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创业-创业媒体产业包括哪些-创业媒体产业包括哪些
内容产业的变化让行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措手不及。11 月 14 日下午,国家网信办对百度、腾讯、新浪、今日头条、搜狐、网易、UC 头条、一点资讯、凤凰、知乎等 10 家客户端自媒体平台进行了集体约谈。针对各平台存在的自媒体乱象,国家网信办要求平台企业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并且要按照全网一个标准,全面地进行自查自纠。
11 月 12 日晚,此前国家网信办官方公众号“网信中国”发布消息,要针对自媒体乱象展开新一轮整治行动。在这一轮行动中,有超过 9800 个自媒体账号被关闭。
之后,微博也发出了整改公告,同样提到关注平台内“政治有害信息、色情低俗、谣言、标题党、抄袭侵权、刷量刷粉”等问题。
这是针对自媒体行业乱象的一次整改行动,力度前所未有。
有些自媒体人尚未完全意识到此次行动的力度。在被封禁之后,他们迅速开设了小号。这是他们较为常用的一种蛰伏方式:因为小号受到的关注没那么强烈,所以他们能够借此躲避打击,等到风头过去之后,再回到自己的大号上重新开始活动。
然而这些自媒体人对这次整治行动的力度估计不足。他们察觉到,哪怕是小号,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被查封了。在被封禁的一些自媒体账号里,有不少账号的粉丝数已经达到了十万乃至百万级别。
平台配合这次整改行动并推出相应规范措施。11 月 16 日,微信团队发布了公众号注册数量调整通知。从即日起,个人主体注册公众号的数量上限从 2 个调整为 1 个。这打消了部分自媒体人希望“多开小号”的想法。
今年开始,对自媒体行业的监管成为常态。之前几年经历了野蛮发展后,自媒体行业的草莽时代即将结束。依靠抄袭、低俗、谣言等制造爆款来赚取利润的乱象,肯定无法持续。行业下一步该如何发展,是从业者更需关注的。
往日重现
更早的时候,一些垂直行业的自媒体曾经遭遇过一次类似的整顿。
汤璇(化名)记得 2017 年 6 月 9 日晚上那次整顿的细节。她是一名娱乐自媒体的撰稿人。她供职的娱乐自媒体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拥有近 80 万粉丝。其头条文章平均每篇阅读量达 20 万以上。在公众号打开率平均不到 3%的时代,该自媒体做到了打开率超过 30%,在业内有一定名气。
6 月 7 日,自媒体大号“咪蒙”拥有上千万粉丝,之后被禁言。在其被禁言之前最后发布的文章页面里,显示出是因为涉及低俗、性暗示或色情信息而被用户举报,所以无法查看。
当晚,微博关闭了大批娱乐八卦账号。当晚,今日头条关闭了大批娱乐八卦账号。当晚,腾讯关闭了大批娱乐八卦账号。当晚,一点资讯关闭了大批娱乐八卦账号。当晚,百度百家号关闭了大批娱乐八卦账号。这些账号中包括“中国第一狗仔卓伟”等百万粉丝级别的娱乐自媒体账号。
6 月 8 日晚,整顿行动延伸到了微信公众平台。多家微信公众号被封禁,其中包括“南都娱乐周刊”和“毒舌电影”。在此之前,“毒舌电影”公众号所属的公司在 2016 年完成了 A 轮融资,其估值达到了 3 亿元。
汤璇所在的这一家与此事有关。她回忆称,8 号晚上,在准备发布当日的微信推送之前,整个编辑部的人员都被集中到一处,对当天的发布内容进行分析。然而,在发布之时就已经发现账号已被关停。
汤璇的老板秦晓(化名)曾在业内颇具名气,是一名娱乐记者。2015 年,纸媒逐渐衰落,同事们纷纷离职并转型做自媒体,秦晓也开始涉足微信公众号。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以及在业内积累的人脉,秦晓的公众号粉丝增长迅速,他的财富也随之增长。
风波发生后,公众号被关停,与品牌的软文合作也停止了。之前发布的推广软文在宣传期内都被删除了,所以秦晓得向部分广告主进行赔偿。之后,秦晓通过一趟持续一个月的自驾游来反思这次事业上的“转折”。
在被关停的这段时间,秦晓的编辑团队始终未曾解散。旅行结束归来后,秦晓申请了新的公众号,接着又对团队进行了再度整合,打算重新开始。
https://img0.baidu.com/it/u=1745638415,177828093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9
与秦晓处境相同的自媒体似乎都没有打算停止行动。去年 6 月初被封禁的大部分娱乐公众号,几乎都在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之内开设了新号,并且在还“安全”的微博账号中把新号置顶进行宣传。
风波过后,汤璇及其同事们在新号上的选题变得更为谨慎。她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以往那些较为狗血题材的八卦,阅读反响颇为良好,但如今在选题时都会尽力避开。“像‘不伦’‘小三’这类敏感词汇不能出现在标题上,在内容方面也会竭力寻找积极的角度,弘扬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东西。”
不过,封号导致流失了大批粉丝。同时,又受到公众号改版的影响。汤璇明显能感觉到新号的情况,新号没有去年那么好做了。目前,新号的粉丝数量大概是被封禁帐号粉丝数量的三分之一。头条的阅读量大多停留在 12 万左右和 13 万左右,难以追赶上曾经的辉煌。
监管将成为常态
这次的整改力度比之前的行动明显更大。“开小号”这一行为都不再奏效,这表明那些被关停的公众号们基本上要从公众视野中逐渐消失了。
一些自媒体人察觉到了整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他们觉得,某些不合规的账号持续存在,实际上会对自媒体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王伟(化名)为深圳一家创业企业的员工,他在微博上还有另一重身份,即拥有 10 万粉丝的财经博主。今年上半年,他在自己的微博文章中设置了“付费阅读”的权限。每篇文章需打赏将近 100 元,才可获得全部的阅读权限。
他向界面新闻记者解释开设付费阅读的原因时说,洗稿的人很多。他经常会发现,自己的文章发出来没多久,其他营销号就把它抄过去了。他找过微博方面很多次要求维权,但最终都没有结果,只能不了了之。
王伟认为,自媒体行业的生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能够独立创作内容的,像近期很火的“兽楼处”以及“六神磊磊读金庸”。另一类是营销号,它们没有内容输出的能力,唯一的做法就是通过洗稿来增加刷量,把后台数据做上去,其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营销和商业化而服务的。
这两种自媒体形态构成了内容生态的大部分。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近乎寄生。营销号整合的内容,大多来自现成的创作内容,也包括那些进行独立创作文章的自媒体人。
在自媒体的世界里,版权是个不太稳定的概念。稍微在洗稿过程中花费一些精力,就能避开平台的核查。像我们这些从事文字创作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应对的办法。王伟表示。
这成为了他支持整改行动的主要原因。他觉得这类营销号主要靠复制粘贴存活,还占据了行业大量营销资源,稀释了原创内容价值,把它们封掉对原创作者是好事。
微博官方近日接连发布了几条社区公告,公布了一批被封禁账号的名单。在这些被封禁的账号中,有“电影资源攻略”“幽默搞笑君”等微博账号。这些账号无一不是王伟所说的“营销号”。
“洗稿”“抄袭”等属于商业行为。一些自媒体为吸引点击率,寻求通过造谣等方式发布内容,这已经引发了社会问题,使事态的严重程度进一步提高。
今年 5 月 11 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数钱》的文章,对河南空姐被滴滴司机杀害这一事件进行了与事实不符的描述,在网上引发了强烈反响。有网友觉得,这个公众号“拿悲剧做营销,其行为太难看”。
这个公众号最终被永久封禁了。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自媒体造谣成本之低。账号被封禁后,背后的操盘手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失。这被认为是整改行动力度不断加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高樟资本的创始合伙人范卫锋觉得,监管逐步变得完善,这对行业而言肯定是件好事。优质内容的提供者本身就很有自律性。而自媒体出现乱象,反倒会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所以,监管是有其必要性的。行业不可能在没有监管的环境下继续发展壮大。
他认为,监管是一个持续且永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内容创业者若想规避风险,就首先得留意并主动与政策、监管保持一致,而不能只是被动地去适应。
范卫锋为内容创作者们给出了一条建议,那就是不要通过做高危动作来博取众人的称赞和关注,也不要通过做高危动作来吸引他人的目光。
商业变现再生变
https://img1.baidu.com/it/u=2583985277,95107373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04&h=500
内容平台受到管控,一方面内容创作者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那些连接在同一根产业链条上的广告代理们也需要去找到与内容创作者合作的新节奏。
这些广告代理们与自媒体人相同,对整治行动有着复杂的感受。他们一方面担心自己的投入无法收回,另一方面又希望监管能够纠正行业内的不正之风,以避免资源被浪费。
张慧供职于北京一家传媒公司,近年来越来越不愿意与一些微信公众号大 V 进行合作了。
这种情绪于 2016 年 10 月首次出现。在那时,因为微信在一次技术调整过程中对刷单工具的操作进行了屏蔽,所以使得一大批大号的阅读量出现了直线下降的情况。许多单篇文章阅读量经常能达到“10 万+”的公众号,在一夜之间阅读量就跌到了数千。
那时候的感觉非常糟心,仿佛给他们的钱都被喂给鱼了。这些自媒体人开的价不低,张慧还记得,部分大 V 的头条文章广告费用通常在 10 万元之上。
她更为无奈的是,那次“事故”扯下了许多自媒体人的遮羞布。然而,这并未影响部分广告主的投放热情。很大程度上,因为在一层隔一层之后,广告主通常不会完全知晓刷量背后的真实情况,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熟悉的这些自媒体账号。
现在可以看到,有些自媒体文章的阅读量与点赞量的比例严重不相符。有的文章阅读量达到了“10 万+”,然而点赞数却仅仅刚过百。评论点赞的数量可能更少。从这样的数据来看,显然还是存在问题的。
然而,在刷量阴影的作用之下,已经有愈来愈多的广告主决定舍弃公众号这个平台。就拿张慧所在的公司来说,自去年起,他们所接到的公众号投放广告的单子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现在广告客户可投放的平台非常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广告主在公众号平台的投放预算有所缩减。很多大 V 都说,今年公众号的阅读量一直在下降,微信公众号的读者都被分流到其他平台了。张慧这样说道。
整治行动出现了,这进一步打消了许多广告主对微信公众号的投放热情。
北京的广告代理丁云(化名)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整改事件后的这几天,他在与客户沟通具体业务执行时,会再三向对方强调,公众号投放存在文章被删除的风险。
如果花了 10 万元买了个头条位置,然而很快就被删除了,那这笔钱不就如同白白浪费了吗?他已经向好几家客户讲过类似的话了。
丁云表示,当前的态度为“要小心,要小心,还要更加小心”。他指出,9800 个自媒体账号并非是小规模的数量,对此他们都会存在一些担忧。因为广告主都希望自己的推广能够在网络上保持长久的传播,倘若突然被删除,就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
一些自媒体人开设了小号,即便如此,代理们也难以顺利地与对方重新达成合作关系。原因有二:其一,小号仍存在被继续封禁的可能性;其二,小号的粉丝数量与长时间经营的大号相比毕竟有差距,这对广告传播的质量产生了直接影响。
即便重新合作,价格也肯定会有较大折扣。按原价走是不可能的,因为客户有保护自己的策略。丁云这样表示。
这一次的整改行动最终会持续的时间难以确定。可以明确的是,在监管持续收紧的大环境里,内容创业这个领域将不再像以前那样拥挤。与当年“江湖争霸”的那个时期相比,自媒体们进入到了一个需要“低头看路”的阶段。
对于潜心创作内容和运营账号的人而言,这算是一个好消息。最近自媒体所有渠道的传播数据都同比下降了,要是能把整个环境治理好,让流量回归,那对我们的工作提升会有帮助。杭州一家公司的企业公众号运营者向界面新闻表示。
变化已经产生,他们开始行动,以适应新的形势。可以确定的是,以往的“非正规做法”已不再适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