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0-6 15:27:31

2019 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实施,这些项目和老师可申报

中国网3月28日电(记者吴宇航)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2019年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

根据《通知》,2019年,继续实施“国培计划”示范工程、中西部和幼儿园教师国培项目,设立信息技术应用、新教材编写、农村校长领导等,提升教师专业素质。道德修养、信息素养、国家安全教育等。那么,“国培计划”示范项目、中西部地区、幼儿园教师国培项目具体是哪些呢?哪些老师可以申请?

● 培训师团队高级培训项目

1、国家级管理人员队伍培训。对拟承担“国培计划”任务的省级管理团队和培训专家库成员,包括国培项目经理、省项目办骨干人员、项目承担单位专兼职培训师等,采取集中培训和在线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期5天(30学时)或10天(60学时)的专题培训,提升国家培训设计、实施和评估能力。培训管理者队伍,打造高水平的各地师资培训有效队伍。

2.师德培训师团队培训。针对省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专家库成员,严格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创新师德教育模式、提高实效为主题加强师德教育,采取集中培训和在线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期5天(30小时)的专题培训,提高师德培训师的培训设计、实施和评估能力,辐射和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各地切实开展师德教育,选拔培养培养“四有”好教师的专家。 “种子”。

3.信息技术培训师团队培训。对于省级信息技术培训师团队,重点关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集成应用。采用集中面授教学和为期5天的在线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30学时)提升教师信息引领能力和信息引领能力专项培训,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能力,示范带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培训。

● 骨干教师、校长培训计划

1.重点学科教师培训。对中小学语文、数学、历史、道德与法治、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骨干教师,按学科进行一年持续在职培训每年多次(每年多次,总计不少于30天),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创新能力,示范引领各地加强学科骨干教师建设。

2.紧缺地区骨干教师培训。面向幼儿园骨干教师、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急需领域骨干教师(包括一线优秀教学和研究人员),通过集中面授教学和在线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期5天(30学时)或10天(60学时)的专题培训,使补齐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能力“短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辐射引领能力,各地以身作则,加强紧缺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3.重点校园校长培训。针对中小学骨干园长,采取集中面授、影子培训、返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园长巩固办学理念,创新教育实践,培养高素质人才。一批优秀校长。重点针对国家级贫困县和中西部地区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为乡镇以下农村校园负责人、新农村建设负责人提供问题诊断、案例分析等培训方法。帮助特殊教育学校解决办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突出问题和具有共同特点的重点难点问题,培养一批各地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农村教育和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带头人。

● 教研骨干新教材、新课程标准培训项目

1、编写、编写“三科”培训新教材。面向省、地(市)级义务教育道德法治、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师和研究人员,利用“三科”教材构建和落实道德修养、教学任务。教材编写思路、教学指导和实施建议、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内容是分析、实施经验分享等。采用集中面授教学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期5天(30学时)的专题培训,准确把握新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提高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应用指导。教科书。力量。

2.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培训。面向省、地(市)级普通高中学科教研人员。重点围绕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修订、区域和校级实施策略、基于学科核心能力的教学实施、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案例分享等内容。采用面授强化教学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期5天(30学时)的专题培训,提升高中教师执行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能力。

● 教师培训综合改革项目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省市县教师发展机构、高校开展试点,自主创新设计培训试点项目,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指导标准》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并以义务教育语文为重点,开展数学、化学等三科教师区域标准化培训;利用人工智能、同步课堂等新技术开展培训;创新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融合应用模式,提高教师培训信息化水平;探索全省自主选拔教师培训体系,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教师培训体系建设的经验案例。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对拟立项目进行评审,通过后将列入“国培计划”示范项目予以支持。

https://sheji.gznc.edu.cn/__local/B/DE/E0/495AECE54A8D994A0E9F5C1E8BA_5EEB0BF7_35791.jpg

● 名师、校长领衔培训项目

针对中小学特级教师、高级职称教师、优秀中小学校长,通过三年为一个周期的多年期、阶段性、渐进式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名校走访等方式学校进行培训、交流访问、返岗实习等。 、成果展示等方式帮助教师拓展专业知识、塑造教学风格,帮助校长提升领导力、优化管理能力、凝聚教育理念、产生标志性成果,努力培养一批具有鲜明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学生。通过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能够引领教育家型的优秀教师和校长。同时,指导和支持参加培训的教师、校长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开展教育扶贫,加强对口帮扶、协同帮扶等社会服务,辐射带动学校发展和质量提升。当地的基础教育。该项目于2018年启动,2019年继续,无新项目。

●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工程

1、新教师入职培训。以农村特岗教师和公费师范生为重点,采用集中培训、跟踪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师范和非师范学校新教师标准化培训,为期2-3年。年递进式培训周期,主要内容是进行专业感悟与师德修养、教学常规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德育经验、科研意识与发展能力等,引导新教师扣好“尽快扣上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同时,为市县开展新教师岗位培训提供示范模式和优质资源。

2.青年教师协助培训。针对有发展潜力的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主要内容,采取集中培训、派出培训、车间培训和名校在职培训。开展不少于10天(60学时)的师德培训和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帮助青年教师实现从合格到称职的跨越。

3.骨干教师晋升培训。对市县学科带头人、农村骨干教师,采取集中培训、名校跟踪培训、车间培训、辅导辅导等多种方式,开展为期不少于1年的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超过 20 天(120 小时)。打造市县学科骨干教师队伍。

4.培训师团队培训。对省级培训师、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学科研人员,通过集中培训、研修班、辅导等方式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30学时)。主要培训内容是提高教学、科研和培训能力,提高培训师团队教学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培训专家队伍,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项目

1.信息管理团队培训。对市、县中小学信息化管理队伍骨干人员和全校教师进行不少于5天(30学时)的强化培训,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的能力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设计能力和提高全校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示范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示范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不少于10天(60学时)的集中面授培训,主要内容是基于教学创新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扶贫中的应用。 ,帮助他们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缩小城乡教师技术应用的差距。

3.未来教育引领团队培训。面向高素质中小学校长和学科带头人,以新技术、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管理和方法创新为主要内容,引领一堂持久不衰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盛会。执行时间少于 10 天(60 小时)。培训帮助他们主动适应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新发展,打造未来教育领导团队,为未来教育发展储备师资。

● 农村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项目

针对初任农村校长、骨干校长、优秀校长,围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和《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的要求,采取“三阶段”培训采取乡村校长入职诊断培训、校长研修班培训等方式,开展校长资质、关键校长提升培训、优秀校长深度培训,提升校长办学能力和教育改革领导能力。

● 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培训项目

https://img.book118.com/sr1/M00/0E/2C/wKh2Al1ozMeIAc63AAF6hJlBdmIAAfZ2QH28uAAAXqc127.jpg

对于农村幼儿园教师,我们采取巡回报道、派县培训、在线培训、入园实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方式来组织实施,示范和推动全园幼儿园教师师德培训。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习贯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严格落实《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规范》,促进展示新时代师德典范典型事迹,剖析幼儿园师德典型反面案例。 、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教书、以德育人,争做具有“四个素质”的好教师。

● 新入园教师标准化培训计划

省教育行政部门从部分市、县幼儿园选拔新教师,制定《新幼儿园教师规范化培训方案》。采用集中培训、上岗实践、岗位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对新教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在此基础上,凝结经验,形成特色,为各地新教师培训提供典范。

● 非幼教教师专业薪酬培训项目

对于非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或转岗教师,针对其缺乏学前教育专业培训、不能及时适应教学工作的突出问题,重点抓落实依据《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10岁以下儿童学习发展指南》,采取集中面授、跟班实践、工作坊培训等方式开展为期不少于1个月(180小时)的专业补偿培训,帮助教师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掌握学前教育知识。基本功和方法,提高科学教学能力,防止幼儿园“小学化”。

● 农村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培训项目

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幼儿园教师,采取重点培训、教师下乡、幼儿园驻地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由区县教师统筹实施具有学前教育资质的发展中心。重点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观察、理解儿童的知识和技能,将幼儿教育融入儿童日常生活。选派区县学前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不少于10天(60学时)的专题培训,重点提高骨干成员派教师下乡专题培训的能力。区县是送教育下乡的主要实施主体,主要依靠当地骨干教育队伍,通过现场诊断、授课示范、实践指导、展示提高、与专题园地培训有机结合等方式进行教育下乡。活动。相应高校协同组织实施,提供专业支持,确保乡村教师得到有效指导。

● 幼儿园骨干教师赴名校进行沉浸式培训

选择参加培训机会较少的重点幼儿园教师,采取全浸入式培训方式,前往省内外高水平示范幼儿园进行为期不少于的后续实践培训和提高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20天(120小时),加强示范观摩、实地考察、情景体验、在职培训和培训后指导等方式,为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建立学习社区和移动学习平台,拓宽骨干教师教育视野,提高骨干教师科学教学能力。省外培训比例原则上不低于二分之一。

● 幼儿园园长法制安全教育培训

针对民办幼儿园园长,采取集中面授、网络培训等培训方式,以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为重点,针对民办幼儿园园长开展不少于5天(30小时)的专题培训。私立幼儿园园长,重点关注未成年人。开展人身保护法制培训,增强园长依法办园、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各省份要制定幼儿园园长法制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规定每年必须完成的培训学分;各主办机构要精心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 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项目,提升幼儿园管理能力

对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幼儿园园长,结合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围绕园长的三大角色、六大职责,围绕主题,在此基础上,采取集中面授教学,以知名幼儿园参观培训的形式,开展不少于10天(60小时)的专项能力培训,重点改进办学理念和幼儿园办学理念。农村幼儿园园长办学能力。

● 民办幼儿园园长标准培训课程

对于民办幼儿园园长来说,针对当前民办幼儿园规范运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关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高水平的观摩与交流。 -优质幼儿园,依托省内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采取集中培训、名校参观等方式,进行不少于10天(60小时)的专项培训,帮助幼儿园园长民办幼儿园更新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

据悉,教育部将组织“国培计划”年度成果展示和培训活动,评选“国培精品项目”和“国培精品课程”,示范引领国培教师培训工作;并将定期组织“国培计划”专家工作组进行目视指导,采取现场调研、上门宣讲、网络监测、学员评价等方式,实现培训指导评估全覆盖机构和项目区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 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实施,这些项目和老师可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