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饭粒返利功能下线:2022年4月起不再提供京豆返利服务
作为互联网行业最经典的三大变现方式之一,电子商务也受到了各大互联网巨头的青睐。而由于电商的肉太“诱人”,为了吸引消费者,各平台也想出了奇葩招数,从“蚂蚁大军”般的淘宝客,到直接引诱消费者的购物返现。不过,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一些电商平台也开始寻求变革。日前,京东官方返利小程序“京东返利天天汇”发布“下线”公告,显示从4月份开始,用户在京东返利下单时将不再获得返利。并且在公告中,官方表示,由于京东米粮业务调整升级,京豆返利将于2022年4月1日0点下线。也就是说,从4月1日开始,不再有返利。使用京东大米下单京豆返利。
当然,除了返利功能外,京东返利的其他服务并未受到影响。据京东介绍,“京东返利”是其2017年推出的官方返利购物平台,用户通过京东返利商城购买返利产品即可获得一定比例的返利。京东返利作为CPS营销推广平台,可以将商家提供的广告费打包成高返利优惠推送至站外,从而协助商家实现增加店铺销量、增加促销活动、吸引新客等营销目的。用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京东返利实际上就是官方版的“淘宝”。返利模式的诞生源于当时国内电商行业快速增长的预期。为了争夺消费者,除了使用更优质的产品外,价格也是更有效的“武器”。当时,淘宝之所以能够降低线下零售的维度,开启线上购物的时代,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无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事实上,价格一直是网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还有比直接为消费者提供购物返利更直接的打价格战方式吗?而这也是一淘网等第三方返利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原因。
https://img2.baidu.com/it/u=3446164300,46084972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01
说白了,返利模式就是一种“按量付费”的广告模式。返利网站吸引用户访问电子商务网站。用户实际购买后,返利网站会收到电商网站的佣金。但这还没有结束。电商返利模式最有创意的地方就是将很大一部分佣金分配给下单的消费者。
例如,返利网站获得10元佣金,他们将再向消费者返还7元。所以从表面上看,消费者、电商平台、返利网站形成了一种双赢的关系。为什么返利模式看上去是双赢的?这是因为,从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当用户选择商品、到返利网站查看返利信息、最终完成交易时,用户就是电商平台。事实上,返利网站并没有带来新的流量增长。
当然,没有新的流量,只是更高的转化和粘性,所以这意味着包括一淘、51返利在内的返利网站将被电商平台长期容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返利也可以看作是和肯德基、麦当劳发放的优惠券一样。它们是价格歧视策略的一部分,允许不打算消费无返利的价格敏感用户付费,但不影响从会消费或无返利的消费者身上赚钱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返利网站提供的返利实际上是电商平台上商家广告费的另一种展示形式。这个钱是商家付的,不是平台付的。那么负责付款的商家为什么会接受呢?这往往是因为,相比去电商平台购买广告位或者去主播直播带货,返利行为发生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之后。与前两者相比,效果未知,可以实现返利。确实带来了销量。
这么一绕,似乎参与返利模式的各方都得偿所愿了。然而,京东选择放弃官方返利平台,显然是因为自身利益受损。原因其实很简单。这种模式在整个互联网行业流量红利不复存在的今天已经难以为继。
https://img0.baidu.com/it/u=831014501,403974510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8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增速已明显接近网民增速,这意味着网购的渗透率已经接近天花板。 2021年上半年,根据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的财报数据不难发现,这三大电商平台的新增买家总数约为1.7亿。但CNNIC同期公布的全网实际首次网购用户仅为3000万。
就像淘宝客一样,返利实际上是电商平台捕获站外流量的一种方式。不过,与单纯依靠“外人”的淘宝客户不同,返利模式对平台的影响更大。更重要的是,现在电商平台缺钱。以京东为例。根据其刚刚发布的2021年财报,其2021年全年净利润为9516亿元,同比增长27.6%,但净亏损达到36亿元,较去年同期高出494%。 2020年同期净利润下降107%以上。
当市场环境不好,需要扭亏为盈时,显然需要开源节流。上一篇文章提到,返利模式实际上是将商家的广告费分配给了消费者。因此,在电商平台面临极其紧急的情况下,电商平台无疑需要这部分广告费来支撑自己的业务。添加颜色。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