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代酷睿轻薄本性能飞跃:英特尔与NVIDIA MX450显卡的完美结合
如今,搭载英特尔第11代酷睿处理器的轻薄笔记本已经批量上市。结合MX450的同步推出,理论上轻薄本的性能将会出现显着的飞跃。请注意编辑的措辞——理论上。
11代酷睿集成晶体管技术、Cove CPU和Iris Xe GPU,单核性能爆炸。 MX450采用与GTX 1650同源的()架构TU117核心,拥有接近3GB的性能实力。
不过,上述硬件要发挥出全部实力的前提是为11代酷睿打开不低于28W的功耗墙,同时搭配-4266双通道内存。 MX450显卡还必须选择25W~30.5W~超大杯的中杯核心并搭配GDDR6显存。
https://img2.baidu.com/it/u=3081385720,186644721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3
但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将对轻薄笔记本的散热模块和电源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只有核显的情况下,至少需要单风扇+10cm热管,或者双风扇+双8cm热管才能为CPU开辟30W以上的功耗。
与MX450搭配后,除了继续加强散热设计外,最好还标配95W电源适配器。无论如何,65W 适配器很难满足超大尺寸的 MX450 的需求。
问题就在这里。对于轻薄本来说,性能和便携性最终是矛盾的。如果想要插入更豪华的散热模块,就必须使用(相对)更厚的机身,比如14英寸、17mm厚度、1.4kg重量。为了满足经常需要长途出差的用户的计算需求,一些极致轻薄的14英寸笔记本的厚度可以做到13mm,重量不到1kg。后者超便携的代价是牺牲了供电和散热,难以匹配独立显卡。 ,还需要为CPU设置一个较低的功耗墙。
正如本文标题所提到的,主打极致便携的轻薄本价格普遍较高,但性能其实较差。其背后是轻薄与散热设计之间的权衡。
联想近期发布的一批11代酷睿笔记本就是上述问题的直观体现。
15英寸的小新Air 15 2021可以为CPU打开38W PL1功耗墙,而小新Air 14 2021只有28W。背后的原因是小新Air 15 2021拥有更大的机身尺寸和更好的散热冗余。虽然YOGA Pro 13s拥有不到1kg的极轻机身,但其15W的TDP将使其i5性能难以跟上十代酷睿的同类机型。
https://img1.baidu.com/it/u=4135740237,174033927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00&h=301
总之,今年的十一代酷睿轻薄本一片混乱。有些产品只有核芯显卡,但只使用DDR4-2666内存,3D性能较差。一些采用i5-+MX450的产品价格并不便宜(5000多元),但CPU和GPU最高只能运行18W的功耗,性能还不如一些十代酷睿+MX350的老将。
虽然笔记本电脑越轻薄,但面临的性能损失就越大,而且似乎得不偿失。但所谓“存在即有道理”,如果你看重的是性价比,那么你就不是这种超轻薄产品的潜在客户。后者其实是针对需要经常出差、出差、上下班携带笔记本电脑,且对性能不敏感的人群。为用户准备的美观、轻薄、精致,而且还通过Evo认证的笔记本谁能不喜欢呢?
如果你家里已经有一台性能更高的PC,你可以为了移动计算的方便而购买它,而且还有足够的钱。如果你买比较贵的超薄轻薄产品,直接买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打算购买的新笔记本电脑是家里唯一的PC,那么你就需要小心了,在同价位范围内选择性能更强的产品,以满足你未来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