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骚扰电话横行:为何推销电话屡禁不止?央视315晚会曝光后情况如何?
现代社会,不被未知电话打扰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你需要买房吗?”、“你最近炒股了吗?”、“你需要投资吗?”,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地接到过类似的骚扰电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挂断电话,但也有少数感兴趣的人愿意聊上几句。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揭露了骚扰电话的猖獗。那么,现在情况有改善吗?笔者调查发现,仍有不少商家进行“手机扫码”。骚扰电话不仅没有停止,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骚扰电话之所以长期存在,是因为其背后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产业链成员各有需求,大家都认同。
销售电话不断重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熟人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微信,连电话都比较少见。同时,我们也经常接到一些电话,但大部分都是未知号码打来的,基本都是骚扰电话。
提交人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其他个人信息留在了广州一家房产中介公司两年之久。当时他看了几处房产,并没有买任何看起来合适的。但后来事情就失控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接到陌生人的电话,询问我是否想买房。大部分作者以“没钱买”为由婉言拒绝,但骚扰电话依然不断。
不仅是某个机构的销售顾问打电话来,还有很多不同的房产机构轮流骚扰我。可以说,笔者的电话号码已经在广州房产中介圈圈爆了。
由于笔者的手机号码长期使用,且用于多张银行卡、互联网平台信息绑定、联系亲友等,更换成本较高,所以一直没有换过号码。很多朋友表示:“我经常接到一些陌生人的骚扰电话,其中大部分是卖房、投资理财等电话,也有诈骗电话。”
据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的骚扰电话技术升级较快。前几年以400、800开头的骚扰电话较多,但现在逐渐改为以95、96开头的。
对于95开头的骚扰电话,用户只能在接听电话后被动接听。用户拨打时,语音提示“该电话号码无法接通”。
诸如95开头的来电就是典型的人工智能骚扰电话。 AI智能手机技术本质上是一个中继器。它用更低的运营成本、更有效的号码来电、更高效的信息整理来增加我们接到的骚扰电话数量。它主要依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根据关键词播放录音。
https://img2.baidu.com/it/u=3252176842,170865936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889
人工智能通话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机器人使用录制的语音进行通话; 2、将用户的语音转换为文字; 3、对文字反馈进行分类并对应场景,细分为不同的场景; 4.根据新的关键词,然后使用录制的单词进行回复。
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如今,骚扰电话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导致个人信息严重泄露,很多商家通过电话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 ,骚扰电话也变得更加先进,从过去的人工来电,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来电。”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企业利用机器人拨打骚扰电话、利用应用程序窃取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骚扰电话近年来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话题,已成为通讯行业的“牛皮癣”,屡禁不止。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新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促进社会发展,但现在却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牟取暴利的工具。
黑色产业链持续繁荣
骚扰电话的猖獗,离不开一些企业的支持。
近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就网上发现的骚扰电话软件销售、推广问题,重点约谈了百度、奇虎360、搜狗等搜索服务商,并要求三家公司进行整改。 3家公司均表示,将深化骚扰电话源头管理,全面排查存在问题,立即整改。
然而,当笔者搜索“电话软件”、“电话营销”等关键词时,搜索引擎上仍然出现相关软件广告。其中,不乏电话机器人、外呼系统、智能CRM等支持电话营销的关键词。
此前,工信部曾明确规定,各互联网企业要全面清理网上“换号APP”等骚扰电话软件、设备变种、相关词组及相关问题。要建立动态监控和拦截机制,将骚扰手机软件和设备信息一起检测和拦截。
工信部12321网络不良信息和垃圾短信举报受理中心最新发布的月度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1月共接到涉嫌骚扰电话 万余通,涉及贷款理财、房地产等领域。代理机构类型。举报违规信息和收集违规行为排名前三,合计占比67%。 2018年第四季度,12321举报受理中心受理用户有关骚扰电话的投诉举报。其中,电话轰炸类投诉举报9187件,增幅明显,环比增长171.9%。
如今,骚扰电话已经涉及多个领域,并且还在持续增长。骚扰电话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电话营销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产业链中的需求方、供应方、搜索引擎平台各取所需,共同推动黑色产业链的发展。
从商业角度来看,我有强烈的需求。过去,电话营销主要是通过销售人员点对点的通话,效率不太高,商家还要支付较高的人力成本。近年来,营销机器人大大提高了骚扰电话的效率。与人类销售相比,营销机器人每天可以拨打1000多个电话,而人类销售每人只能拨打100-200个电话。
随着商户效率的提高,这将促使他们广泛使用电话营销机器人,拉动市场总需求的增长。
从电话营销软件提供商的角度来看,他们主要是为了赚钱。既然市场有需求,他们当然愿意提供电话机器人。只要商家愿意购买,就能盈利。虽然价格不高,几百元就可以做到,但需求量大,所以可以获得相对丰厚的回报。
https://img2.baidu.com/it/u=1729091841,185529713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42
从互联网平台的角度来看,通过推广电话机器人提供商也可以获得收益。无论是百度、360搜索、搜狗等搜索引擎平台,广告都是他们的主要收入之一,他们都不愿意轻易放弃这块肥肉。
尽管相关部门约谈了搜索引擎公司,希望其改正,但他们并不愿意轻易放弃手机机器人的营销和广告收入,因此很难杜绝。平台往往对此视而不见。
治理有何难点?
自3G时代以来,电话营销已成为商家推销业务、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之一。 4G时代,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几乎所有APP都需要使用个人手机号码注册并填写个人信息。随后,个人信息泄露成为常态。
由于个人信息很容易被网络平台收集,也很容易流入黑市。为了获取客户,商家购买一些个人信息,然后使用电话机器人进行业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对于商家来说,骚扰用户的成本极低。只要少数用户愿意“上钩”,就能赚取巨额利润。
通常大多数用户在受到电话骚扰时,都会挂断电话或者礼貌拒绝。真正投诉的人很少,用户也很难维权。
此外,骚扰电话监管难度较大。 2018年发布的《综合治理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指出,要严格规范金融、房屋买卖租赁、医疗保健等行业电话等营销行为,研究完善管理细则规范行业电话营销,严禁用户明确表示拒绝后继续拨打电话。给他们打营销电话。依法对违法企业和从业人员采取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从源头上防止营销号召扰民。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对于“骚扰电话”还缺乏统一的定义,对于电话营销的合法性以及如何规范仍缺乏共识。问题涉及各方主体责任不明确,管理和执行层面存在挑战。难度大。
同时,骚扰电话较多,运营商也有一定的责任。各基础电信公司、移动转售公司应向国内手机用户提供疑似骚扰电话、来电号码标记提醒和风险防控提示的能力。
作为个人用户,您可以使用软件拦截和报告电话,以减少电话骚扰。目前,苹果和安卓系统都有相关的应用程序,可以管理来电和报告骚扰电话。
有安全专家建议:“为了避免个人隐私泄露,用户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对请求手机权限的APP提高警惕,尽量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公共WIFI,不要浏览网页。”不安全的网站。小网站会留下电话号码和敏感信息,以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
综合来看,目前骚扰电话涉及的方面和因素太多,杜绝困难、治理难度大。真正杜绝骚扰电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