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21 12:46:26

揭秘不良校园贷:高利贷陷阱与欺诈诱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款的行为。随着网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贷平台不断将业务拓展至高校。一些不法网贷平台利用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 。

一、不良“校园贷”的特征

(1) 高利贷

大多数网贷平台提供的利率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一般年利率还是控制在20%以内,所以法律上不一定会认定为高利贷。然而,这些平台除了收取约定利息外,还以罚息、服务费、违约金、滞纳金、催款费等形式收取远高于贷款本息的巨额费用。高利贷不扣除。

(2) 欺骗性诱导

这些贷款公司在向大学生推销业务时,往往无法如实告知大学生借款的真实风险,也无法提供详细的贷款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的计算方法和可能金额。收费。相反,他们经常提供“零首付”、“零利息”等低门槛、低成本的欺骗利诱,导致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自制力较弱,欲望强烈。消费被骗。

(三)强制追债

https://img0.baidu.com/it/u=2092466281,326619989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50

一些企业采取的催收手段往往包括各种形式的骚扰、胁迫、跟踪、监视、非法拘禁,甚至一些较为极端的手段,迫使借款人借新债还旧债,从而极大地威胁到借款人的人身自由和合法权益。借款人的安全。而各种暴力勒索债务的手段,已经超出了合法经营范围,涉嫌涉黑涉恶犯罪。

2.你身边的不良“校园贷”

案例1

方明(化名)是某知名工科院校研究生三年级。去年6月,他在两个大学生网贷平台上开通了个人贷款还款业务,总金额为2.5万元。毕业前,方明“消费”了一部苹果手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后,就成了“月光族”。每月还款1370元,学校提供的生活补助1500元,基本只够还分期付款。

案例2

河北邢台某高校学生郭丽(化名)反映,今年5月,有人以打工为由,要求学生注册校园贷平台,通过助学贷申请贷款。平台向学生承诺他们不必偿还贷款。返现20至50元。几个月后,这个人就消失了。据了解,邢台多所高校20余人被骗,涉及贷款金额近100万元。

案例三

https://img2.baidu.com/it/u=1574114626,382014727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3042

由于觉得请同学吃饭是一件很荣幸的事,西安大学生肖飞就从贷款平台借了2万元用于消费。结果,他陷入了借贷的泥潭。贷款总额“滚雪球”至20万元。他的父母掏空了自己的钱,借了10万元借了10万元。还清贷款。与儿子沟通后,王女士了解到,最早的一笔贷款发生在去年11月。她从网贷平台借了8000元用于消费。随后,她又陆续借了钱,共计2万元。网上借贷平台的贷款很容易申请。只需提供学籍档案、身份证原件、手机通讯录即可。借钱时,您会被要求支付押金。如果如实借了600元,写借条时就需要填写1000元。您同意在一周内偿还。 600元本金必须结清,否则每天将产生400元利息,否则将通知家长和学校。由于担心被家人发现,儿子只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他最初是向各种借贷平台借钱,后来发展到向借贷公司借钱。

三、不良“校园贷”如何处理

(一)认识校园贷的各种形式,提高识别能力,避免使用网络借贷工具;

(二)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这里我们并不是拒绝消费,而是拒绝过度的、超出个人能力的、不合理的消费。不要盲目比较。我们应该摆脱消费中的虚荣心,理性消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秘不良校园贷:高利贷陷阱与欺诈诱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