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折叠的时间:孙甘露对话录——茅奖作家的阅读史、观影史、写作史与心灵史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治愈;有人说读书是一种治愈。有人说读书是通过别人的言语来了解世界、了解自己;诺贝尔奖获得者古纳说,他读书首先是为了乐趣,然后是为了获取知识。春天正好,读书,风暖,人静。《折叠的时间:对话孙甘露》
译林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孙甘露与众多朋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30多段对话,时间跨度超过30年,其中包括毛剑等学者,小白、王朔等作家,徐静蕾等电影人。谈话的话题不仅涉及上海、小说、写作等与作者相关的内容,还涉及流行电影、当时文学思潮变化等当代元素。 30多场对话反映了双方不同时期关心的问题,见证了社会的变迁。这本书是获奖作家的阅读、看电影、写作和灵性的历史。它是一部记录文学黄金时代的“口述历史”。
孙甘露,作家,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作研究院院长、上海文史研究中心馆员。着有《千里河山》、《呼吸》、《时光娃娃:孙甘露中短篇小说年谱》、《我又听到郊区的声音》、《硬币的两面》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韩文,并被收录于国内外各类文选。
《著名文学艺术家的往事》
人民日报出版社
细数名人人物,回望时代风采。 《文学艺术名家往事》是一部有关文艺界名人及往事的传记文学。书中收录有《周总理与上海电影界的不解之缘》、《一锤定音——缅怀周恩来、秦毅》、《巴金》以及《陈登科的心声》等30余篇文章。心》和《治学侠心——白华、韩美林记》文章热情赞扬了周总理对电影事业的关心,并描写了巴金、吴强、许仲玉、钟汪洋、陈登科、李准、刘海粟、林散之、韩美林、张瑞芳、秦毅、黄宗英、赵百胜等,讲述了许多在文学艺术上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轶事。
这些文学艺术名人在文学、戏剧、艺术界取得了独特的成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过滤。作者曹志佐在书中珍惜朋友、追忆往事,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这些文学艺术名人独特的精神面貌。故事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曹志佐,上海人,1942年出生,历任马鞍山市文学工作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 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品有话剧剧本《出于忧郁》、影视文学剧本《青春如火》(合作)、长篇小说《迎风雨与一个微笑》、散文集《雷神之水》、长纪录片《周恩来与北影电影》等。
《流风归雪:六朝名人庙宇山》
上海人民出版社
看三百年玄风吹,品六朝名士。这是一个政治动乱、战乱的时代,一个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的时代。 《洛神赋》中“流风归雪”“似淡云遮月,飘飘如流风归雪”的轻盈摇曳姿态,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背景。自由奔放、不执着物质、不拘礼节也成为这个时代士人的标签,并最终转化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品质,影响至今。
书中通过嵇康、阮籍等人物以及荀彧之死等著名历史事件,从政治与思想互动关系的角度阐释了六朝精神史的变迁,从而解释学者如何积极进入寺庙。同时,精神也能置身于山林之中。
李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和士大夫研究、东亚古代史研究。出版专着《从天道到人间——中国古代政治宗教传统及其历史发展》,翻译著作《哈佛中国史:分裂的帝国》等。
《古人的日常礼仪》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代礼仪作为贯穿国家、社会、家庭的血脉,影响着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曾毅教授研究儒家经典二十余年,尤擅《春秋》、《礼》研究。他在写这本书时,一方面注重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释古代礼的本质,另一方面也用历史和哲学来阐释古代礼的本质。从它与当代生活和西方礼仪的关联来看,对于公众深入了解古代礼仪和当代生活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http://t15.baidu.com/it/u=4116197524,1589736675&fm=224&app=112&f=JPEG?w=500&h=500
本书概括地论述了礼仪的本质,然后以三“礼”为中心,并与《朱熹家礼》相结合,探讨了以会礼、成人礼为核心的古人的日常礼仪。全书的特点是深入文学,面向日常生活,在古今变迁中把握礼仪本质。次。
曾毅,同济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经济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学、宋明理学、清代经学、社会理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典诠释学基础文献汇编与基本问题研究”首席专家。
陈子华,同济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文科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打牌”
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是作者小凡的全新悬疑小说。一场离奇的凶杀案揭开了一场爱情的豪赌:赌你会永远爱我,赌你会为我牺牲。由于上海郊区的工业现代化和城市发展,原居民的宅基地被拆除后得到了补偿。因此,很多人生活悠闲,下班后经常一起玩一种叫做“德州”的棋牌游戏。某天,郊区一栋别墅因赌博被抄袭,赌徒曹峰因提早离开赌桌而“逃脱”了惩罚。然而,当朋友们为他高兴时,第二天却发现他在家中窒息身亡……
作家那朵说,《斗地主》和《德州》都要懂算计、懂人性,而小凡就擅长这一点。犯罪小说注重逻辑和人性。当我知道小凡打算参与其中时,我就知道他在这一桌肯定会赢得筹码。
小凡,1982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鲁迅文学院第40期高研班学生。在《收获》、《十月》、《当代》、《青春文学》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数百万字。上海作家协会理事、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我的秃头老师》、《蚂蚁》、《偷窃生命》等十多部小说。
《生活慢慢来》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散文集《慢生活》是作家简楚为匆匆忙忙的人写的一本冥想之书。全书分为五个系列,分别是:你在想的地方,你就是家;日常生活中要快乐,享受生活中纯粹的快乐是很难得的;去山里寻找安静的力量;抽出一些时间休息一下,让疲惫的心灵安顿下来;生活很慢,时间会有自己的答案。书中收录了《鼠歌巴巴》、《享受妙峰之乐》、《静而不寂》、《那只眼睛的光影》、《如果一切都不是青涩》等60篇散文。
作家简媛用自己的行走告诉读者:其实,生活不是匆忙,而是享受旅途。当你感到疲倦时,转移到一个温暖的地方。紧实的土壤无法长出耀眼的花朵。当你抬头看到的天空中的星星就是生命的能量。慢慢来,虽然时间从不说话,但它能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建元的文笔自然灵动,情感强烈,结构巧妙。可作为中学生写作范本,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这也是他们成长的一本心灵书籍。
简元,湖南新邵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40期高研班学生。现任天心区作家协会主席、长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自2005年开始创作小说以来,已在大型文学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50万字以上。出版长篇小说《空巢婚姻》、《刺花》、小说集《南下》、散文集《生活慢慢来》等。
「来小厨房住一晚吧」
接力压力机
在城市工作身心疲惫的女孩刘珍来到首尔附近的邵阳山村开了一家旅馆——“小书厨房”。
在这个小院里,刘真与每一位客人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心路历程推荐关爱心灵的书籍。
读书是有治疗作用的。思念亲人的歌手、想要好好生活的律师、厌倦工作的白领、思念却重逢的情侣、失去梦想的年轻人,都在这里、在书,慢慢地打开了他们的心结。 ,用明媚的阳光驱散心灵的忧郁……
小厨房是心灵休息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闻到春天的芬芳,感受青春的脉搏,让生命再次绽放。
“杯子上的笑脸”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http://t13.baidu.com/it/u=3821407897,3234828661&fm=224&app=112&f=JPEG?w=500&h=500
这是散文家彭程失去爱女后所写的纪念作品。内容真实,充满真挚而强烈的情感,也具有哲学深度和丰富的思想。它用平实生动的文字,呈现出一种悲伤和忧郁,却又不失其韵味。风格理性内敛。它还为寻求医疗建议的患者提供实践经验和指导。同时,它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充满了对爱、生命、灵魂的呼喊和追问,表达了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彭程,河北衡水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入选国家文化名人、“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着有散文集《彭程作品系列》——《心的方向》、《读书的季节》、《大地之泉》、《流浪的屋顶》、《急管复弦》 》、《母语屋檐下》等。
“抑郁症的象征”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抑郁的象征》是日本文学理论家久川白村的作品。 1924年由鲁迅先生翻译传入中国,并作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材。鲁迅在《抑郁症的象征》第一版的序言中说:“在目前同类书籍中,可以说,这不仅不同于科学家那样的武断,哲学家那样的神秘,而且没有普通文学理论家的夸张。”
这是一部系统谈论人类苦难和文学艺术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本书共有四章:
第一章讲述抑郁症如何影响创作者。文学创作就是创造一个治愈自我的梦想。
第 2 章讲述痛苦如何对鉴赏者产生影响。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就是进入别人的梦境来治愈自己。
第三章讨论抑郁症如何在时间和环境中发挥作用。明确作家、艺术家是先知,文学艺术作品是启示。
第四章追溯原始人,讲述抑郁症如何在原始人身上产生作用,并说明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心态是原始人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时的心态。
久川白村将文学作品的本质概括为:“因生命力的压抑而产生的压抑、烦恼是文学艺术的基础,其表现形式是广义上的象征主义”。也就是说,它是抑郁症的象征。
本书根据1929年日本整修会《白川白村全集》第二卷编辑整理,收录了鲁迅对第一版的介绍和翻译笔记。
克劳德·夏布洛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国内翻译出版的一本深入剖析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夏布洛尔作品的导演理论书籍。夏布洛尔是法国电影新浪潮的重要成员。他虽然是“五虎”之一,但其知名度和研究兴趣早已远远不如戈达尔、特吕弗、侯麦、里维特等人。
这本由法国著名电影学者乔尔·马格尼撰写的导演专着,以夏布洛尔电影的年代为经纬,从导演性格、现场表演、艺术探索、案例分析等角度对夏布洛尔的电影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完整的描述。虽然没有涵盖夏布洛尔的全部作品,但对其早期和中期作品的详细分析,足以让影迷和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夏布洛尔的艺术特色以及他在电影史上的重要价值。 (嘉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