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店同药不同价:线下药店价格比外卖平台高出数倍,消费者需警惕
在同一药店,同样的药品在线下购买的价格远高于外卖平台。8月29日,记者走访现场发现,同药不同价的情况并非孤例。对于一些常见的药物也是如此。比如药店的蒲地兰消炎片,同店的线下价格是外卖价格的三倍。
同一家商店相同的药品不同的价格
一些常见药品的售价是网上的三倍
“我出去买消炎药,第一家药店说是47元,但同样的药在外卖平台上只卖36元。网上显示其他药店更便宜。我很好奇,就去了查询了一下,原来另一家线下药店卖58元,为什么价格相差这么大?“同样的眼药水,实体店比外卖贵近一倍。”社会的 媒体。
由于购买方便、选择多,外卖平台购买药品成为很多人的首选。但同一家店相同的药品定价不同,外卖平台和实体店价格相差较大的情况也很常见,导致消费者直呼“搞砸了”。
蒲地蓝消炎片、蒙脱石散、抗病毒口服液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药品,经常在家中备有。 8月29日,记者随机走访成都多家药店发现,同店单盒“蒲地蓝消炎片”线上线下价格相差高达20元,部分实体店有售几乎是外卖价格的三倍。
记者在一家连锁药店购买了售价28.5元的蒲地蓝消炎片和售价19.8元的蒙脱石散,然后在外卖平台同店下单购买了上述药品。据平台介绍,同品牌、同规格的蒲地兰消炎片网上售价只要14.2元,蒙脱石粉只要12.5元,均为优惠价。外卖送达后一对比发现实体店和外卖药品没有区别,但价格却翻了一倍。在其他外卖平台上,同款蒲地蓝消炎片甚至仅售8.5元。
https://img1.baidu.com/it/u=4127551420,301161276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7&h=500
线上线下购买的药品是一样的(积木新闻记者 摄)
实体店购买详情(积木新闻记者 摄)
在另一家连锁药店,记者从外卖平台购买了同款抗病毒口服液。该药品的外卖订单价格为5.8元,而实体店价格为14.5元。
药品价格的差异从何而来?对此,有药店工作人员解释称,外卖优惠价格可能是平台的一项活动。有些药品的价格确实便宜,但药品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线下买药时,有机会使用医保统筹,价格也有所降低。
外卖平台客服表示,商家或平台会有不定期折扣和满减活动,具体信息以活动介绍为准。 “优惠价格可能是商家进行的活动,也可能是平台补贴,药品价格会不时波动。 ”
有些人为了省钱下单自提
药店称可以到店申请“外卖价格”
在外卖平台上,不少药店动辄每月销售数千单,有的每月可销售7000多单。有些药店不是每天 8 小时工作,而是 24 小时营业。
https://img1.baidu.com/it/u=2426979880,154151805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6
“我们店的外卖订单占比很大。”一家连锁药店的店员告诉记者,部分外卖药品价格低廉与平台活动有关。如果消费者因价差而烦恼,可以到店申请“外卖等价折扣”,但并非所有产品都可以使用,也不能使用医疗保险。
另一家店的工作人员也承诺,可以到店申请“外卖价格”。如果消费者距离门店较近,在下外卖订单时也可以选择到店自提。折扣是一样的,而且免运费。选择哪种方式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个人意愿。
多次到店取药的小田(化名)表示,自己经常在外卖平台购买药品,熟悉一些常用药品的价格。有一次,他在外地买药,发现价格相差很大,于是他用手机下单,选择到店里取货。药品是一样的,还可以用优惠券,我也当过一段时间的送货员。
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地方“同药不同价”。有媒体记者走访了济南市多家药店,对比了两种药品线上线下、不同门店之间的价格差距。他们发现,同一厂家、同一包装、同一规格的药品,小儿黑豆翘清热颗粒单盒最高差价为26.7元。单盒苦金片最高价差为20.2元。扬州市民曾向媒体反映,在药店购买的头孢克肟胶囊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价格过高,同种药品网上价格还不到药店的一半。
针对上述情况,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统一定价外,其他药品大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采取经营者自主定价方式。消费者购买药品时,应注意价格是否明码标价。您可以对同一种药物“货比三家”,选择价格最合适的一种。
一家药店门口(积木新闻记者摄)
据北京晚报报道,今年年初,国家医保局启动“四同药品”(即同一通用名称、同一品牌、同一剂型的药品,和相同规格),推广使用相同的通用名称、品牌、剂型和规格。药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多家药企主动下调线上价格。随后,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开展“网店查药价、比对数据、聚焦治理”专项行动的函》,在药品价格监测中,当日即达价格推出网络药品销售平台“外卖价”、“小时配送”、“即时配送”、“限时配送”等模式作为锚点,对比其他渠道药品价格,控制不合理高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