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18 21:43:44

创业板与科创板市场定位及发展策略深度解析

一、创业板和科创板市场定位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立于2009年10月,致力于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 2020年8月24日,为适应创新、创造、创造的大趋势,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正式实施,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深度融合、新模式,更好地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型企业。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于2019年6月13日挂牌成立,它的成立对于提高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较高的技术创新企业。

截至2021年6月24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共有978家,总流通市值8.39万亿元,自由流通市值6.33万亿元。其中大部分为TMT、医药、新能源、机械、化工等上市公司。科技 医药、新能源三大新经济代表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占比46%,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6%。市值占比65%,流通市值占比近70%;科创板上市公司302家,总流通市值1.5万亿元。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高、市场认可度高、科技创新属性突出。成分股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具有高成长性和未来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业板和科创板汇聚了未来成长潜力和配置价值巨大的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型企业。目前,市场上有创业板50、科创板50、科创50三个宽基指数供投资者参与配置。

2、创业板50与科创板50指数选股方案对比

创业板50指数(代码:.SZ)以创业板指数的100只成分股作为样本空间。编制时综合考虑个股市值、流动性和板块覆盖度三个原则,选取流动性最好的50只股票。它由成分股编制而成,聚集了作为创业板核心的高成长龙头企业。

科创创业50指数(代码:.CSI)以科创板和创业板为样本空间。编制时综合考虑个股或存托凭证的市值、流动性和行业覆盖度三个原则,选择市值最大的股票或存托凭证。它由50只成分股编制而成,聚集了两板核心的高成长龙头企业。

3、创业板50与科创50投资价值分析比较

3.1.成分股相似,行业覆盖紧密,财务指标体现高成长特征。

从市值和交易量来看,在覆盖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同时,科创50(大众创新创业50)指数成分股更侧重于创业板权重和市值,对创业板50指数影响较大。覆盖范围。截至2021年6月24日,双创50指数成分股中创业板块权重合计为79.36%,科创板块权重为20.64%。从其他两个指数的覆盖度来看,科创50对创业板50指数的覆盖度明显高于科创50:双创50指数的成分股包含了60%以上的创业板50指数。创业板50指数成分股及其总市值、流通量 创业板50指数近六个月市值、自由流通市值、换手率四个维度的覆盖率分别达到87.63%、83.68%、86.06%和69.31%。

https://img1.baidu.com/it/u=4096206773,305501713&fm=253&fmt=JPEG&app=138&f=PNG?w=889&h=500

从行业分布来看,创业板50指数和大众创业50指数都体现了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计算等高科技新兴产业的集中布局。

创业板50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符合新经济发展方向。截至2021年6月24日,创业板50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41.01%)、医药(28.56%)、计算机(10.44%)三个板块,合计占比80.01%。

科创创业50指数是在创业板50指数基础上补充科创创业50指数的投资方向,即科创板的集成电路、半导体等行业。截至2021年6月24日,科技创新创业50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42.11%)、医药(30.52%)、电子(12.94%)三个板块,合计占比85.57%。

创业板股票市值高于科创板,因此在科创板50只成分股中占比较大。双创50指数重仓股中,有9只进入创业板50指数重仓股:宁德时代(11.08%)、永景锂能(4.08%)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分别。商河是全球锂电池领导者;汇川技术(3.48%)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及新能源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中低压变频器和伺服系统供应商,也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机控制器的领导者;阳光电源(3.82%)专注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研发,是国内领先的光伏逆变器公司。逆变器制造商和风能逆变器公司;迈瑞医疗(9.24%)是国内领先的高科技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制造商,主营业务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爱尔眼科(6.14%)和泰格医药(3.46%)分别是国内最大的眼科医疗机构和领先的CRO;智飞生物科技(4.99%)是国内疫苗领域的龙头企业;卓胜微(4.01%)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商,依靠长期积累的规模化生产。拥有产品优势、全产业链优势、创新优势、品牌优势、人才优势,致力于引领光伏发电技术和产业;而入选科技创新50指数的公司只有一家:金山办公(3.35%),是中国领先的办公软件及服务提供商。其主要产品和服务均由公司自主研发。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在国产办公软件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科技创新创业50指数编制历史较短,没有以往的成分股可供参考。我们从财务指标的角度将其目前的位置与创业板50指数和科创50指数进行比较。

三者相比,从财务指标来看,创业板50指数呈现出大市值、高成长、低估值、高ROE的特点;科创板50指数呈现净利润高增长、高估值的特点;科技创新创业50指数涵盖了整个市场的两个板块,并在两者之间采取了平衡:三个指数都反映了较高的收入增长率。其中,科创50营收增速略低,归属母净利润增速略低。走得更高。从PE和ROE来看,创业板50低PE高ROE,科创50高PE低ROE,双创50则体现了创业板50与科创50结合的均衡特征。

3.2.历史表现:创业板50与科创50高度相关。从长远来看,两者都将成为未来中国新兴产业的核心代表。

在创业板50和大众创业50的对比中,我们发现两者的相关性非常高;在大部分市场区间,创业板50的回撤和收益略好于大众创业50:2020年以来,创业板50的涨幅与创50指数和创业板50指数相似,年化波动率较高,创业板50指数累计上涨119.46%,略领先双创50指数(113.79%);最大回撤为-25.03%,也略好于双创50指数(-25.65%)。

从市场走势来看,在大部分上涨市场中,创业板50指数表现较好:我们根据市场走势将2020年分为4大阶段:2020年1月至3月中旬的震荡期、2020年3月中旬起的上涨期2021年至2021年2月,下降期为2021年2月至2021年3月,上升期为2021年3月至今。四个阶段中,创业板50走势与双创50走势高度相似。从年化回报来看,在非上涨行情中,科创50表现优于双创50。创业板50强和双创50强;在上涨市场中,双创50表现均跑赢科创50,尤其是2020年7月。在差异化市场中,双创50和创业板50均呈现出与科创50不同的强劲上升趋势。从风险指标来看,创业板50指数和大众创业50指数在2021年之前波动和回撤较小,而科普而科技创新50指数在2021年后的波动和回撤将会更小。

https://img0.baidu.com/it/u=150441657,253206741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53

创业板50指数长期跑赢大部分中信第一产业指数。对比中信第一产业指数和创业板50指数的历史涨跌幅可以看出,创业板50指数的收益率基本保持在前1/3的水平,能够跑赢行业内大部分行业指数。从长远来看,市场。

4、华安创业板50ETF:规模和流动性优势显着,底层策略丰富

华安创业板50ETF(现场简称:创业板50)成立于2016年6月30日,并于同年次月挂牌上市。基金跟踪创业板50指数,追求跟踪偏差和跟踪误差最小化。根据合同规定,华安创业板50ETF投资股票资产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90%,投资创业板50指数成分股及其另类成分股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非现金基金资产。目前,华安创业板50 ETF是公开市场上唯一追踪创业板50指数的ETF。

华安创业板50ETF在规模和流动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截至2021年6月24日,华安创业板50ETF总管理规模为117.39亿元,是市场第二大创业板相关ETF标的,市场上产品流动性位居同行之首。近一个月、近几年,从不同区间和维度来看,包括6月份、过去一年和今年,创业板50天平均交易量都在10亿以上。是目前市场上最活跃的创业板相关ETF标的,可以承载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大额资金交易需求。

T+0及一二级市场两个融资标的,投资策略丰富。华安创业板50ETF可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进行T+0操作。当日买入的股票可以当日赎回,当日买入的股票可以当日卖出,方便投资者进行套利操作。此外,华安创业板50ETF也可作为融资融券标的。融资标的和融券标的的保证金比例分别为100%和50%。投资者可以使用其持有的创业板50作为担保融资和杠杆。可以开展融券、卖空业务,可适用标的的投资策略比较丰富。

基金经理许志彦在指数基金、ETF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许志彦是理学博士和CQF(国际量化金融工程师)。曾在广发证券、中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金融工程工作。 2005年加入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发部量化策略分析师、风险分析师。管理与金融工程部总经理,自2013年6月起担任指数投资部高级总监。2008年4月开始管理指数增强产品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 2009年9月开始管理华安上证ETF产品。拥有超过10年的指数基金、ETF管理及运营经验。许志彦目前共管理指数基金和ETF产品(含支线基金)。截至2021年一季度,剔除支线基金,其管理总规模达503亿元。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业板与科创板市场定位及发展策略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