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乐门娱乐-娱乐节目百乐门-娱乐节目百乐门
《灯下夜话》~上海百乐门昨天前往上海静安寺。在那里,我惊喜地发现,当年在夜上海赫赫有名的“百乐门”舞厅,竟然就在附近。
提起上海百乐门,我们简单的科普一下。
1933 年,中国首富盛宣怀排行老七的那个女儿,她拿到了分到的遗产中的 60 万银元,然后用这些钱投资盖了“百乐门”。
盛家老七名为盛爱颐,她是一个极具主见的女人。当初,她与家庭英文教师陷入恋情。在男方向她求婚之际,盛爱颐的母亲以男方是盛家佣人的儿子这一理由,对这门婚事表示了反对。
男方悲痛至极,内心决定前往广州去追随孙中山参与革命。在即将启程之际,男方将一枚金叶子赠予盛爱颐,以此表达他心中对她始终不渝的爱恋。
https://img0.baidu.com/it/u=3840627501,46496294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89&h=500
男方就是宋氏三姐妹的弟弟宋子文。宋子文后来回到了上海,他不仅官运亨通,而且已经结婚。当有人问盛爱颐对此有何感受时,盛爱颐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他的金叶子还没拿回去呢。”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处于被赞誉为“黄金十年”的阶段,尤其在上海,其地位犹如东方的巴黎、东方的纽约。日本担忧中国在这“黄金十年”之后,会变得强大到难以应对,于是早在 1931 年便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 1937 年又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总之就是不想让中国有安宁的日子过。
黄金十年期间,中国的娱乐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电影发展得很蓬勃,唱片也很蓬勃,舞台剧同样非常蓬勃。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民国歌手,像周璇、白光、姚莉、李香兰、吴莺音等,她们都在这个时代十分活跃。
90 年代中期,我在台岛的中华电视台主持过一档节目,这档节目是华语老歌节目,名叫《劲歌金曲五十年》。和我一起搭档的是长腿姐姐马世莉。有一次做节目,我们做了“周璇专场”,在这一个小时的节目里,都是演唱当年周璇的金曲,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怀念这位民国的“金嗓子歌后”。
现场请了近 100 位大叔大妈进场听歌。演播厅被布置成当年百乐门的模样。我演唱了三首周璇的歌曲,分别是“夜上海”“爱神的箭”“我的良人”。
在舞台之上,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接着询问现场的观众:“各位叔叔阿姨们,你们真的有见过周璇的人吗?”就在这个时候,坐在前排的一位老先生,他扶着桌子,手里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我见过!”
https://img1.baidu.com/it/u=246759099,394834055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07&h=405
现场因为一句“我见过”而炸开了锅。那是在 1997 年,周璇出生于 1920 年,在 30 年代末十分活跃。现场说见过周璇的人,起码是与周璇处于同一时代的,到 1997 年差不多已经七十几岁了,所以有可能还有见过周璇的人依然在世。
老先生说:30 年代末期,那时我二十多岁。我在百乐门的门口拉着黄包车,每晚都是我拉着周璇,送她回到霞飞路的家。
老先生的话让时光一下子回到了 30 年代的上海。我接着问老先生,您还拉过哪些名人呢?老先生说,他记得自己拉过徐志摩与陆小曼,还拉过“飞虎将军”陈纳德和他的夫人陈香梅。
提及这些人名,我们会想象到那个年代,它既混乱又缤纷,那就是十里洋场的上海。
建国之后,百乐门以知名建筑的名义被保留了下来。近年来,它也开始对外营业。比较有意思的是,马路这头是慈悲喜舍、四大皆空的静安寺,而马路那头是纸醉金迷、财色名食睡的百乐门,一条街仿佛呈现出六道轮回的景象。不过,会有这样想法的,恐怕只有我一个人吧。
配图:上海百乐门,是我拍的视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