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从意识形态到社会运动的全面解析
女权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女性主义文学就是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创作的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就是在这种意识形态指导下的批判方法。它不仅限于文学,还包括社会、宗教、政治、文化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可以包含更多、更大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形式。
1、从含义上来说:
(1)女权主义是指主要以妇女的经历为根源和动力的社会理论和政治运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女权主义,即全世界范围内男女平等的实现。
(2)女性主义文学是女性主义作家运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审美意识来表达不同文化共同体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的生活、命运、历史和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他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强烈的理性批判,逐步建立了革命性的文学理论话语。
https://img1.baidu.com/it/u=67373991,205445477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3)女性主义批评是以女性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女性形象、女性创作、女性阅读。女性主义批评一般分为英美学派和法国学派。此外,黑人和女同性恋女性的批评也丰富了女权主义批评的独特内容。
(四)英美学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社会批评为主,强调女性自身的文化传统,注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基于强调女性自身的文化传统,我们从女性自身的角度出发。
2、从源头来说:
(1)女权主义与妇女运动有关。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之前的启蒙运动。当时的思想家能够用笔指出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法国大革命后,女权主义得到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19世纪末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
(二)女性主义文学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取得显著成就并受到关注的一个分支。因此,女性主义文学即使不能被视为一种流派,但至少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学品种。 “女权文学”的出现直接源于妇女解放运动。
(3)女性主义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之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发展。它是西方女权运动兴起并渗透到文化、文学领域的结果,因此具有较为明显的政治倾向。
(四)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西方社会发展了数百年的文学领域的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主要分为英美学派和法国学派。
扩展信息
https://img0.baidu.com/it/u=3113463325,329501907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6
女权主义的理论有很多,但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为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所有的女权主义理论都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妇女是全世界范围内受压迫、受歧视的阶级,即女权主义思想家波伏瓦所说的“第二性”。
女性的第二性身份如此普遍且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社会结构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甚至是在私人领域,如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家庭。另外,女性与男性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女权主义认为,男性优于女性的性别秩序既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永远变化的,因为它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构建的。
如果可以界定“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这个概念,那么它在中国创作中真正出现的具体时间应该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然而,正如评论家质疑的那样,“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只能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洪子成先生在其《当代文学史》中对“女性文学”概念给出了四种定义。
由于缺乏字面意义上的相对开放性,所以只能以模糊的方式呈现。但即便如此,“女性文学”这一概念仍然“基于理论预设限制了女性作家的创作”。中国女性作家也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这一限制,并在界定这一概念时努力做出抉择。调整后,比如张康康一开始所用的“女性文学”,仅指女性作家的作品,不包括男性作家关于女性生活和女性形象的创作。
然而,在后来的西柏林妇女研讨会上,她认为“将女性文学仅仅指女性作家的作品过于狭隘。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最关心的是‘人’的问题。这个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面临的共同问题。”从这一调整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作家本身对于“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定义上的巨大差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