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供销系统改革发展成果显著: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初心不改,回头看看就好。秉承“服务农民、务农、当农民”的理念,这几年是甘肃供销体制改革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几年。全省乡镇基层合作社发展到1058个,村级服务合作社发展到9132个,基本实现涉农乡镇服务全覆盖,农民合作社成员数量不断增加。从 38,000 增加到 226,000。
他珍惜“国家的伟大”。几年来,甘肃供销系统突出主体责任,聚焦主业,掀开了做好事的新篇章。 2019年以来,全省供销社系统销售总额年均增长10.1%,农业投入品销售年均增长11.2%。
发挥您独特的优势。近年来,甘肃供销体系强化宗旨意识,服务“三农”整体利益。全省建成县乡惠农服务平台691个。以农批市场、流通企业、营销网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购销网络覆盖全省,以土地信托为基础的生产信托模式得到广泛推广。
综合改革以来,全省供销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部署省委、省政府、全国供销总社,将供销社综合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统筹谋划,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一些先进的做法在全国推广,综合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围绕现代农村流通、农业社会化服务、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社会企业支撑、基层组织服务、共同合作治理“六大体系”建设,突出供销网络体系功能,先后组织实施农业社会培育强农工程。 “专业服务惠农工程”“两大工程”和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五个行动”分别是推动供销社高质量发展、完善农产品供给服务、提高农民服务水平提高农产品产销效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规范基层组织创建。全省供销系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改革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谱写甘肃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01
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上,
保障农资供应,提供农业社会服务
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为农民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优化功能、转变作风,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党和政府同农民群众密切联系。
几年来,省供销联合会以综合改革揽全局,团结带领全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建设服务体系、完善核心业务的专项行动,有效发挥了供销会的作用。作为保障农资供应的主渠道,不断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绿色转型促进效应和农业服务综合平台作用逐步显现。
作为省内最大的农业投入品管理企业,省农业投入化肥有限公司业务涵盖农业投入品管理、农化服务、化肥农药检测、仓储物流、资产管理五大板块。年销售各类化肥约40万吨。超过10亿元。按照打造甘肃农资供销“一张网”的要求,到2023年,公司已与县区供销社直属26家农资公司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兰州市、凉州区等53家基层供销社积极支持县供销社农资流通渠道建设,恢复了部分中断多年的农资供应渠道,增强供销社服务农民的能力。
如今,全省已基本建立了以仓储、配送、服务为支撑的农业投入品保障供应体系,建立了信息共享、联供联保机制。农业投入品类多元化、流通现代化、服务系列化步伐不断加快。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供销系统农业投入品销售147.7亿元。
2022年起,全省供销系统发挥要素资源优势,分批建设省级、区域级、基层农作物医院,构建全省农作物医院服务网络体系,形成线上远程诊断和线下化肥农药差异化。供应系统。通过农业投入品供给与技术服务相结合,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驱动,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科学施肥、飞播防治、远程诊断、植保、田间管理等服务,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农业供销合作社化。服务水平,把供销社建设成为农民生产服务综合平台。
今年,金昌市供销社已在一县一区12个乡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面积5万余亩。其中,土地托管总面积8600余亩,年度土地托管任务已全面完成。社会所有制企业金昌市卫民金品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采用规模化、机械化作业,整合农机服务队伍,配备挖掘机、玉米收获机、脱粒机等大型农机具20余台。它通过陆地连续区域进行密集运营。种植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集中采购种子、化肥、农药,实施机械化播种、喷药、收获、节水灌溉等增收节支综合配套应用——节约措施,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全省供销系统全面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化增效措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有效推进农村绿色改造。发展。 2019年至2022年,全省供销系统绿色农业投入品销售量年均增长46.1%,再生资源回收量年均增长4.3%。今年前三季度,绿色农业投入品销售量60.3万吨,再生资源回收量61.7亿元。 。
静宁县供销社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了农资供应、农业技术培训、农机作业等强大的“三农队伍”,有序开展全镇绿色平价团购。开展农资、工厂直供、村镇直供、生活必需品配送、农副产品收购等业务,优化大田托管、统一防控等“一站式”服务。引导农民加入种养合作社,带动农民加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户互利共赢。向村集体和贫困户发放红利1229万元,充分发挥联系农民、引导农民、富农的作用。
02
立足活跃的农村流通,
https://img2.baidu.com/it/u=1517331164,162800817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6
提供农产品进城服务、工业品进乡服务
作为紧密联系政府和农民的“金杆子”和“红篮子”,全省供销系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创办运营46家县级产业开发公司,引导贫困户灾区县全面对接“832平台” 精准扎实开展精准帮扶,省市县三级帮扶全省111个村、783个供需营销干部联系2531户农户,协调落实,直接向帮扶村注入产业发展项目资金507万元。
各类展览、促销、对接洽谈活动广泛开展,网上商城、直播等业态不断创新。省内外建立了121个“甘味”农产品展销中心,近年来每年举办100余场产销对接活动。 2019年至2022年,全省供销系统农产品销售额年均增长13.4%,今年前三季度销售额336.8亿元。
2022年,天水市供销社组织80多家企业、200多种农产品,参加兰交会等11场展会、交易会,与全国各地采购商签订采购协议101份,合同额5.4亿元。 “花牛苹果”、“秦安花椒”、“巫山一级冷榨亚麻籽油”荣获广州博览会农业特色产品金奖。
陇南市供销社紧跟“互联网+”,借力陇南电子商务“生于山、立于扶贫、成于创新、贵于人性”的发展经验和国家电子商务扶贫示范市加快供销社电子商务服务流通体系建设。市县供销社建立供销电商公司8家、县级供销电商运营中心4个、电商孵化中心1个、电商产业园1个,建消费救助5个直营店、改造村级综合服务机构电商网站56个,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网店56个,直播平台注册账号32个。通过建设“网上供销社”,为陇南供销体系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搭建新平台,助力陇南“特色”、“良优”、“特”、“脱” “高峰”农产品走出大山。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已突破亿元,实现了“推介陇南特产、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
山丹县供销社围绕改革扎实推进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逐步优化县村三级网络格局,高标准建设山丹县集散中心,建成山丹县快递物流配送中心,并购买了智能快件分拣。设备1套,充分发挥邮政、供销、电商网点基层优势,整合改造111个综合快递服务站,初步形成邮政县、市三级物流配送网络。以“四通一快”和极兔等快递为主,实行“统一仓储、统一分拣、统一中转、统一配送、统一服务”,打通产业流通产品下乡。畅通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通道,最大限度降低快递物流配送成本,解决农村快递问题,提高城乡快递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
如今,全省供销系统健全升级以县域为中心的配送服务网络,探索推进直营、特许经营、连锁经营新模式,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业务加快发展。榆中、岷县、西河县已被列入全国供销社强化县域流通网络试点县,全省22个县建有县级集散中心。几年来,全系统连锁经营销售额年均增长4.8%,电商销售额年均增长32.6%。
03
立足满足农民消费,
提供农村综合物流配送流通服务
建设村里现代流通体系,开展完善县供销社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和完善、创建强大县流通服务网络行动,扎实推进玉门三项试点、清水、景宁,建设10个集散中心,构建以流通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县为枢纽、乡镇为重点、村为终端统筹的三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跨区域流通农产品经营、农业投入品、消费品服务全省县域力度加强。
通过在配送中心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现代物流中心,在产区建设农产品集散市场和仓储设施,在城市社区建设生鲜超市等零售终端,我省农产品市场网络逐步形成形成了布局合理、生产区域与消费终端衔接的格局。 。
榆中县供销社加快完善县级流通服务网络功能,着力打造“农资统一配送+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出口”的流通网络新模式,打造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流通网络。全县设施和购物环境最好的供销大厦已陆续恢复建设5家基层供销社。服务范围涵盖农业社会化服务、医疗药品供应、金融服务、收费代缴、快递等。单一基层合作社“一买一卖”的服务功能现已全面展开。向多元化综合服务转变。秉承打造县域服务网络“一张网”理念,改造建设农资配送中心、乡镇商务中心等综合性商贸服务网点,与银行共建35个便民金融服务机构(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年金融代理交易额达到900万元以上,三级服务网格网络遍及全县。
全省供销系统以日常消费品下乡为重点,加强与商业流通、交通运输、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等企业合作经营、线路共享、网点共享,强化基层网络服务发挥农村供销社功能,拓展农村终端“第四方物流”促进农村流通渠道深度融合、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系统内县网点、仓储配送资源,大力发展生活必需品连锁经营和县乡物流联合配送,突破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瓶颈。
经过积极努力,西和县供销社于2019年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县三级物流体系建设项目,2022年被认定为全国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健试点县。全国供销联合会。西河供销系统按照“县属园区、乡镇属站、村级点”的模式,打造了集物流仓储、快递分拣、冷链仓储、农产品加工、农业投入品供应和城市内分配。电商物流园区、县级物流服务中心1 拥有9个乡镇服务站、197个村级服务点的三级物流体系,投资开发“西河通城”APP和“西河农产品”销售”微信小程序,建设了西河县消费救助直营店,作为全县农业特产的集中展示和销售平台。
近年来,全省供销系统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断搞好农膜回收利用、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回收拆解等工作,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的社会份额。供销合作社体系。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管理,为“和谐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拓展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废弃物包装、农作物秸秆和蔬菜、畜禽粪便等资源化利用业务,培育新的增长点。
兰州市供销社积极参与兰州市“全国废旧物资回收体系示范城市”和“零废城市”建设,依托市回收公司,建设集回收加工、仓储物流、拆解、回收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加工、再制造和综合性交易中心。国家级循环经济综合园区。近年来,累计收购废旧物资672.46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34.5亿元,上缴税金总额约2.53亿元,解决就业岗位1000多个。
环县供销社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建立了县乡组别四级联动回收体系和政府引导、农户采摘、网络回收、企业加工的回收模式,有效开展了淘汰农村废弃农膜等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工作中,每年回收利用废旧农膜6000余吨,换新膜1000吨。回收率稳定在85%以上,实现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变废为宝,旱作农业增产增收,保持农业绿色。发展。
https://img1.baidu.com/it/u=1762781796,166331179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1419
万里沃土,是供销社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全省供销系统充分发挥乡镇供销社经营网点优势,拓展经营类别和服务功能,为农民提供油、盐、酱油、醋衣食住行,积极承担农民日常生活任务。提供代收、代付等综合服务,当好“本地管家”。
04
立足高质量发展,
继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治社会
打铁需要自身强大。综合改革以来,全省供销系统不断加强党对供销合作的全面领导,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治社会,各项工作进入严格制度管理、流程管理、和法制管理。
全省供销系统积极构建高质量发展运营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社会所有制企业支撑体系,加快现代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实现社会所有制经济平稳增长。千方百计盘活资产、挖掘潜力、拓展经营,促进社会所有资产保值增值。近年来,全系统社会总资产年均增长9.8%,所有者权益年均增长16.3%。
省供销集团深化“一企一策”改革,整合资源,围绕农资、农产品等重点业务组建省级专业集团公司。市县属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主营业务集中度明显提高,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 2022年,全系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7.3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5.1亿元。
全省供销系统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为目标,分类指导、合理布局,推动乡镇供销社规范化建设,做强强中社,支持小弱社转型,引导城市供销社转型。每年与各县确定种植重点,打造可持续合作社。成为全省学习推广的标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功能,确保建成、成立、持续、发展。
玉门市华海供销社率先在农村开设超市,持续投资蜜瓜、辣椒等新兴产业,探索整合以惠农经营综合中心为基础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打造了玉门市华海供销社。自有品牌,形成了玉门市华海供销社独特的经营模式。几年来,发展了日用品超市1家、惠农综合服务中心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村级综合服务社5家、直营店、加盟店60余家,企业资产总额全社会2800万元。 ,年营业收入超过4800万元。如今,这个仅有44名员工的供销社已发展成为资产超千万、体系健全、服务范围广泛的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服务平台。荣获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基层社会标杆学会”、“先进集体”、“金杆改革贡献奖”等各类表彰奖励80余项。
清水县供销社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建设,镇、社区、村共建”,加快推进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县合作社依托供销改革资金,参与组建金鸡、白坨等3个供销社,推动乡镇资源统筹。在这一模式中,乡镇依托村集体,盘活闲置商铺,成立图们、新城等5个供销社。面向整体经济发展工程,丰旺、永清等5家供销社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导,实行业务专家带头、带头的模式,依靠有感情的供销服务人才懂“三农”、懂经营、懂管理,联合新经营主体成立了国川、嘉川等5个供销社,实现了全县18个乡镇供销社全覆盖。
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全省供销系统扎实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深入开展“转变观念、强化作风、提高效率”活动,持续努力为纠正“四风”,树立新风,坚持正向激励,提振士气,省供销联合会成功创建省政府机关文明单位。
——“三个会议”建设全面覆盖。全省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全部独立组建,省、市、县联供理事会、监事会健全,省、市三级社员代表大会全部实现。和县两级都已召开。
——美联社功能不断优化。考核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了三级联邦合作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制度。联合合作社的产业指导、农业服务和宏观调控功能显着强化。
——社会资产监管逐步规范。三级联合合作社全面建立社会资产委员会,完善资产监督管理、资本运营预算和“三重一”决策制度和措施,社会资产监管效率显着提高。
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省供销系统将以奋斗者的态度、志向和毅力,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并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体系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强度,努力实现业务服务能力全面跃升。
为了奠定新目标,该省的供应和营销系统将集中在为农民服务能力的总体上提高,专注于实施改革促进,服务效率提高,授权和人才培养的“四个主要项目”,并专注于改善农业投入和农业社会的供应。现代化,农村现代流通,农村物流分销和全面服务,社会企业支持,基层组织服务以及联合合作现代治理的“六个主要系统”已将省的供应和营销合作推向了新的水平。
路途漫长,但只有奋斗。该省的供应和营销系统将成为服务农民生产和生命的综合平台,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农民紧密联系,并努力找到一条符合符合要求的改革和发展路径时代体现了供应和营销的特征,并为该省的整体状况服务,并努力撰写一个强大的农业省,以及在甘努(Gansu)实践中的现代化实践中的一章,为供应和营销做出了贡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