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5-4-18 02:24:50

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性-历史重要性-重要历史概念

上星期写了一篇文章,介绍孩子学习中国历史时用到的一些资源。有读者留言,希望我介绍一些英文原版的世界历史资源。

这篇关于历史资源的文章,其阅读量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介绍书籍和资源这类的文章,是比较容易创作的。而且书单这类的文章,数量非常多,并不缺少一篇。或许大家所需要的,是在众多数量中找到那珍贵的部分吧。

英文学历史的,我们家用过的就是三套。

01.《The Story of the World》

作者 Susan Wise Bauer

这套书在亚马逊儿童历史类图书的排名处于前三的位置。它一共有四本,时间跨度涵盖了从远古一直到现代社会。

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讲历史,语言既优美又流畅,同时还配有简单的地图。因为史地是不分家的,所以学习历史时,有同时期的历史地图搭配是再好不过的了。我们家在孩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让他听第一本这样的历史书籍,听完之后再让他去读。

听可以,读也可以。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有的孩子听力学习能力很强,有的孩子视觉学习能力更强,当然也有孩子这两种方式都表现不错。

这套书涵盖了整个世界历史,所以它只是入门级别。例如,介绍嬴政统一天下这部分内容仅有四页;介绍辉煌的大唐时,也是四页纸,另外还有半页是图片。如果对某个时期感兴趣,就可以再深入学习。

01-1.

关于经典教育

Susan Wise Bauer 是在家上学的践行者。她在小时候接受的是在家上学的教育。她的孩子们也接受在家上学的教育。

她出了一本书,这本书完整地介绍了 Home 实行的方法以及用到的资源,即《The Well-Mind: A Guide to at home》。

https://img2.baidu.com/it/u=485799704,184774693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强调“语言式”的学习,通过听、读和说等方式。尽量少用图片、视频这类“图像式”的学习方式,因为图像式学习较为被动。例如,读一篇文字写成的故事时,一边读大脑会自动形成图像或放电影,而看图片时,大脑会被动接受看到的图片。我也认同这个观点,以语言为主,用视频和图片进行补充。

在“语言式”学习这个基本点方面,将孩子的学习划分成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与另外的三个阶段是相对应的。

三学或三艺(拉丁文:,意思是“三条道路”)。它是欧洲中世纪大学首先要教授的三门学科,分别是语法、逻辑和修辞。这三门学科构成了中世纪博雅教育的基础,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四艺做准备。

中世纪欧洲大学在教授完三艺之后,接着教授四门学科,这四门学科被称为“四术或四艺”(拉丁文:,意为四条道路),其目的是完成博雅教育。这四门学科分别是算术、几何、音乐以及天文。

第一阶段Stage (语法阶段) 一到四年级

用“语法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来作比喻,在这个阶段,主要专注于学习一些入门的知识,这些入门知识是为以后能够进行深入学习而打下的基础。

入门知识涵盖多方面,其中有历史方面,有文学方面,还有简单的生物知识、数学以及科学等。这些入门知识犹如一块块乐高,日后能够随意组合并融会贯通。

第二阶段 Logic stage (逻辑阶段) 五到八年级

逻辑思维能力已开始趋于成熟,在学习各个学科时更多地运用逻辑。

比如,判断历史事件的发生的原因,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等等。

第三阶段Stage (修辞学阶段) 九到十二年级

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之上,要学会用清晰且优美的语言,更有逻辑地陈述观点,同时要具备原创性和说服力。在此阶段,需将精力集中在自己愿意深入钻研的领域,比如艺术、科学等。

这三个阶段依次递进。每个阶段都有其侧重之处,同时彼此之间又相互关联。在以历史线为基础的前提下,对各个学科进行拓展学习,并且学科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联。历史、建筑、音乐这些方面都是相互贯通的。

即使不在家上学,也可以参考这个方法。

以历史为基础,我购买了一些书。其中有些是在网上买的,然而拿到手后发现并不太合适。现在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过的书以及将要读的书:

这些书有的小同学一读便没有感觉,于是就没有继续读下去。有时是时机不合适,有时是对这个主题不感兴趣。例如,在四岁的时候给他听孙静修讲的《西游记》,他并没有什么兴趣,而到了六岁,却迷上了《西游记》,不仅听了孙静修讲的,还听了凯叔和单田芳的评书,其中他最喜欢评书大师单田芳的版本。

https://img0.baidu.com/it/u=2932988602,425889846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9

莎士比亚相关的书需要单独拿出时间去读,先把这一本放一边。眼下小同学对莎翁的故事尚未特别感兴趣,或许是年龄还没到,对于文学作品所反映出的爱恨情仇还无法体会。与之相比,以事实为主的历史故事则更加简单直接。

希利尔系列包含《A Child'sof the World》

作者V. M.

开车旅行期间,大概用了一周的时间听完了这一套。这一套相较于 The Story of the World,趣味性更强一些,并且还会在随时进行提问。

但是我家的孩子还是更倾向于听 The Story of the World 。不清楚是因为从小时候就开始听所以更为熟悉呢,还是存在其他原因。

希利尔系列包含《希利尔讲世界地理》以及《希利尔讲艺术史》。希利尔从哈佛大学毕业,在 24 岁时就担任了巴尔的摩一所学校的校长,他是一位极为杰出的教育家。

另外两套没读过,就不写了。

03.Year by Year

这本书的特点在于,重要事件会依据时间线来进行简略的介绍,并且会搭配图片,这样的书属于那种偶尔可以翻一翻的类型。

学历史并非一定要知晓众多知识点,重要的是去体验历史所带来的恢弘与厚重,去理解身为人类一员的自己“从何处而来”。人类的祖先智人,之所以能够在与其他类人猿的竞争中胜出并逐渐演化为人类,其中一个原因是智人能够使用语言,这样在打仗或者打猎时就更便于协作,从而获得更大的胜出机会。(论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哈哈)

人生是一个有趣的旅程,我们要带着好奇心不断去探索。希望你和你的孩子在沿着历史长河漫游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乐趣!

~la fin~

Start from , Made with Lov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性-历史重要性-重要历史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