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大赛-视频大赛宣传文案-视频大赛宣传文案
广电办发〔2024〕3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各个内容制作机构以及相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并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领导人的文化思想,要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以来中华大地的奋斗实践以及光辉历程,进一步发挥短视频在国际传播方面的优势,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所以决定举办 2024 年国际短视频大赛。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为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献礼。其主题是“盛世华诞 视听筑梦”。借助短视频那灵活生动的镜头语言,以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形式来宣介并展现中国文化、中国审美、中国气度和中国风采。进而助推国际互联网受众对中国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大赛得到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和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的共同指导,由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和泰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其目的是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和展示短视频,搭建起一个国际化的广电视听文化交流平台。
二、竞赛单元
(一)竞赛单元一:机遇中国
主要围绕多个主题,包括新时代中国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绿色发展机遇、数字机遇以及对外合作机遇等,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且全面的中国。
(二)竞赛单元二:文明互鉴
主要是讲好中华文明起源和传承发展的故事,以及中外友好交流合作的故事,这些故事围绕着东西方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方面相互借鉴所取得的新成效展开,目的是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三)竞赛单元三:自然人文
主要将目光聚焦在我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文沃土上,重点去展示自然风光以及美食美景,还有新的城市、新的地理和新的人文等方面,以此来展示文化的美丽,解读城市的风范。在这部分内容中,特别设置了泰安专题的特邀创作单元。
(四)竞赛单元四:Z视角
https://img1.baidu.com/it/u=812591561,50863443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889
围绕环境保护、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绿色议题以及公共事务议题,鼓励中外“Z 世代”参与讨论创作。以青年的视角去阐释,凭借开阔的视野来展现,通过创新的形式来进行,以此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三、征集要求
(一)征集时间:2024年10月至2024年11月
(二)征集对象
本届大赛邀请个人创作者积极参与,邀请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制作与播出机构积极参与,邀请各影视传媒类大专院校(院系)积极参与,邀请知名博主及网红经纪公司积极参与。通过访谈形式的短片,展现对当代中国的独特见解与创意表达;通过纪录片形式的短片,展现对当代中国的独特见解与创意表达;通过 Vlog 形式的短片,展现对当代中国的独特见解与创意表达;通过动画形式的短片,展现对当代中国的独特见解与创意表达。让全球观众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多样性。
(三)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需保证内容积极且健康,能够传播正能量。同时,参赛作品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符合《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等相关要求。
参赛作品需是个人或团队在 2024 年创作的原创作品。其版权清晰且无争议,涵盖的方面包括画面版权、音乐版权、字体版权以及肖像授权等。
视频要有完整的图像,要有完整的声音,要有完整的字幕。原则上其时长不能超过 5 分钟,分辨率不能低于 1280×720。视频的格式可以是 MP4、MOV、AVI 等常见的格式。画面要清晰且干净,不能带有角标、台标、水印或标识。
鼓励报送多语种的作品。对于外语的对白、旁白、解说等部分,必须添加中文简体字幕。并且,汉字的使用要做到规范、准确。
四、参赛方式
参赛作品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发布,同时添加大赛统一话题#2024 国际短视频大赛#。视频发布完毕后,必须通过大赛的官方网站或者官方微信公众号来提报相关的参赛信息。
(一)网站报名
https://img2.baidu.com/it/u=4011284635,145299845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2024国际短视频大赛官方网站(二维码见附件1):
参赛者登录网站后点击“我要报名”。接着勾选参赛承诺书。然后填写电子参赛报名表。当出现确认界面时,就意味着报名成功。
(二)微信报名
参赛者关注“2024 国际短视频大赛”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的二维码见附件 1。接着点击“大赛报名”,然后勾选参赛承诺书,再填写电子参赛报名表。当出现确认界面后,就意味着报名成功。
五、其他事项
参赛者在投稿时,需要如实填写各项内容。同时,要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以及联系方式。如果提供的信息不完整或者不真实,那么主办方将会取消其参评资格。
参赛者需确认自身拥有作品的完整著作权,同时,作品所涉及的相关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等方面的法律责任,都由参赛者来承担。主办方拥有参赛作品的使用权,并且保留对作品进行后期技术处理的权利,其使用方式包含用于公益宣传或者提供给相关媒体进行播放等。主办方不会承担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方面的纠纷而引发的法律责任。
以团队形式参加比赛的,作者人数在 5 人以内。团队作品需要指定一名主创成员进行报名,并且不能重复报送。
大赛会务组会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来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工作。接着会评选出那些优秀的作品。之后会在相关的网站上把这些优秀作品公布出来。并且还会给予它们相应的扶持。
大赛不会收取任何报名方面的费用。参赛作品一旦被提交,就意味着同意大赛的主办方拥有该作品用于宣传以及使用的权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