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5-1-18 18:39:04

中国古代石油利用历史:从照明到医药与战争的多种奇特功用

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认识到石油和天然气的特性,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和生产中。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古代,石油及其制品主要用于民用照明​​、工业燃料等,在医药上用于杀虫防病,在战争中制造“火球”作为火攻武器等许多独特的功能。

1、照明用油

在我国古代,油的各种功能是从它用于照明开始的。

最晚在两千多年前,陕北人民就知道浮在水面上的油是易燃的,并且能发出强光。于是他们收集了它并用它来照明。 《后汉书》卷二十三引《博物志》云:“甘肃延寿县南部山泉中,水中含肥(石油)……但它燃烧得非常明亮。”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引《博物志》说:“水肥润,如肉汁……但烧得很亮,与油膏无异。”唐代李吉甫在《元和府县志》卷四十中也描述了甘肃省玉门县的石之水(石油),“燃烧得极其明亮”。唐端成式《酉阳杂祖》(卷十)云:“高奴县石脂油腻,浮水上如漆……燃灯极亮。”

宋元时期,陕北延长等县的石油生产已从露头发展到打井。 “其油易燃”,用于照明。它还可以治疗六种动物疾病。

明代,随着四川钻井采油技术的出现和推广,石油产量增加,价格也变得便宜。因此,川西南地区人们用当地产的油来照明是很常见的:“青海嘉定、梅州有油井,沉、井研、洪雅、犍为等县居民用灯,官员用竹管照明。”夜间行车时储存起来,一管可用数里,价格是普通油的一半。”清代自贡打盐井、气井时。的面积川南地区也遭遇大量石油。骊歌《自流井》云:“水、火、油,同时从海顺井出”。墨子井钻了火,“水油皆出”。同文还说:井油有四种颜色:“米油,白色;绿豆油,绿色;籽油,黄色;黑油,黑色。绿、黄、黑”有一股硫磺味的烟雾。空气更轻,光线更亮。”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民从汉代到清代使用石油照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2.古代石油的工业用途

在我国古代,石油在工业上有多种用途,即用石油作为燃料,用于炒盐、制墨、润滑等。

1.石油用作润滑剂和防腐涂料

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榨油和精炼实践中认识到,根据油的浓度(比重)和形态的不同,可将油分为稀、粘、硬三种,有各种不同的用途:

https://img0.baidu.com/it/u=2135733861,415282510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07&h=404

透明的点亮了灯。 《新新格古要论》卷七云:“石脑油(石油)出自陕西延安府……此油从岩石下的水里出来,用作呼吸,用草拖着。”当地人经常用它来点灯。”浊度是粘性石油,用作轮轴的润滑剂和器具的防腐涂层。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三中说:石油“甚好抹车水瓮”。唐代李吉甫所著的《元和县志》卷四十也称,古玉门县,人们“以草取油,涂于酒袋、膏车”。明代方以智着《物理小知识》(卷二)说:石油如油脂,“人用它来烧灯,或用它作油漆”。坚韧的石油或沥青用于修复酒罐和醋罐的裂缝和泄漏,比腻子更有效。

2.从石油中提取炭黑制造墨水

我国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利用石油燃烧产生的“石烟”,成功地生产出了墨锭。他在《梦溪笔谈》卷二十四中说:“燃如麻,而烟甚浓,诸帘皆黑。疑烟能用,试扫煤作墨,黑光如漆,松散的墨还不够,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招“(即石油)”沈括成功地用石烟(即炭黑)制造了墨锭,这就开辟了道路。石油的新用途并奠定了他在《兖州诗》中形象地描述了陕北“石烟浓如洛阳尘”的景象。

3、以石油为燃料炒盐

我国古代,人们用天然气煮盐,早在汉晋时期就开始了。林邛霍景“以盆盖于井上煮盐,得盐”。至少在明代,石油被用作炒盐的燃料。据谢守昌等人编着的《中国古今地名词典》记载:“火井位于四川省建威县东北部的十里同溪河中,泉水充满油,燃烧得很明亮。”明朝和正德时期,人们把它们挖成‘煮盐’,现在晒干了。”青岩如玉在《三省边防备》卷十中也说:四川盐井产井油,水油同采,油浮于水面。 “是用来炒盐、烧灯的。”硫黄色的颜色令人不愉快。”

石油、天然气新能源的应用,是盐业的一大进步,开创了清代大规模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的先河。

3.石油在医药上的用途

在古代,我国人民认识和发现石油的药用特性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据唐初史学家李延寿所著的《北史》卷九十七“西域”条目记载,我国西北部的新疆车库一带,地面上露出了大量的石油。国家。人们不仅收集它用于照明,还开发了它的医疗用途。油“看起来很像,但闻起来很臭。头发和牙齿脱落的人服用它后,它可以再生,服用它的人可以治愈。”同时,油还可以杀虫、“治疗牲畜疥疮”。 《元一通志》卷四云:陕北宜军地区井中的油“取自清水,虽臭,可治骆驼、马、羊、牛疥疮”。

李时珍(1518—1593),明代杰出的药理学家、医学家,撰写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医药学巨著。书中记载的矿物药多达276种,其中包括石油。毒品就是其中之一。他观察、研究、试制了石油的性质和治疗功效。他还对石油进行了药理学分析,并提出了新的医学见解。云九:

“石油的气味与雄激素硫磺相同,故能杀虫疗疮。其性遍及一切器物,渗漏,唯瓷器、琉璃不渗漏。故钱易治小儿惊风、热病。”治膈、呕吐、痰涎,用银液丸入药。既祛痰,又通经导窍。”

https://img0.baidu.com/it/u=1618739276,81836870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50&h=470

同书《本草纲目》卷九也说:“主治小儿惊风、流涎,可与药物混合制成丸、散,外敷疮毒、癣、还可以用来治疗铁箭和人肉。”

据史料记载,石油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可以治疗骆驼、马、牛、羊等牲畜的疥疮;二是可以治疗骆驼、马、牛、羊等牲畜的疥疮;其次,石油和各种药物可以制成丸剂,治疗小儿寒热、惊风、膈、痰等。还可治疗呕吐、铁箭人肉、“贯通经络”等疾病;第三,石油与其他药物的混合物可以配制成新药。

4、古代战争中石油被用来制造进攻性火器

古代,中国人民在石油勘探和利用的实践中,认识到了石油的可燃性、“燃烧极其明亮”、“遇水不灭”、“性质猛烈”、火速快等独特性能。因此,在古代战争中,石油是制造进攻性火器的优质原料。

《诸葛武侯秘史》第一卷记载,三国时期,石油沥青被用来配制“火炮”、“蒺藜火炮”等火器,攻击敌方城堡。沥青是制造“火水壶”的重要原料之一。它在“火水壶”中起到“延时剂”的作用,控制燃烧速度,延缓燃烧时间。

到了宋代,制作“火竿”的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各种“火杆”爆炸性更强,破坏力也更大,在战争中被广泛使用。据北宋曾公亮(999-1078)记载,《武经总要》上卷所记载的“烟壶”、“毒烟壶”等有毒火球,其配方均采用石油沥青。例如“毒烟”的配方主要成分为:

“篮子重五公斤,石(硫)黄十五两,火盐一公斤十四两,附子五两,紫苏五两,狼毒五两,桐油二半。 、小油二半、木炭五两、沥青二半、砒霜二两、一两。黄蜡一两,麻根一两,重半斤。”

北宋时期,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设有军械督察。这个军火检查器比较齐全,规模也非常大。 “其军中有数万士兵,有3700名工匠。东、西作坊有5000名工匠。”监狱下面有十一个作坊(相当于今天的作坊),即“十项工作”。所谓火药、青窑、烈火油、金火、大小木、大小炉、皮工、麻工,库子就是这样做的。”

可见,“孟火油作”是当时宋代中央军械监察所(开封)的十一个作坊之一,即一个独立的炼油作坊。从原油中提炼石油产品——“烈油”。

使用时,消防油可从“管柜”或“消防油罐”(即喷洒消防油的机械装置)中喷出。火油可以攻击敌人,威力很大。 《武经总要》第一章有卷云:“如果在空心板里放烈火和油,里面的人都会腐烂。水不能熄灭火;如果水打架,浮桥和战船可以被摧毁。”烧了。”宋人康愈所著的《昨日梦》也说:宋朝时期,为了保护西北边境,大量的“猛油”被运往边境,作为防御武器,也知道如何建造水池来储存石油。 “西北边境城市的防御仓库,他们在地下挖了十多英尺宽的大水池,用来储存猛烈的火油。”由此可见,“火油”在宋代军事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应用,其喷发机械技术也相当先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古代石油利用历史:从照明到医药与战争的多种奇特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