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文书院:传承郭秉文教育理念,全面推进五育并举的书院制学习社区
秉文学院成立于2020年8月,在新生学院领导下,全面推进“五育并举”,构建学院式学习生活共同体,强化认知教育,引导一年级人文学科学生转型发展适应得更快更好。一、命名由来
秉文学院以著名教育家、南京大学前身之一、国立东南大学校长、“中国近代大学之父”郭秉文先生命名。
1914年,郭秉文先生以《中国教育制度的演变》为论文,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育)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教育学博士,也是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之一。在美国。 。随即回国参与筹建南京师范大学,并担任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先生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教育精神财富。他倡导“三育并举”、“四个平衡”的教育理念,旨在鼓励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成为对国家负责的公民。郭秉文先生怀有“教育救国”的远大理想,秉承“融旧创新、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将“和”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相结合。中华文化,为中国近代大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可磨灭的贡献。
“钟山巍峨,万千人瞻仰;江河茫茫,留学万世受益”。郭秉文先生的人生故事是南大历史上有志校友留学报国传统的典范。秉文书院学子将继续发扬留学报国精神,努力打造“第一台大”,提升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能力。
2、工作结构
https://img2.baidu.com/it/u=376750676,141106954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50&h=500
秉文学院院长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贤先生。
学院设有教务委员会,由学院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主任)、主任组成。学院学生事务中心。负责研究学院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并与对接部门进行定期沟通协调。
学生工作办公室是教务委员会下设的常设机构,负责学院的日常运行和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
学院全面深化新生辅导制度,致力于帮助学生树立和完善价值取向、学术兴趣、个性发展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组织,包括学院团与学生会、班级团综合组织、一站式学生社团联络委员会等,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人才培养
秉文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育人力量,构建师生成长创新共同体,加强新生转化认知教育,推进通识教育和学科融合教育,促进普通培训与专业培训的有效衔接。为“新文科”拔尖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https://img1.baidu.com/it/u=3984324911,245759749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7&h=500
学院立足学院文化和学生共同体建设,培育“成长之家”,加强思想引领,注重学风建设,推动素质发展,培育新生文化。学院联动专业院系优势,强化“大学生”引领,充分发挥辅导功能,帮助新生扣好大学“第一粒扣子”。
学院学生报读人文实验班(人文、艺术与传播)、汉语言文学专业(含预科及精品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历史基础及精品专业、哲学预科精品专业、传媒学术实验专业 下设专业班、外语文学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大学生活结束一年后,学生将在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系、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炳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