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5-4-16 11:37:1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中南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地址-中南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地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简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它是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国家“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同时,它还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并且是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的高校。

历史源远流长,一直传承着弦歌之声。学校的前身是在 1948 年,由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的。同时,还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这所学校就是中原大学。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和政法学院为基础。先后把中南六省的河南大学、中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的优质财经、政法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于 1953 年 5 月分别组建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 年 9 月,中南财经学院与中南政法学院以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进行了合并,从而形成了湖北大学。1971 年 12 月,湖北大学的名称被改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 年 1 月,其又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并且成为首批开始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84 年 12 月,以湖北财经学院的法律系作为基础,重新恢复并建立了中南政法学院。2011 年 6 月,该校进入国家“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的行列。2012 年 10 月,教育部、财政部以及湖北省人民政府达成了协议。他们共同建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 年 9 月,该校入选首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22 年 2 月,又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融通育才,桃李芬芳。学校先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 40 余万名各类优秀人才。

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人数为 20000 余人;有硕士研究生,人数为 8800 余人;有博士研究生,人数为 1300 余人;有来华留学生,人数为 600 余人次;有继续教育学历学生,人数为 24000 余人。打造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经法管融通课程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有 1 项,二等奖有 6 项;有 1 人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获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4 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5 项;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个;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 个;拥有国家级虚拟教研室 2 个;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3 个。近 10 年,获得了“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的国家级金奖 3 项。近 10 年,获得了“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的国家级金奖 3 项。近 10 年,获得了“创青春”创新创业竞赛的国家级金奖 3 项。近 10 年,获得了“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的国家级银奖 10 项。近 10 年,获得了“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的国家级银奖 10 项。近 10 年,获得了“创青春”创新创业竞赛的国家级银奖 10 项。

学校学科齐全且特色鲜明。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骨干,哲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和交叉学科等 11 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现有 4 个国家重点学科,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法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法与经济学科群建设方案》得到教育部批准。学校是创始成员之一,成立了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同时,学校还牵头发起成立了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国际刑事司法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法律联盟等多个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科发展联盟。

学校有很多教职工,人数达到 250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有 1500 余人。在这些教师当中,教授和副教授的人数为 900 余人。还有近 270 人是博士生导师。学校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 11 人次,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 15 人次,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89 人。现有 8 人担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 12 人分别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名师、全国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有 2 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有 1 人是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有 4 人是荆楚社科名家。有 13 人是湖北名师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科研创新方面成果显著。近些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立项数在全国高校中一直处于前列,尤其是在财经、政法类高校中更是位列第一。在近 10 年里,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省部级的重点科研项目总计 1600 余项,产出了 15000 余项科研成果,以及 2000 余项智库与社会服务类成果。“十三五”期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数量为 18 项,还有 2 项是教育部“改革开放 40 年高校科技创新重大成就”。《法商研究》在法学专业核心期刊里一直处于前列位置,并且入选了全国“百强报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获得了“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荣誉。

国之重大者,乃济世之担当。学校主动积极地服务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率先牵头参与对国家层面法律的起草与修订工作,其参与起草、修订的国家层面法律已超过 40 部。在与财政部等多个部门进行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学校产出了在财政改革、法治建设、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一批一流决策咨询成果。学校拥有 1 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养老)。学校与最高人民法院等部委局以及省直属单位共同建设了 24 个高水平学术平台。7 家智库被选入 CTTI 来源智库。4 家智库长期稳定在“CTTI 高校智库百强榜”中。2018 年 4 月,国家领导人在湖北宜昌进行考察调研,对学校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创建了首家建行学院,搭建起了新型产学研战略合作的联盟关系。学校成功获得了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资质,并且入选了教育部 2023 年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名单。

学校开展开放办学,推动协同发展。学校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学的水平,先后与 20 多个国家以及地区的 100 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构建了合作交流的关系。获批教育部的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以及“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获批科技部的“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和“外国青年人才计划”国家重点引智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项目”“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入选“高校国际组织师资出国留学项目”的全国首批试点高校。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共同创建了法与经济学院,在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设立了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研究院塞尔维亚分中心,在上奥地利应用科技大学设立了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研究院奥地利分中心。大力支持教师开展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教师参与了欧盟科研委“罗马法学家”(ores iuris )国际研究项目,还参与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保理示范法立法研究。多名教授担任财政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咨询专家,他们在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等国际组织担任咨询顾问或任职。同时,多名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来华留学品牌课程。

环境优美且人文浸润。学校有两个校区,其中南湖校区处在风景秀美的南湖旁边,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学校占地面积达 2800 余亩,建筑面积为 120 余万平方米。图书馆具备 348 余万册纸质图书,467 余万册电子图书,373 余万册电子期刊,还有 68 个中外文学术文献资源数据库以及 586 个子库。建有特色文化展馆,如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中国会计史文博馆等。运动场曾在不同时期发挥重要作用,曾作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的主会场和主赛场,也作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的赛场。全力打造多种类型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包括学术科研、创新创业、人文艺术、公益志愿等方面。

学院简介

教研机构完备。学院设置了 4 个教学单位,分别是统计学系、数理与金融统计学系、数学与数量经济学系和大学数学教研中心;配备了 4 个实验室,即统计应用实验室、数模应用实验室、数据分析实验室、大数据决策分析实验室;拥有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如政府统计和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大数据研究院、数智发展研究中心、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中心、数量经济研究所、大数据统计决策分析研究所、金融数学研究所、社会经济发展评价中心、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研究所、优化与决策应用研究所等;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实际部门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以此为学生实习提供保障。

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引育并举。学院建设了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师德高尚,结构优化,特色突出,素质高强,且专兼结合,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的教职工有 111 人。其中专任教师为 95 人。教授有 25 人。博导有 18 人。硕导有 79 人。有 2 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 2 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 1 位湖北名师。有 17 位“文澜青年学者”。还有 56 位学院特聘教授以及兼职教授或合作导师等。40 余名教师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专业学会中担任理事及以上职务。“量烛”答疑团队获得 2024 年“湖北省工人先锋号”荣誉。

学院设有 5 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统计学、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金融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学院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培养理学学士(经济统计学方向),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合作培养经济统计学/统计学专业学士。在这些专业中,经济统计学专业、统计学专业、应用统计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一个中心为导向,抓好两个基本方面,注重三个方面的融通,搭建四个平台。在育人理念以及目标的指引下,持续拓宽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近年来,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国际(国内)的创新创业类竞赛以及科研竞赛中,累计获得奖项的人数达到千余人(次)。有多名毕业生被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所录取。这些毕业生凭借着“基础好、素质高、能力强”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

学院科研实力强劲。近五年,学院有 25 项国家级课题立项。其中包括 2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 项重点项目、7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及 1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还有 3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21 年以来,学院教师发表了 10 篇 A+类期刊文章、87 篇 A 类期刊文章和 148 篇 B 类期刊文章,同时出版了 37 部专著。与此同时,科研成果能够转化并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且成效十分显著。学院在全国服务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智库作用,在湖北省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智库作用,在人口政策调整方面发挥了智库作用,在深度数据开发方面发挥了智库作用,在大数据时代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面同样发挥了智库作用。其中,“指数经济创新团队”积极主动地服务国家战略,与省发展改革委、省统计局、省工商联、省妇联等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展开合作,开展了 20 余项课题研究;连续多年都与省工商联进行深度合作,进行季度湖北省民营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以及年度营商环境、百强企业、社会责任的调研分析,从而为湖北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学院的对外交流较为活跃。学院一直秉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理念,主动搭建起对外沟通交流的桥梁,以此来开拓视野并提升竞争力。学院常年都会邀请海内外那些知名的学者和专家到学校来举行各类专题学术讲座,每年也会举办国内外各个级别的各类学术会议,并且还会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学术活动。学院与美国的高校和学术团体有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的高校和学术团体有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澳大利亚的高校和学术团体有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加拿大的高校和学术团体有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还与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和学术团体有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化联合培养合作项目稳步推进。

招聘专业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经济统计、金融统计

招聘岗位

诚招以下各类人才: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博士后若干。

招聘条件

- 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研究能力。

具有博士学位,能胜任科学研究和教学任务。

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且已获得较好的科研成果,需要在本专业的重要刊物上发表有影响力的论文。倘若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卓越成绩,拥有重要影响力或者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就能够作为学科带头人或者学术骨干被引进。

申请准聘制岗位的,年龄通常需在 35 岁以下,也就是 1990 年 1 月 1 日及之后出生;申请副高级岗位的,年龄通常需在 40 岁以下,即 1985 年 1 月 1 日及之后出生;申请正高级岗位的,年龄通常需在 45 岁以下,也就是 1980 年 1 月 1 日及之后出生。

支持政策

薪酬方面具有竞争力,同时可享受学科额外给予的支持、因高水平成果而获得的奖励、超额的科研绩效以及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所带来的收入等。

职称职务:特别优秀的可提供事业编制,可申请副高及以上岗位。

办公条件:提供优质办公环境。

提供充足的安家费,同时提供科研启动金。若有需要,还可以申请校内周转房,以实现住房安家。

家属安置方面:帮忙推荐并解决配偶的工作事宜;协助子女办理入学手续,为其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生活服务:高水平师生服务中心提供全面服务。

申报服务包括一对一的科研辅助对接,能提供全方位的精准服务,有权威专家进行指导,还会进行校级、院级的多轮申报辅导。

报名方式

联系人:向老师

青年统计学家协会在 2025 年召开年会时专门设置了高校招聘专场。2024 年举办的第二届年会成功地吸引了 30 多家高校和企业来到现场进行招聘。有意愿的高校需将基本情况通过邮件发送至.cn ,并与李老师取得联系。在邮件中要说明学校或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联系人的方式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中南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地址-中南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