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5-1-6 03:08:56

摩天轮票务:现场娱乐市场的10倍增长潜力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摩天轮票务是新一代互联网演出票务交易平台,提供演唱会、舞台剧、体育赛事等门票的购买,是国内首个明确定位“优惠票”的票务平台。无论是融资速度、规模还是流程,摩天轮票务在同类平台中都遥遥领先。

未来现场娱乐将如何发展?哪些因素推动现场娱乐市场的增长?以下是摩天轮票务创始人、长江创创学员崔杰夫在课堂上的分享。我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现场娱乐是最后一个有10倍增长空间的大众娱乐市场

我们先来看看中美两国大众娱乐市场的发展情况。如果我们对大众娱乐的各种形式进行简单的分类,包括游戏、电影、网络视频、现场娱乐四种娱乐形式。

1. 游戏。

游戏是大众娱乐市场上大多数人愿意花钱的东西。事实证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娱乐市场,但中国游戏产业的市场规模几年前就已经超越美国。目前,中国游戏市场规模为379亿美元,并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代表企业有腾讯、网易、盛大等。

2. 电影。

2003年,电影制作逐步走向市场化; 2007年,院线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迎来了中国电影的黄金十年。去年中国电影票房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美国电影票房刚刚超过100亿美元。目前中美两国在电影领域的势头非常接近。中国拥有众多大型电影公司,再加上人口基数优势,中美电影市场规模最终将持平,甚至超过美国。

3.在线视频。

这主要指的是长视频。目前美国市场规模超过3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为160亿美元。这里我们需要关注两个指标:

1)用户付费比例。有多少用户真正付费观看这些视频,而这个比例在中国正在迅速增长。

2)用户愿意花多少钱来观看视频。爱奇艺现在开始涨价,其他视频也会跟进。

在中国,这两个指标增长迅速,而美国则相对稳定。以此趋势推断,中国的网络视频可以在3-5年内赶上美国。虽然现在中国的网络视频市场规模只有美国的一半,但中国的相关企业已经做了很多,整个行业正在迅速爆发。

4.现场娱乐表演。

我们自己对现场娱乐的定义,一般来说包括比赛、音乐会、话剧、舞蹈、相声等类型。

在中国,现场娱乐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事情,基本上只有一二线城市有这个习惯。在欧美发达国家,现场娱乐几乎可以涵盖每个人的娱乐方式。美国现场娱乐市场规模为320亿美元,而中国目前只有30亿美元左右,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且正处于爆发前夕。

随着民间资本推动场馆建设和线上发行渠道的日益成熟,我相信中国最终会赶上美国。这也是我们当初选择这个利基领域的原因。

https://img2.baidu.com/it/u=341050941,405405828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2&h=500

城市下沉、品类扩张、长尾内容、新生代消费:四大因素驱动现场娱乐增长

我们先来看看中美电影市场的历史增长曲线。

1999年中国票房约为800-9亿元人民币,去年接近600亿元人民币,20年来增长了60至70倍。美国电影的黄金期有25年,中国用了5年才追上来。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一旦刺激消费习惯,整体增长速度非常快。

对比中美电影市场,现场娱乐的增长趋势如何?

以演唱会为例。从1990年到2012年,美国的演唱会市场规模增长了八倍。中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的。

音乐会是一种更受年轻人欢迎的形式,因为它更真实、更个性化。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有些人发布电影和餐馆,但这些事情太容易被重复。音乐会很难重复。就像旅行一样,它充分展现了年轻人的个性,很受欢迎。

目前,现场娱乐活动仍在高速增长。我们认为,中国现场娱乐的增长速度可能完全复制电影的增长曲线。

深挖一下,未来哪些因素将推动中国现场娱乐的持续增长?以下是四个主要因素:

1)城市正在下沉。首先是城市覆盖率,其下降速度非常快。我们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做这件事,演唱会覆盖范围从原来的20个城市增加到现在的200个城市。

2)品类拓展。事实证明,音乐会只是音乐,而且是最容易被接受、最可预测的形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形式出现。 2018年非演唱会占比达到92%,比如电竞、脱口秀等。就像相声一样,只要线上有一些新的表现形式,最终很可能会落地到线下。如今,很多演出都搬到了线上,比如《声入人心》、《乐队的夏天》等。一旦线上成为大家都喜欢的形式,很快就会在线下展示。所以整个品类正在迅速扩张。

3)腰尾含量供应丰富。品类拓展后,年轻人有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从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四大演唱会天王的GMV占比下降了一半以上,因为年轻人喜欢新人。与此同时,市场也在不断增长。线下活动存在瓶颈。如果市场总是只有一两个头,市场就无法增长。

4)新一代消费崛起。以我们平台为例,去年90后购票比例为60%,今年已经达到70%。 90后和2000后的消费意愿比上一代人更强。

这四点促成了整个市场的快速增长和集中爆发。

供需的特殊性造就了二级票务市场

内容、场地、演出、票务可以说是现场娱乐的四大基本要素。票务作为中间环节,起着链接上下游产业的作用。目前,票务市场主要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部分。

大麦、永乐票务、猫眼等,这些平台其实都是知名的一级票务网站。当然,很多人也会选择在二级市场上寻找购票机会。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与很多商品市场不同,现场娱乐市场的供需有其独特性。

https://img2.baidu.com/it/u=1393531191,189342655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281

首先,我们以供给为例。与大多数现货市场不同,现场娱乐表演的供应非常固定或有限。例如,如果一周每晚都有一场演出,假设每场演出有1000个座位,那就是7000张门票。但电影不是。电影放映时间可灵活调整。多排的观众可能会喜欢它,而短排的观众可能不感兴趣。这实质上调节了该商品的供应。因此,电影售票线上化后,电影市场的二次售票就彻底消失了,但在现场娱乐领域却做不到这一点。

其次是需求。由于现场娱乐属于文化娱乐体验产品,其需求量难以预测。有很多客观因素和特殊情况会导致最终票房难以预测,包括电影上映前的票房很难预测。所以大家都说电影投资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因此,现场娱乐市场的供需很难达到静态平衡。

而且,在目前的演出市场上,票价主要由主办方决定。按理说,一个容纳一万人的场馆,会提供一万种不同的表演体验,相应的票价也可能是一万。但行业实践仍将其分为几个层次。这就导致面价与真实市场价值相差较大,于是经销商和二级市场就应运而生,以平衡市场供需。

大多数人对经销商抱有负面看法,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无服务、无保障、选择少、风险高。于是,二级票务平台慢慢出现。目前市场上的二级票务平台主要以摩天轮票务、偏牛、油条等为代表,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既满足市场需求,又为用户提供标准化的体验。

发挥互联网优势,服务全行业生态

我们逐渐发现,在这个产业链上,上游各方有很多需求,而我们恰好能够帮助解决。

1)公示需求。时代的变化导致了消费场景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很多企业的营销运营。但我们发现,在演出行业,大部分主办方仍是传统公司,缺乏线上资源。主办方举办万人大型演出。按平均票价400元计算,总票房只有400万。资金紧张进一步加剧了传统企业适应娱乐消费新趋势的难度,难以精准触达受众。

但在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的互联网平台上,精准高效地触达受众并不困难。

因此,我们利用平台的优势,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整个演出、比赛的线上推广。以今年的动漫游戏博览会CCG为例。通过我们的线上推广,票房比2018年增长了近30%。

2)系统要求。另外,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很多优质内容对渠道的依赖度非常低。对于一场比较热门的艺人演唱会,50%的门票是粉丝自己购买的,不需要依赖公共渠道售票。更何况在一些个性化细分领域,受众群体都是相对固定的。这个时候主办方对渠道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但是其他的要求却出现了。

我们为这些内容方提供门票销售和验证系统。他们不需要自己开发,也不会因为没有工具而依赖一级平台或渠道。他们可以自己开发一个新东西并销售,我们会提供系统运营支持。

我们也逐渐尝试了一些托管业务。只有我们自己去做,才能更好地理解托管的痛点,也有利于我们以后推广托管相关业务。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逐步覆盖直播娱乐的整个闭环,从内容到流量,从上游到下游,最后到票务。除了票务相对互联网化之外,我们更多的是为整个行业生态提供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人走进现场,让大家都能走出去,看到现场表演。这是我们所做一切的起点。

长江创创VC STAR第二期招生现已启动。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报名通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摩天轮票务:现场娱乐市场的10倍增长潜力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