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2-22 16:33:09

竞业限制协议应针对核心技术人员,普通劳动者如厨师无需签订

厨师签订保密协议,竞业限制成为聘用限制。

专业人士认为,竞业限制应针对管理人员和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而不应任意延伸至普通工人。

“我只是一名普通厨师,但加入酒店就必须签署竞业限制协议。” 11月24日,当收到辽宁大连甘井子区法院的胜诉判决书时,姜亚军的脸上看不到任何喜悦。两年前,他与原雇主大连一家餐馆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今年早些时候辞职时,他被餐厅起诉,要求支付10万元违约金。虽然他赢了官司,但他仍然担心未来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蒋亚军只是被迫签署竞业限制协议的普通工人之一。

《劳动合同法》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人员限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对用人单位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近年来,为了限制跳槽,一些企业与普通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连日来,记者连续采访了18名被迫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或含有竞业限制条款的劳动合同)的厨师、培训机构讲师、房产顾问、美容美发师等。他们讲述了各自的经历:如果不签字,就不能加入公司;他们受到违约金的“威胁”,并且只得到市场价格的一半;他们得到少量补偿,以换取两年的“失业”等等。

“距离只有两个路口,而且存在竞争。”

“乙方(雇主)承诺,甲方(雇主)辞职后2年内,不得在任何其他与甲方经营类似产品或提供类似服务的企业中任职,也不得在同一企业中自营。一年内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产品或服务,如有违约,甲方将赔偿10万元……”这份竞业禁止保密协议是在蒋签署时签订的。亚军加入公司。

https://img0.baidu.com/it/u=2694004115,3683640702&fm=253&fmt=JPEG?w=800&h=10404

2017年3月,43岁的蒋亚军在大连市一家酒店担任厨师,月薪4000元。签劳动合同的时候,老板拿出一份竞业限制协议,让他签。

“在餐饮行业工作了25年,我知道这个行业是有规矩的,如果跳槽的话,不会拿走菜谱,也不会挖人。但两年内不允许跳槽到其他餐厅,那就是相当于‘失业’。”当时,蒋亚军觉得这份协议是“霸王条款”,但不签就不能参加工作,所以只能同意。今年年初,一个四川老乡开了一家火锅店,找他做合伙人,他爽快地答应了,没想到辞职后,雇主连招呼都没打就将他告上了法庭。

雇主代表辩称:“蒋亚军自愿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他知道店里的锅菜谱,知道招牌菜的做法,也知道一些进货渠道,我们店距离他去的店只有两个街区。”路口远,还有竞争,应该承担违约金。”江亚军认为,自己没有抄袭菜品,不存在违约行为。

法院经审理认为,餐厅无法证明姜亚军获取商业秘密,也未能提供其参与设立新餐厅给原雇主造成实际损失的证据,最终判决该公司败诉了。

虽然她的经历和江亚军差不多,但陈雅兰却不敢争辩。她在沈阳一家培训机构担任英语讲师6年,月薪4000元,从未涨过,仅为行业市场价的一半。 “违约金高达40万元,实在是难以承受。而且,违约相当于失业一年。”

记者采访了18名签署竞业限制协议的普通工人。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在加入公司时被迫签署的。最高的违约金比他们的月薪高出100倍。他们既不是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也不是高级销售人员、财务人员等接触商业秘密的人员。然而,他们面临着支付高额违约金的风险。

企业屡屡想出“奇招”降低员工流失率

“用2.88万元买员工2年失业金,留住近百个客户资源,相当于利润近百万,你说哪家公司不愿意这么做。”沉阳市铁西区一家房地产咨询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的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坤表示,该公司已与31家房地产咨询公司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的30%。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经济补偿按月支付。王坤告诉记者,面对动辄上万元的违约金,员工不会轻易跳槽。即使辞职,按照平均工资4000元计算,最高赔偿28800元,也能防止员工抢走顾客。即使告上法庭,如果协议被认定有效,员工也会支付违约金;若该协议无效,公司不会遭受任何损失。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人上法庭。

https://img0.baidu.com/it/u=2737661082,44362980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132

企业为何如此“算计”? “员工可以随意离开,带走商业秘密并随意使用,给公司造成损失,实在是一种无奈的行为。”王坤告诉记者,在竞业禁止限制下,尽管协议的合法性依据不足,约定的范围、区域、违约金额等漏洞百出。然而,该公司的房地产顾问职位流失率从50%下降到10%。

“大多数厨师都是在几家餐厅跳槽,学习招牌菜,然后开自己的餐厅。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现在网络课程流行,有的培训讲师直接跳槽录制教学视频,认真更换课件。有的就直接拿来用。” “我不想招学徒,所以过几年就在不远的地方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餐饮、教育、美容美发等行业的企业都要求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不仅因为员工跳槽频繁,还因为这些行业的企业显然没有很好地保护商业秘密,商业秘密的定义不明确,导致很多企业想出了利用竞业限制的办法。防止工人改变就业并保护商业秘密。

“‘紧缩咒’可不能像你说的那样念诵。”

“主厨是经理,主厨是技术人员,如果有竞业限制,那么做招牌菜的普通厨师算不算掌握商业秘密?如果他凭本事开店?”沉阳市皇姑区一家“祖传”卤酱熏酱店老板刘鹤表示,因为《劳动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适用的职业和岗位。竞业禁止由于限制,一些公司已将普通工人纳入合同中。竞业限制的范围。

“有些工人除了理发、做饭之外,可能没有其他技能。如果他们都签了竞业限制协议,两年内既不能在自己城市的商店打工,也不能自己创业,他们将如何谋生?”谋生?”辽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雷认为,竞业限制应针对管理层、掌握核心技术的相关人员和客户,不应扩大到普通工人。 “‘紧缩魔咒’不能随意背诵,竞业限制协议不能滥用为保密协议。”

“只有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才能防止竞业限制的滥用和滥用。”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金海认为,有必要尽快完善竞业限制相关法律法规。哪些人员可以被视为接触到商业秘密,哪些内容可以被界定为商业秘密,以及劳动者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应当有详细的司法解释。此外,建立健全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加大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查处力度,也将有助于减少竞业限制引发的劳动争议。

“工人也必须诚实,不应该恶意跳槽。”辽宁百联人才管理公司总经理郝宏斌认为,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一定要信守承诺,跳槽后不应该侵犯他人商业秘密。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记者刘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竞业限制协议应针对核心技术人员,普通劳动者如厨师无需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