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太古里阿迪达斯品牌中心开业,2024年新开400家门店助力中国市场增长
临近年关,成都太古里显得格外热闹。阿迪达斯在当地开设了近2000平方米的三层品牌中心,目前在中国的品牌中心数量已增至8个。成都阿迪达斯品牌中心的开业意味着这家全球体育巨头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2024年以来,阿迪达斯在中国新开近400家门店。
深耕中国市场的策略也让阿迪达斯重回增长轨道。该集团今年10月底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收入和利润实现双增长。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比约恩·古尔登(Bjorn )提到,过去两个季度阿迪达斯品牌在大中华区的持续增长增强了公司对其中长期前景的信心。
阿迪达斯并不是唯一一家在中国实现增长的公司。回顾2024年,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吸引了世界各地体育迷的关注,也激发了公众的体育热情。无论是国外品牌还是本土品牌,运动鞋服都成为了中国消费者购买新衣的首选,也成为了今年消费市场的大赢家。
运动品牌“重塑”中国商场
一些消费品牌正在裁员、关店,但各大运动品牌去年却频频在中国零售商业中心开设新店。
记者近日走访市场时,从一些从事商业地产的人士处了解到,国内不少大型商场、购物中心近年来都被运动品牌“重塑”。
瑞安新天地商业购物中心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临街店近年来确实在进行调整。在关注运动消费新趋势后,新天地开始逐步引入各种运动品牌。
2017年,新天地引入了当时刚刚流行的,并于2021年对店面进行了装修。在上海新天地南北里的老街上,国内多个热门运动品牌近年来陆续开设了大面积门店。如今,运动品牌已逐渐形成矩阵。
除了相继开业的FILA、Kolon Sport等运动品牌外,今年10月,深受国内户外爱好者喜爱的新天地旗舰店开业,而原店正是Vera Wang。
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20年之前的几年,美妆品类发展迅速,不少商场引进了大量大牌化妆品和新兴品牌。然而2020年之后,不少行业品牌的发展受到挑战,运动品类却迎来了发展机遇。
不仅是新天地,其他商场也已经注意到体育用品消费的热潮,并在不断调整商场业态。记者注意到,浦东嘉里城一楼原本是快时尚品牌入驻的地方,但随着流行趋势的变化,这些品牌开始撤离或搬迁到其他楼层。 2021-2023年期间,Kolon Sport、Aigle、Hoka One One等户外运动将陆续入场。 2024年,蒙贝尔、MTPT等运动品牌也将入驻。
https://img0.baidu.com/it/u=1166849921,108931159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23&h=500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当曾经备受追捧的时尚品牌开始失宠,小众时尚品牌和精品店逐渐成为过去时,太古里的鞋服消费品牌也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调整。在这一轮的更新中,运动品牌成为了主力。
现在,除了太古里的“金字招牌”阿迪达斯和接替去年关闭的H&M店面位置的FILA外,这两个品牌今年都已开业。此外,耐克于今年3月开设了新零售概念店,这也是其在中国市场的首家自营店。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只有运动品牌有能力填补潮流品牌、快时尚、轻奢等品牌空出的空间。
国际及本土品牌热销
这或许是中国当前鞋服消费市场的一个代表性写照:运动服饰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穿着,运动品牌产品也变得普遍化、日常化。
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亨利告诉记者,早些年,公司的职业装氛围比较浓厚。近年来,他周围的同事穿着更加随意、宽松。公司每周五都允许穿休闲装,很多人都穿运动服上班。
Henry这两年买的比较多的品牌是他之前因为女朋友消费的影响而关注的品牌。随后,他发现店里的男装多了。在他看来,这个品牌的定位是中档,穿去上班比较时尚、得体。
中国市场已成为业绩增长的强大引擎。 12月发布的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中国业务净营收同比增长39%,带动国际业务净营收增长33%。
这位首席执行官在财报电话会议中点名了中国市场的表现:“‘感觉第一’的品牌主张帮助我们以创新的产品和突破性的活动体验与广大中国消费者建立了真诚的联系。我们通过我们的品牌支持来支持它。”产品帮助客人健康积极的生活,响应‘健康中国2030’的号召。”
旗下拥有Arc'teryx、等品牌的Amer (NYSE:AS)也实现了高增长。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营收达13.5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净利润同比增长257%至5600万美元。
从地区来看,虽然中国(3.13亿美元)目前是其第二大市场,规模仅次于美洲(4.88亿美元),但在增长率方面表现突出。第三季度中国营收同比增长56%。 。 2024财年上半年,该公司在中国的营收也同比增长52%。
亚玛芬体育全球首席执行官郑洁在谈到中国市场的成功因素时表示,“我们的品牌定位于中国最健康、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高端运动户外市场。中国的户外运动对年轻消费者、女性消费者,甚至奢侈品消费者的吸引力很强。”
从整个体育用品赛道来看,今年的“双11”,运动户外行业的领先品牌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10月21日晚上8点,天猫双11正式开启现货销售。天猫官方数据显示,斐乐、耐克、阿迪达斯、贝芙安、安踏、骆驼、迪桑特、李宁、斯凯奇、NEW等12个品牌销售额过亿。
https://img0.baidu.com/it/u=512594723,37743809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07&h=383
京东开卖28小时后的“双11”报告数据显示,运动鞋、服装、装备等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5倍以上。其中,外套裤装、运动羽绒服、运动休闲鞋、羽毛球拍、跑步机、骑行运动、户外器械、滑雪运动等各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7倍以上。
从业绩来看,本土体育用品企业的销售额也有所增长。安踏集团(02020.HK)最新公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经营数据显示,安踏品牌零售额同比录得中个位数正增长; FILA品牌零售额同比录得低个位数负增长;其他品牌零售额同比均录得45%-50%的正增长,增速快于今年前两季度的增速。
特步国际(01368.HK)前三季度主品牌零售额同比实现中个位数正增长,零售折扣水平约为25%。 子品牌索康尼零售额同比正增长超过50%。另一主力品牌361度(01361.HK)2024年第三季度零售额同比增长约10%;与此同时,旗下童装品牌也实现了约10%的同比正增长。
分析人士认为,在消费市场中,户外运动将成为今年主要增长动力。特别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落成,为户外运动创造了丰富的机会。同时,随着路跑、越野跑等赛事的增多,消费者对相关装备的需求日益旺盛,带动户外运动装备销量持续增长。
数千军人挤满体育场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将达到492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近6000亿元,期间年均增速10%。
这也让一些传统鞋服品牌看到了未来的商机。例如,本土服装公司SZ(.SZ)最近被外媒曝出收购了欧洲以外的美国高端户外品牌的业务运营。早些年,以法国运动品牌乐飞叶()为代表的法国运动品牌乐飞叶()的业绩近两年也开始好转。今年上半年,乐飞叶为集团贡献的营收猛增32%至1.52亿元,而主品牌报喜鸟则下跌3.7%至7.7亿元。
几大热门时尚集团正在切入细分的户外服装赛道。今年11月,ZARA发布了2024年全新滑雪服系列,这是该品牌进军户外滑雪服领域的第二年。此前,H&M集团还公布了全新2024滑雪系列;优衣库已与瑞典滑雪协会达成长期合作,为2026年比赛做准备。冬季奥运会。
美特斯邦威,曾经的国民休闲服饰品牌,一边转型一边出售房产。今年7月,宣布进军户外运动赛道。美邦服饰董事长兼总裁周成建表示,未来将聚焦潮流户外服饰赛道。
麦肯锡联合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发布的第四份年度体育用品行业报告《2024年全球体育用品行业报告:采取行动》显示,我国体育用品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年来,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竞争。在行业竞争中,全球巨头失去了优势,中国本土品牌在前20名品牌中占据了60%左右的市场份额。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