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送外卖怎么样-深圳外卖送餐-深圳外卖送餐
图源网络马斯克发布了最为强大的模型。深圳有无人机在送外卖。在 AI 时代,有加班狗和闲人。
文/二湘
AI时代来势汹汹。
马斯克的初创公司 xAI 近期发布了最新的 AI 大模型 Grok - 3 。xAI 宣称 Grok 3 的性能比 GPT - 4o 要好,比要优,比的 V3 更出色,比的也更厉害。它在数学方面得分更高,在科学方面得分更高,在编程方面得分也更高。
图源网络
Grok 3 的推理能力比 o3-mini-high 更优,并且比 R1 以及其他推理模型的表现都要好。
图源网络
X 平台的订阅用户每月只需 50 美就能用上 Grok 3 ,这既更好又更便宜。它比 GPT-4o 每月 200 美元的价格要便宜。并且,它更牛,干脆免费。
总之,AI 大模型的竞争极为激烈。1 月 20 日,其发布了 R1 推理模型,引发了很大的反响。1 月 29 日仅过了几天,阿里的通义千问 Qwen 2.5-Max 便已问世,还宣称其性能超越了 V3 模型。然而那时候,大家的关注点都在别处,并未引起太多波澜。接着,1 月 31 日,又推出了全新的推理模型 o3-mini。这没过多久,Grok3 就又出现了。紧接着,GPT4.5 和 GPT5 即将面世,据说 R2 也快了。
xAI 是在 2023 年才创建的。为何它的性能如此之好呢?此前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及了 AI 大模型的两条发展路径,即比拼算力以及比拼算法。xAI 所走的道路与类似的路径相似,也是在比拼算力,坚信大力能出奇迹,它使用了 20 万张 GPU,这让黄仁勋做梦都能笑醒。
图源网络
https://img1.baidu.com/it/u=3836575134,416766396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50&h=500
现在 AI 领域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那些 AI 工程师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不断地相互超越。这是因为如果落后一步,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这些地球最强大脑们累得像狗一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闲得发慌的下岗白领和蓝领。
前几天在深圳街头看到点外卖,无人机自动送货。全程十分顺畅,等候亭电子屏下单半小时后,无人机带着装咖啡的纸盒子飞来了。到达等候亭顶部后,准确投递,纸盒子滑落至等候亭底部,顾客能从取货口拿出纸盒并打开,里面的咖啡一点没洒。这意味着低空经济时代到来了。
图源网络
还有深圳街头的无人送货小黄车,它会等红灯,也会过马路,看起来十分丝滑。
图源网络
这是送货,那么准备食物的那头呢。
我刷到一个餐厅,这个餐厅没有服务员也没有大厨。我进行电子点单后,机器自动做出了一碗面并送了出来。
方便吗?确实方便。高效吗?确实高效。然而,令人不安的是,在整个环节中“人”消失了。无论是做饭还是送饭,都不再需要人力。此外,还有许多场景,机器和 AI 正在取代人类,像机器人保安,像工厂流水线旁机器在组装玩具。再看宇树的机器人,其跳舞动作十分流畅。
出来的时候,我们只是感慨脑力劳动会被替代,觉得白领被炒鱿鱼后还能去送外卖。然而短短两年,体力劳动也开始逐渐被替代了。之前那些体力劳动之所以没有被替代,是由于技术还不够成熟,AI 操控的硬件还未达到那个水平。瞧,慢慢地,无论是脑力的还是体力的,凡是能被 AI 替代的,都会逐渐被替代。为什么呢?因为机器人的价格更为便宜。它能够 24 小时不间断地干活,不会感到疲惫,不会出现罢工的情况,也不会吵着要求加工资。而资本的本质就是追逐利润,只要哪个更便宜,哪个效率更高,资本就会倾向于选择哪个。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每一个毛孔都渗透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有人说,人类终究会被自身所害。更确切地说,是人类迟早会被那些掌控技术和资本的精英所害。他们为满足自身的好胜心与对金钱的贪欲,会将 AI 发展到极致。当进入 AGI 时代,即机器能做任何人类能做之事的时代,普通人便只能被搁置一旁,只能选择躺平。
普通人还能做些什么呢?白领和蓝领的工作都将被 AI 抢走。那么,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可以吗?很抱歉,人类在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也正在被 AI 全面超越。在写作方面,AI 已经超越了 95%以上的写作者;在编程领域,AI 也超过了 96%以上的程序员。在编曲、画画、下棋等方面,AI 样样都很擅长。
我在《写作功能强大,发布 O3 mini,文理兼通的 AI 让人类何去何从?》这篇文章中提及,人类拥有一种生理需求,数学天才卡斯辛基将其称作“权力过程”。大多数人会通过设定目标,然后自主努力并达成目标的方式来完成这个权力过程,并且能从该过程里获得自尊、自信以及掌控感。
卡斯辛基 图源网络
https://img0.baidu.com/it/u=4186469189,346100556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50
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类会创造出一系列人为目标,用以替代原始的生存目标。像文学艺术、科学研究、运动成就以及社会活动等都属于这类人为目标。这些看似“无用”的替代活动,实际上是为了制造权力过程。人们可以通过追求这些目标,从而获得满足感。
当一个人无法充分经历这种权力过程时,可能会出现以下行为:感到无聊,士气变得低落,自尊心下降,产生自卑心理,陷入失败主义情绪,出现抑郁症状,感到焦虑,以及产生沮丧情绪。
但现在,这些替代活动已在被 AI 全面超越。那么,我们在哪些方面能够找到属于自身的独特价值和满足感呢?
那些与“人”本身紧密相关的事物,以及与情感、运动、思考和人与人之间真实连接相关的事物。我们要做的是重新审视生活,寻回社会学家项飙所提及的“消失的附近”,寻回“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独特之处,寻回“人”存在的意义,寻回“人”有别于机器的最强大竞争力。
情感方面,即便 AI 再怎么有能力,也无法替你去谈一场恋爱。那种由荷尔蒙引发的情绪上头的感受,只能由你自己去体会。例如,当孩子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时,作为父母所感受到的那种开心和自豪,是 AI 无法体验到的。比如,你的朋友陷入低谷之时,AI 或许能够提供建议。然而,只有我们才能够真切地理解他们的痛苦,给予他们安慰,给他们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是 AI 无法做到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比如运动方面,AI 可能跑得比我快,打球比我好。然而,我自己奔跑或打球后所获得的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AI 无法提供给我。还有那种一天比一天打得更好、一次比一次跑得更快的成就感,AI 又怎么能理解呢?我现在爱上了打球,经常和周围的朋友约着去打,特别上瘾。所以,大家都行动起来,用运动来对抗这个光怪陆离的 AI 时代。
图源网络
然后思考,AI 很厉害,它能够处理海量数据,也能够生成复杂的逻辑推理,还可以辅助创新。然而,真正的灵感和突破还是要依靠人类的直觉和想象力。我们要保持好奇心,持续思考,而思考后所获得的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 AI 无法给予我们的。
文学艺术方面,AI 能够写诗、作曲、写文章,然而我们的创作欲望和表达欲望是无法被完全取代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权力过程的一种体现。当然,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不要与 AI 比较,即便文章写得再好,那也是机器所写,会带有一股机器的味道。只要秉持着这种珍视自己作品的精神,我们就依然能够继续体会到文学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AI 必定会带来诸多改变,我们可以做的是将精力集中在那些包含深度情感、需要创造力、涉及道德决策以及需要人文关怀的领域上,从而找到仅属于人类的满足感与意义感。
AI可以超越我们的能力,但它永远无法替代我们的体验和感受。
当然,我说的这些都是在基本生存能够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也就是钱足够用。然而很明显,AI 会夺走很多人工作和赚钱的机会,我们的社会根本还没有做好准备,去为这么多因 AI 而失去工作的人提供一种生存的方式。那些 AI 的技术和资本精英们只专注于搭建自己的 AI 帝国,每天都沉迷于某个大模型又提升了多少,以及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AGI。最后,多少技术链下端的人会被这些精英们甩出正常的生活轨迹?
这些技术精英们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超越和发布,对此我并不感到兴奋。相反,我心中充满了担忧。希望我只是在杞人忧天。
作者简介
二湘喜爱进行文字创作,她著有长篇小说《暗涌》以及《狂流》,还有小说集《重返 2046》,最新的作品是小说集《心的形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