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使用成本分析:便捷性与时间精力的权衡
虽然使用共享汽车出行可能会更便宜,但乘客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并不能完全体现共享汽车的便利性。使用前,用户需提交身份证、驾驶证照片进行身份验证。各个平台的审核速度各不相同,需要用户上传相关文件完成身份验证后才能用车。另外,根据各平台的不同规则,用户在用车前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押金。
在成都春熙路附近上班的秦先生告诉界面新闻,繁琐的登记对他来说不是问题,因为可以一劳永逸,但找车却是个问题。
与网约车司机上门找乘客不同,共享汽车的使用需要用户自己找车,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停车点距离用户有一段距离,需要用户亲自前往。秦先生对春熙路一带比较熟悉,短时间内就能找到车。然而,当他去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时,他发现有时很难按照地图找到停车场,尤其是入口不明确的地下停车场;如果停车场很大,在停车场找到你预订的车会需要一些时间。
由于无人值守,车内的清洁程度也会影响用户体验。如果前一个用户使用后未能清洁汽车,后续用户将受到直接影响。在上个月GoFun的新闻发布会上,其总裁谭毅也公开承认,目前他们的汽车清洁工作还不够好。
车辆结束使用后,多数公司要求用户到固定网点还车,且无法随处还车。秦先生觉得这也给他带来了不便,因为停车点可能离他想去的地方有一段距离。下车后,他必须步行一段距离或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目前只有和图格可以相对自由地还车,但也有限制。重庆市内经营者可在自有停车位外还车,但仅限于重庆市公共停车位内停车。还车可以在任何合法停车位完成,但下一个用户需要支付车辆的停车费。车辆长时间停放的成本会非常高。目前途歌采取的措施是只允许用户支付最多5小时的停车费。
此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足、押金退还时间长、行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和安全风险等问题也增加了共享汽车的使用成本。便宜的价格可能不足以让用户放弃网约车而选择自动驾驶共享汽车。
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当用户足够熟练应对各种情况时,共享汽车的私密性、自驾时间安排的可控性等特性也可能成为增加用户粘性的优势。
由于租金低廉、没有规模经济,共享汽车行业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盈利的消息。 GoFun首席财务官司马若白表示,根据目前共享汽车服务的特点,每辆车每天可以接到3到4个订单,实现汽车共享运营的平衡。单车运营上限约为6至7辆。 GoFun表示,目前每辆车日均订单量为3.5份。图格表示,平均每辆车每天有4-5人使用。图格还表示,根据折旧计算,这些车辆在北京和深圳已经实现盈利。
美团去年11月推出的共享汽车业务目前仅在成都市郫都区试运营。美团租车已运营半年,但尚未在成都其他区上线,也没有进军其他城市的迹象。
政策虽好,但盈利不易
https://img1.baidu.com/it/u=3727355294,284893198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到要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在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应用。
2015年下半年,以途歌、熊猫等公司为代表的分时租赁平台开始大量出现。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增加和配套设施的完善,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牌照获取相对容易且目前不受牌照限制,熊猫等分时租赁公司和熊猫选择完全使用电动汽车运营。
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小微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应鼓励分时租赁的发展,说明分时租赁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缓解私家车保有量过快增长以及对道路和停车资源的占用。 《意见》还鼓励新能源汽车进行分时租赁,并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方面给予支持。
2017年10月,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也相继出台分时租车相关政策。成都市实施的《关于鼓励和规范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市将形成覆盖5000个服务网点、2万个充电桩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络桩。个人的。
这对于共享汽车行业,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租赁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将获得更多政策方面的支持。
但同样是在2017年10月,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之际,汽车共享公司EZZY宣布解散。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运营仅一年半时间。
EZZY创始人付强当时在演讲中表示:“我们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成本管理没做好。”付强表示,“EZZY获得2000万融资的第二天,我们就开始寻找新的融资,因为这些钱根本不足以支持公司下一阶段的运营。”
2017年3月,优优汽车也因持续亏损而破产。
近日,2018年第一家破产的共享汽车也出现了。麻瓜旅行共享汽车宣布将于5月20日停止服务,用户可以退还押金和余额。麻瓜出行于2017年7月开始运营,目前在杭州拥有车辆700余辆。
共享汽车的高成本属性,导致大部分企业选择与车企合作,不少品牌甚至是车企自己推出。例如,2016年与上汽集团旗下分时租赁公司e享天开合并。熊猫是重庆力帆集团旗下品牌,GoFun是首汽集团旗下品牌,绿狗租车则由北汽新能源支持。 。他由戴姆勒(奔驰母公司)推出,易开出行与一汽集团战略合作,微客车由吉利控股和康迪科技共同出资。
但今年3月推出的神州iCar共享汽车则采用了另一种模式。神州租车本身拥有很多辆车,但并不是所有的车都会同时出租出去。神州表示,汽车租赁行业的平均出租率为60%-70%,剩余30%的闲置汽车如果不使用就会折旧。将其用作共享汽车可以创造附加价值,并可以根据租赁情况调整分时租赁和长期租赁。各占比例。神州爱车凭借现有租车网点和汽车规模,两个月内进入15个城市。
这种模式在共享汽车行业并不常见,大多数公司都是专职运营共享汽车。
https://img0.baidu.com/it/u=2343359948,13851408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47&h=500
尽管有政策支持和资本投入,但由于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企业之间不存在的壁垒、盈利模式不明确等因素,汽车共享企业还必须努力证明自己。
自动驾驶带来扭转局面
自动驾驶是共享汽车寻求突破的一个可能途径。
自动驾驶可以解决共享汽车行业目前存在的很多问题。例如,用户不再需要寻找汽车,汽车却可以自己开到用户身边。同时,汽车可以在末端自动返回固定车位,实现真正的随意性。拿走并返回。
GoFun此前曾推出“红包车”,鼓励用户驾驶长期闲置的车辆前往需求较高的地区。乘客完成任务可以获得红包。但汽车实现无人驾驶后,可以在各个网点之间任意调度车辆,实现城市全覆盖,让用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车。
目前,一些共享汽车公司的自动驾驶项目已初步成型。
熊猫用车去年成为百度开放平台生态合作伙伴,近日又表示其与百度合作的自动驾驶项目将于5月底在重庆两江新区试运营。 GoFun出行已初步开发出无人驾驶自动取车和还车技术,预计今年年底将推出自动停车。图格还表示,未来肯定会考虑无人驾驶,相信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今年1月,滴滴成立AI Labs(人工智能实验室)。滴滴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中国和美国的三个城市进行自动驾驶测试,并将于2019年初推出自动驾驶车队。滴滴出行还于4月与31家成立了洪流联盟。来自汽车制造、新能源、数字地图、车联网等领域的企业。滴滴想以此打造汽车运营平台,并声称推广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
此外,与政府合作打造智慧交通,推出停车位一体化运营模式,加入人脸识别等科技技术,与芝麻信用合作免押金,在车身和车内展示广告,转型室内空间成企业正在尝试购物空间等运营模式,试图寻找新的发展和盈利空间。
共享汽车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各家企业还处于发展阶段,面临着问题和机遇。在政策支持、技术推动、自主创新变革的推动下,共享汽车能否驶向春天,还有待观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