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兼职-应聘兼职是什么意思-应聘兼职怎么说
南京警方摧毁"模卡"诈骗团伙网拍模特和平面模特市场发展迅猛。这种“工作”待遇优厚,上班自由,并且只对形体相貌有要求。不少年轻人很青睐这种“工作”。殊不知,此类招聘信息背后很可能藏着一个连环骗局。
今年 1 月,南京警方成功将一个以招聘兼职模特为名义来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予以捣毁。警方一举抓获了 9 名犯罪嫌疑人。该犯罪团伙在全国各城市四处流窜进行作案。他们刚到南京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有 120 多名女子陷入了他们精心设计的“模卡”骗局之中。涉案金额达到了 40 多万元。
一名女大学生遭遇的"模特陷阱"
21 岁的小丁是南京某大学的在读学生。她身材高挑且长相甜美,因而被不少男生追捧为“女神”。凭借这外形优势,小丁一直渴望涉足网拍模特行业,所以通过某求职平台发布了应聘信息。两天之后,有一名自称某文化传媒公司员工的人联系上了她,说她非常符合要求,并邀请她前往公司参加面试。
有一名李姓面试经理接待了小丁。李某表示公司具备雄厚的客户资源,其主要业务是为各大网店产品的买家秀推荐兼职模特,薪酬范围在 200 到 500 元每小时。并且李某一直在夸赞小丁,说他形象气质都非常好,是很适合做模特的好料子。小丁决定与公司合作之后,李某马上提出,若想进入这个行业,必须先提供一份“模卡”交给公司。
什么是“模卡”?李某介绍说,“模卡”即模特资料卡,是一本印有个人资料和照片的小册子,简单来讲就是写真集,通常客户都是通过模卡来挑选模特的。李某还称,公司能够帮助拍摄“模卡”,收费为 2400 元。鉴于“模卡”对平面模特的重要性,小丁欣然答应,接着就被带到了化妆间,随后又被要求支付 499 元的化妆费。
全部流程结束后,李某让小丁回家等待消息。然而,半个月过去了,公司依然没有任何后续的举动。小丁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太对劲,所以他选择了报警。
一举摧毁流窜作案的"模卡"诈骗团伙
小丁报警后的几天里,陆续有四五名女大学生向鼓楼警方报案。她们陈述的被骗经历以及涉事公司,和小丁遭遇的完全一样。经过研判分析,此事很有可能涉嫌诈骗,于是鼓楼警方以诈骗案立案侦查。
经查,该文化传媒公司在 2019 年 11 月于南京成立。所有工作人员都未曾有过模特行业的从业经历。公司没有任何资质,也没有推荐兼职模特的渠道。其最终的目的是劝说被害人花钱去拍摄“模卡”。侦查显示,这些人此前在杭州、长沙等地都开过类似的公司。不过,这些公司都仅仅经营了几个月就宣告倒闭了。之后,他们集体转移到另一个城市,再次注册公司,继续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
2012 年 1 月 12 日,鼓楼警方开始执行收网行动。办案民警进入公司后,看到公司规模虽小,但具备的部门一应俱全,有化妆室、摄影棚、总监室、财务室。各种服饰和化妆品摆放得十分丰富,这让人难以想象这些都是假的。民警还发现,这些嫌疑人已经购买好了机票,打算在即将“东窗事发”时,快速逃离南京。
此次行动中,该文化传媒公司的法人、面试经理、前台、摄影师、化妆师这 9 名嫌疑人全部被警方抓获。接着,警方在公司门口张贴了公示,呼吁更多的受害人向警方报案。在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报警的受害人数量达到了 120 余人,其中七成是在校女大学生。
揭开"高薪招模"的虚假"外衣"
“模卡”骗局是一条从线上延伸到线下的诈骗链,嫌疑人的诈骗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在网络上进行“键盘手”的招募工作。发布有关招聘兼职模特的信息,或者主动去联系那些发布模特应聘信息的被害人。以工作轻松以及薪水丰厚作为诱惑,从而引导被害人前往公司参加面试。
第二步,吹嘘公司的实力以及人脉,将伪造的委托书和资质材料展示出来,以此来博得他人的信任。在合作谈成之后,提出需要“模卡”,并且表示公司能够提供拍摄服务,其费用在数千到一万元这个范围之内。
拍摄时,会向受害人收取 299 到 499 元不等的化妆费。同时,还要求受害人支付拍摄时的道具费用,像一个眼睫毛、一片乳贴这样的小道具,都要支付远高于市场价格的金额。
第四步,让受害人回家去等待消息。在这期间,要用各种方式使受害人保持稳定。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就悄然离去,让现场空无一人。
在诈骗过程中,若有人提出质疑,嫌疑人就会谎称接到了拍摄广告。实际上,受害人代言的商品是嫌疑人自己购买的衣服、手表等道具,并且支付的拍摄费也是受害人之前缴纳费用的一小部分。
警方提醒
全面复工复产之后,求职高峰也随之到来。广大市民在求职过程中,不要被“时薪高”“工作轻松”这类字眼所蒙蔽。面对诱惑,要保持理智,要多思考后再行动,要反复核实招聘方的相关信息。一旦遇到要求求职者先交费或者变相交费的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当察觉到自己陷入招工骗局时,要第一时间进行报警求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