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人民日报》(2023年12月21日第 12版)在四川省成都市,创新的力量十分强劲。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简称“高企”)在这里得以蓬勃发展。这些高企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了新的动力。2022 年,在成都的高企总数达到了 1.15 万家,实现了 5 年时间里翻两番的成绩,年均增速达到 36%,创造了历史新高。今年,在成都的高企数量预计将会突破 1.3 万家。
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并且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同时发力。成都着力做强西部新质生产力高地,积极培育“幸福城市,高企摇篮”这一品牌,以此助力高企成长壮大。
从创业到扎根 城市与人才共生共赢
成都赜灵生物专注于原创一类新药的研发,现已顺利完成 B 轮融资;考拉悠然近期发布了多模态产业通用大模型,通过 AI 算法为城市的千行百业赋予了力量;布法罗机器人致力于研发外骨骼机器人,用科技将生活点亮。
成都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其科教资源十分丰富,这为高企的孵化培育提供了智力方面的支持。并且,成都还积极地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到成都进行创新创业,营造出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从而成为了更多高企诞生的地方。成都中建材生产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在第 81 届世界科幻大会以及成都大运会上得到了应用;成都先导是四川省第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筑梦于成都,能够成就梦想。在成都,城市与人才实现了共生共赢。成都的城市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从 2018 年到 2022 年,高企科技活动人才的数量从 14.5 万人增长到了 27.6 万人。
https://img2.baidu.com/it/u=1009409648,288200101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89&h=500
这片沃土是创新的。越来越多的高企在这片沃土上“喷涌而出”。成都的创新活力正在迸发。成都的高质量发展活力十分充足。
从小到大 城市与高企共同发展
2023 年双十一结束了。极米科技的投影产品销售情况非常好,卖出了超过 19 万台。极米科技在成都已经扎根十年了。从刚开始创业到后来登陆资本市场,极米科技一直和成都一起发展。
成都良好的创新生态带来了积极影响,齐碳科技通过自身努力自主研发出了纳米孔基因测序仪,从而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成都菲斯特科技也攻克了大尺寸菲涅尔透镜的制造技术,并且正在迅速地进行推广应用……
在成都,有很多像极米科技、齐碳科技、成都菲斯特科技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在成都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其规模能级也在不断提升。其中,收入超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约有 1200 家,并且在高端软件、绿色低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成都的重点产业链上形成了产业集聚的效应。
蓉城的高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提升,这离不开成都良好的创新氛围与土壤。近年来,成都以强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为核心,开展了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为企业提供全链式的科技金融服务,一系列“一揽子”政策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保障。
成都陪伴着在蓉的一个个高企,从小逐渐成长为大,从弱逐渐变强。在蓉的高企通过科技创新,为成都“幸福城市”的建设赋予了力量。
成都“高企画像”
增长快
https://img1.baidu.com/it/u=3058791390,91587671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000&h=500
2012 年的时候,在蓉的高企有 851 家。到了 2022 年,在蓉的高企总数增加到了 1.15 万家,这个数量是 2012 年的 13.51 倍。在近几年,在蓉的高企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20 年和 2021 年,每年都净增超过 1500 家。而在 2022 年,净增了 3599 家。
领域广
成都高企覆盖了多个产业领域,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智能终端等。这些高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使得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成效开始显现。
成长好
成都的高企发展态势良好。在成都市的 286 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里,高新技术企业的占比达到了 100%。而在 17 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有 15 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其占比为 88.2%。
基础强
成都的高企创始人大多为科学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凭借自身所掌握的技术进行创业。这样一来,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更为迅速。从而为高企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