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报告:93.7%普及率与健康上网挑战
《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达1.69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3.7%,显着高于高于同期全国人口。互联网普及率为57.7%。 76.4%的未成年网民每天上网时间少于两小时,未成年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三小时的比例达到13.2%。社会和家庭如何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如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安全上网?父母面对孩子时如何解决媒体和文化体验的冲突?这些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今年夏天,为期5天的腾讯“DNA计划”共青团网络素养夏令营在深圳举办。通过解决19个家庭因儿童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的现实问题,再次引发了大家对未成年人健康的关注。考虑使用互联网。
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8月17日,在深圳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心的教室里,来自全国10个省份的19名青少年与家长坐在一起,展示了参加腾讯“DN.A计划”共青团网络素养夏令营的成果。 。
参加夏令营的19名孩子是从全国数百名报名者中选拔出来的。这些孩子有的来自一二线城市,有的来自农村留守家庭。他们的年龄从11岁到14岁不等。他们都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家长们希望通过这次夏令营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常年在外打工,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我感到亏欠,所以物质上一直满足孩子,但和孩子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这两年,我们父子俩“因为学习成绩下降、沉迷网络等问题而吵架,以至于几乎无法正常沟通。”湖南衡阳的谭先生告诉记者。
“我孩子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每次玩半个小时,如果玩时间超过,我就会断电断网,没收手机。”张女士讲述了自己类似的困境,“但结果是孩子的情绪变得更加激烈,我的情绪也变得更差。从一开始的指责到愤怒,我什至忍不住打了孩子。”
你抱怨道:“我妈妈有一个很坏的习惯,未经我同意就打开我的QQ空间、浏览我的聊天记录,不断质问我,然后锁定我的QQ。”
https://img2.baidu.com/it/u=2901227724,60999532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寻找网络冲突的根本原因
家长们普遍对每天沉迷于屏幕的孩子感到担心和焦虑。调查显示,65%的14岁儿童曾因上网问题与父母发生争执。这说明互联网接入已经成为影响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
如何与新时代的“网络青少年”相处,找到最佳的相处之道,成为新时代父母的必修课。
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孙嘉善认为,在当今的代际家庭结构中,父母一代和子女一代恰好属于两种媒介文化的转型和过渡阶段。从95后开始,新一代青少年完全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05后几乎完全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都是网络时代的土生土长的人,他们的父母都是在平面媒体和广电体制下长大的。 ,属于完全不同的媒体文化环境。
“今天的家庭代际问题与以往大多数代际问题相比非常特殊,很多问题是由于媒体的迭代效应和家庭问题的叠加而产生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过去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来解决家庭代际问题。”从跨媒体的角度来看待人际关系,从根源上提高家长和孩子的网络素养,是解决两代人、两种媒体文化冲突的重要尝试。”孙嘉善说。 。
针对家长与孩子在媒体文化体验上的冲突,本次夏令营分别为家长和孩子准备了相应的课程,让家长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使用网络的重要影响,拓展家长的视野。了解互联网的价值观。 。同时,也引导青少年设定个人成长目标,学会利用网络提升自我。在随后的亲子课中,家长和孩子都敞开了心扉,进入了相互理解的阶段。
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正在努力升级完善自身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据了解,截至8月,腾讯游戏内健康系统已累计覆盖旗下客户端游戏和手游活跃用户97.3%,包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在内的几乎所有手游均已完成使用权。 。未来,腾讯还计划完成所有游戏中健康系统的覆盖。这意味着,如果一款游戏由于技术或其他原因无法访问健康系统,它将被暂停并下架。
孩子的网络素养应该像文学艺术素养一样培养。
通过本次夏令营,19个家庭各自制定了自己的《家庭网络使用协议》。记者看到,这19份手写协议大部分是孩子们写的。八克拉的白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温柔真挚的话语。
https://img2.baidu.com/it/u=3264760939,153447261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49
在《家庭互联网使用协议》制定前,夏令营老师们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了五项基本原则,对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地点、内容、设备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在此基础上,很多孩子和妈妈的规则也得到了细化。
很多家长表示,最大的问题是只有给孩子的规则,没有给家长的规则。现在制定的《家庭网络使用协议》要求具体、易于操作,原来的《儿童规则》变成了真正的《家庭规则》。
阳光同伴计划主任陈娜表示:“这些协议是家长和孩子经过充分讨论后共同制定的。其实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规则本身,而是修复好的关系。有了这样的基础,他们以后处理问题会更容易。”
有了理解和规则,19个原本不和的亲子家庭变得融洽多了。
谭先生说:“从来没有和我亲密接触过的儿子,开始拥抱我,告诉我他的小秘密。”刘女士说:“当我和孩子发生矛盾时,我可以心平气和地与他们沟通。”孩子们还表示,父母开始了解网络游戏,学会倾听。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峰认为,从本次夏令营的调查和采访来看,家长在家庭网络素养的教育和引导上普遍存在很大的不足。在网络时代,家长应该像重视文学素养、艺术素养一样,从小重视培养孩子的网络素养。一方面,要培养孩子适应新时代的网络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和法规,保护儿童免受网络的不良影响和侵害。
(本报记者 王晓英 吴春艳)
“风格=“: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