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谈教育基石:阅读与家庭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朱永新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央民进委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新阅读研究所名誉所长。如今,阅读素养已成为未来的一项基本能力。只有懂得如何阅读,我们才能更好地独立学习。我们鼓励家长和朋友引导孩子建立阅读习惯,并使之成为终生的习惯。
(一)教育有两大基石:阅读和家庭
高楼拔地而起。建筑物越高,地基需要越坚固。教育大楼也不例外。我一直相信,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教育有两个基石:阅读和家庭。
从教育发生的各个领域来看,家庭无疑是教育的基石。从教学中采用的各种方法来看,阅读无疑是教育的基石。
(1)关于阅读,我讲了几个基本点:
A、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B、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C、没有读书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D、只有充满书籍的城市,才能有美好的精神家园;
E、只有共同阅读、共同写作、共同生活,才能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共同的价值观。
(二)我一贯主张:
https://img0.baidu.com/it/u=3201281326,61361784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我们所有的科目都应该有深入的阅读。只有通过深度阅读,才能真正带孩子们了解学科的广度和深度,从知识的溪流走向知识的海洋。读书绝对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这应该是所有学校和所有学科的问题。这是教育中最基本的事情。我一直对新教育的同事们说,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只要我们真正做好读书,我们对语文教育的贡献就会很大。
(2) 没有家长参与的教育,
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
关于家庭,我经常思考为什么家庭教育很重要?是的,中国有四亿家庭,他们既需要良好的教育,又缺乏良好的教育。
(一)首先,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地方
生命从家庭开始。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带给孩子的东西往往决定了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其次,童年是人生最神奇的阶段
孩子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黑匣子。孩子身上有很多神奇而伟大的事情,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孩子如何认识世界,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必须谦虚地承认,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全面,还需要更多的探索。
(三)三、父母是孩子最长久的老师
父母本身就是孩子的第一世界。他们不仅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他们的终身老师和最长久的老师。
(四)四、家庭是人类真正诞生的摇篮
人的行为习惯、性格特征、认知方式等都是在家庭中最初形成的。几乎所有人类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和家庭生活。
https://img1.baidu.com/it/u=4059878550,238428971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9
课堂离不开家庭,家庭也离不开课堂。课堂和家庭紧密相连。一个好的课堂一定会吸引家长的充分参与。家长的教育质量也直接导致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效果。
我经常告诉很多老师,当一个孩子来到你的课堂时,他已经是一个半成品了。他的人格特质,他的认知方式,他的行为习惯,他的很多基本的东西都已经形成了。有些孩子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你只需要继续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更好的营养,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有些事情不是很理想,需要用心去修正。而这样的纠正,在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下,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甚至是父母也需要纠正。所以,无论我们面对什么类型的孩子,没有家长参与的教育一定是不完整的教育、不完整的教育。
(三)家庭好了,教育也会好
阅读和家庭是整个教育最重要的基石,而阅读和家庭这两个基石本身又可以合并成一个更大的家庭基石。因为读书的种子是在家里播下的。在《读书手册》一书的简介中,有一首诗《读书妈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你可能拥有无限的财富,
珠宝盒和金柜。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如果孩子在入学前就已经热爱阅读,有了初步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我们的教育就会更加顺利、更加有效。
家庭好,教育就好;家庭好,教育就好;父母好,孩子就会好;家庭教育好,学校教育就会轻松高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却有效的道理,需要我们全力去实践。
文:朱永新,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2月3日第13版),转载自新频道家庭教育(ID:nc-jtj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