340

贷款:短期借款 - 成本 234,000

5、继续涉入转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不同情况的继续参与,我们重点关注“企业以向受让单位提供担保的方式继续参与”的情况:

1、继续涉入资产=转移部分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财务担保金额两者中较低者。

2.继续涉入负债=财务担保金额+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提供担保所收取的费用)。

3.财务担保合同的初始确认金额(公允价值)在财务担保合同期限内按时间比例进行摊销,每期确认为收入。

【例】A公司将4亿元应收账款出售给商业银行B,获得货款3.9亿元,并承诺为不超过应收账款余额3%的信用损失提供担保。出售后,A公司不再对该应收账款进行后续管理。根据A公司以往的经验,预计该类应收账款的损失率为5%。假设A公司已将应收账款的利率风险转移给B银行,则应收账款担保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A公司在出售过程中确认继续涉入资产1200万元、负债1300万元。

其中,持续涉入资产=4万×信用损失担保率3%=1200(万元);继续涉入负债=继续涉入资产1200+100(担保费)=1300(万元)。

6、向受让方提供非现金担保物的会计处理方法

概括如下: 转入方已出售但有计划义务的,确认为负债;企业丧失赎回担保物权利的,将转入方确认为资产。

上述规定及新的注意事项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因此,会计人员在办理企业金融资产转移时,必须提前做好这部分功课,避免企业损失。资产和会计处理中的错误。 (本文由东澳会计在线原创,作者:子涵,转载时须注明出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新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详解: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与实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