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从小武到平遥国际电影展,故乡情怀与电影艺术的完美结合
1998年,28岁的贾樟柯参加了他的第一次国际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上,《小舞》让世界电影界认识了汾阳这个中国小镇。电影节结束前,一家法国公司购买了《小舞》的版权,并在法国放映。二十年过去了,贾樟柯已成为著名导演。他在家乡举办了平遥国际电影节,并于今年6月将电影节带到了巴黎。《小舞》、《站台》、《任逍遥》、《三峡好人》、《山河老友》、《江湖儿女》……当你把贾樟柯的电影放在一起时,就像汾阳纪录片一样。有些艺术家喜欢聚集在大城市,但贾樟柯却越来越离不开家乡。 2015年,他索性回到贾家庄,开了一家名为“山河老友”的餐厅。今年5月,他又组织了吕梁文学节,阵容豪华,主会场设在贾家庄。
据说,贾樟柯回到家乡后,邻居的奶奶仍然用他的小名“贾来来”来称呼他。和他喝酒聊天的村民都会劝他生孩子。大家不关心他的电影,只关心他的生活。这大概就是家乡对待每一个游子的平等态度吧。
从家乡到世界,又从世界回到家乡。贾樟柯的电影和文学都与山西密不可分。
贾樟柯出生于教师家庭,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我父亲热爱古典文学。小时候,家里没有多少钱,但书架上有书,有唐诗、宋词、四大名著。贾樟柯还是文盲的时候,父亲就教他背诵唐诗。 “说实话,当时我一个字也听不懂这些诗的内容,但孩子们可以靠音乐和节奏记住它们。”这是贾樟柯的第一次文学经历。
在贾樟柯看来,文学首先是我们每个人心的表达。 “我们成长的环境,我们生活的村庄和街道,我们身边的家人、亲人和朋友,我们的历史和传统,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也会遇到很多难忘的时刻。 “文学就是这种情绪的一个出口。”
https://img2.baidu.com/it/u=641117074,162021290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153
有一次,父亲教导他“夕阳无限美丽,但已近黄昏”。孩子听不懂,但他背下来了。直到他上小学四五年级的一天,父亲大概那天心情不好,带着贾樟柯去了汾阳仅存的古城墙。他一言不发地坐在土堆上,看着太阳慢慢西沉。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贾樟柯突然明白了诗中所说的“夜觉不适,驱车至固原”,也明白了父亲的“与读过的共鸣,不再在当下”。阅读,可能要晚得多”。
当他读高中一年级时,一个夏天的下午,突然下起了大雨,下了几分钟就停了。贾樟柯和同学跑到汾阳中学旁的汾阳县教育局楼顶玩耍,却意外发现了一本朦胧的诗集。选出来的诗被雨水浸湿了,诗朦胧了,词也朦胧了。那是贾樟柯第一次读梦龙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就像小时候背古诗一样,中学生贾樟柯也不太明白梦龙的诗在讲什么,“因为不确定性,给我带来了丰富的联想”。多年后,他说,从他成为迷雾诗爱好者的那一天起,他就从一个孩子变成了一个少年。
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让他对“不确定性”感兴趣可能是最接近事物真实状态的。有一天上课,老师没有来,教室外面刮起了沙尘暴。班上二十、三十个男生聚在一起聊天。他们觉得风和沙很浪漫。闲聊间,他们决定成立一个诗歌社,取名为“沙学堂”。大家开始写诗,每人写了20多首诗。它们还被印在蜡纸上并装订成书。贾樟柯现在已经记不起自己写的任何字了。 “这在当时是一种生理需要。”
举办吕梁文学节是贾樟柯的心愿。他觉得现在的文学阅读被“妖魔化”了——人们谈论阅读时,似乎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是他无法理解的。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读书一直是一种乐趣,且不说它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新知识,即使是为了消磨时间,这种乐趣也和其他娱乐活动没有什么不同。”
在准备文学季的时候,贾樟柯做了一些研究。除了交通场地等物质设施外,更重要的是“文学条件”。 “我是带着对家乡的记忆做出这个决定的。因为从出生到中学,一直到我21岁离开吕梁,文学一直伴随着我。我也是在家乡写下了第一句诗。” ,我的第一个剧本。”贾樟柯说:“那个时代有像我这样有文学需求和冲动的年轻人,我相信今天也一定有很多年轻人痴迷于文学。”
贾樟柯说:“我希望通过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密切沟通,通过线上线下的立体活动,让更多的人开始阅读。我觉得只要打开几页读下去,你就会进入世界。”那个无限广阔的世界。”
https://img1.baidu.com/it/u=2326584563,115692783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17
至于文学季能给家乡村民带来什么,贾樟柯说:“当作家在身边的时候,贾家庄的孩子们就敢于思考,觉得文学离他们并不遥远。就像有这样的地方一样。”在北京有很多文学活动,我不知道他能给弄堂里的年轻人带来什么,但有可能有一天他会成为王朔。”
但文学和电影有什么关系呢?
“电影是叙事艺术,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塑造,与文学有相似之处,但更重要的是,电影的思维方式其实也是文学的。”贾樟柯说:“大量的阅读和频繁的写作会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但未来的终端出口会有所不同。”
1997年春节,贾樟柯回家乡过年。是年,汾阳由县升格为县级市。经济在发展,城市在拆除。小时候熟悉的街道突然消失了。之后,贾樟柯写了剧本,拍了一部电影《小舞》。 “这是我正在经历的巨大变化,但我对此并不满意。”贾樟柯说:“我已经准备了10年再拍一部古装电影,但还没拍成。因为我一直觉得记录当下的感受更重要。这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