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论在中国兴起?从司马迁到马云,读书如何塑造成功人生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然而,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读书无用论”。国内一些报纸时不时报道某大学生毕业后居然回到农村种地养猪、某只有初中文化的工头有钱、某卖菜的月收入过万元。于是,社会上有人感叹:“读书没用!”但仅凭这一点就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未免有些言过其实。读书怎么可能无用呢?
宋代文圣欧阳修说:“立身,先学;立身,读书为本。”纵观古今,爱读书的人,谁不是有用之人呢?汉代司马迁10岁开始阅读古史书,至今念念不忘。从20岁起,他不仅游历各地求学,还在宫中阅读了大量书籍,积累了充足的史料。后来,他经过13年的努力,写出了《史记》,名垂史册。如今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还有一个关于读书的鲜为人知的故事。第一次高考落榜后,他开始骑三轮车谋生。到了金华火车站的候车室,他拿起一本路遥的小说《人生》。读完之后,他体会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从此,他重拾信心,经常独自去浙江大学图书馆苦读。又经历了两次高考,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到现在,他已经从一个不起眼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商业大亨。
https://img1.baidu.com/it/u=3015716835,103383136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2
因此,读书使人有美好的未来。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养料”。读书给人知识,知识就像春雨,默默滋润着万物,一点一滴滋润着人们的心灵,使人变得有涵养,收获意想不到的快乐。宋代文学巨匠苏东坡也说过:“诗书之气来自中国,读万卷方可得精神启迪”。读书增添了人的人文修养,使人具有儒雅的气质、优雅的谈吐、敏锐的耳目。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读书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读书越多,就越能抵御物质诱惑,从而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被名利所累,不迷失人生方向,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所以,读书使人修养。
”回想起昔日开元王朝的鼎盛时期,小镇上还有数千间房屋,稻米流肥,玉米洁白,公私仓库都充裕,没有豺狼和豺狼。九州路上猛虎出没,日出吉祥万里远行。”这是诗人杜甫笔下的盛唐。场景。唐朝为何如此强大?重要原因是对教育的重视。据史书记载,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度,读书蔚然成风,国家人才辈出,使国家空前强大。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列强侵略,其重要原因就是落后的教育。教育落后导致技术落后,进而导致国力削弱。毛主席说得好,“落后了就要挨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把教育摆到了战略地位。此后,特别是恢复高考以来,我国教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批批人才。在人才的支撑下,我国的综合国力蓬勃发展,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所以读书强则国强。
https://img1.baidu.com/it/u=45625066,313907837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27&h=973
总之,读书对国家、国家、人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读书怎么可能无用呢?那些说“读书没用”的人该醒醒了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