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模型-金融模型是什么意思-金融模型公式
大模型技术开始快速向各个工作领域渗透,金融业也不例外。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发布的报告表明,生成式 AI 正在席卷金融业,释放出新的生产力,以从未有过的方式重塑着全球金融业的格局。目前,我国有 6 家上市银行已公开发布大模型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信息。金融业是否需要大模型技术呢?从匹配度方面来看,金融业属于典型的数据密集型产业。大模型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备强大的数据洞察理解能力,能够缩短数据之间发生连接以及被计算的时间,提升数据创造价值的效率。倘若将大模型的能力应用于金融业,去处理原本的一些任务,将会对诸多工作产生提高质量和增加效率的效果。
https://img0.baidu.com/it/u=1455794558,376156885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89&h=500
从重要性角度而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是离不开金融科技给予赋能的。近些年来,我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使得金融业的数字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移动支付以及数字信贷等技术领域,更是处在全球领先的地位。金融科技是由技术推动的金融创新。眼下,大模型技术及其应用正处于加速迭代和探索的阶段,或许很快就能催生出更多的新模式。未来能否将大模型技术发展好并加以利用,对于深化我国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提升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大模型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空间是可以确定的很广阔。其中,像关注度正高的“文生视频”大模型这样,仅仅凭借简单的文本指令,就能够生成一段既具有逻辑性又有大片质感的短视频。这样一来,就有机会让投资者更加容易地理解那些结构复杂且特征各异的金融产品,从而使这些大模型成为理财师、保险经纪人等金融从业人员的得力助手,进而提升他们的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验。更重要的是,大模型技术有望在风险防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其一,金融机构能够借助大模型所拥有的海量神经网络数据来检测客户的各类行为,从而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决策能力;其二,金融监管部门可以运用大模型具备的优秀逻辑推理能力,帮助工作人员提升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监管查处效能。
https://img1.baidu.com/it/u=3330737294,270779242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着重指出,需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中包含数字金融。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强化金融科技创新已然成为当下发展数字金融的必定之举,而大模型新技术有希望成为推动行业创新的关键引擎。金融机构应迅速提升认知,从公司发展战略层面积极去探寻大模型的应用。要逐步且审慎地加大与相关业务相关的投入,构建数字化的人才团队。要敢于去挖掘新的应用模式,努力推动大模型与自身业务实现有效的融合,从而发挥出“1+1>2”的功效。但需留意,每一项新技术皆为一把双刃剑。当下,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所以更需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尤其要重视对用户数据隐私的保护。只有安全可靠的技术,才能够真正助力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