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年龄最大的获奖者-诺贝尔文学奖年年都有吗
10 月 9 日,正值最新两届诺贝尔文学奖即将同时揭晓之时。浙江文艺出版社、腾讯视频、北京鼓楼西剧场联合主办了一场活动,名为“故事:历史、民间与未来——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高峰对谈暨《莫言作品典藏大系》(1981—2019)新书发布会”,该活动在北京举办。2008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来自法国,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来自中国,他们联袂出席并进行对话。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以及《丰乳肥臀》等作品的数字版和有声图书在本次活动中正式启动。两位诺奖作家同台谈“故事”
两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从多个角度展开了对谈。一个角度是历史,另一个角度是民间,还有一个角度是未来。他们围绕着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的“故事”以及对未来文学的展望进行了主题对谈。
故事来源于民间,它是一种文化的承载形式,同时也是走向世界的凭证。对于一位作家而言,童年常常是故事的起始点。莫言的故事先是从《透明的红萝卜》里的黑孩开始讲起,接着从《四十一炮》里的“炮孩子”开始讲起,然后从少年时期听村里老人讲的“聊斋”故事开始讲起,最终构建起了既属于莫言又属于世界的宏大且瑰丽多彩的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循着《变革》里科特迪瓦的男孩让·马罗,循着《流浪的星星》中尼斯的犹太女孩艾斯苔尔,循着在记忆中探寻非洲土地的《非洲人》,我们抵达的是勒·克莱齐奥的文学世界,抵达他对“主流文明之外的人类以及为文明所隐匿的人性”的探索。
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理由中,勒·克莱齐奥的作品被形容为:有新的旅程,有诗意的冒险,还有感官的狂喜。莫言则被描述为是一个诗人,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世界:人们胆大妄为,人们孤立无助,人们荒诞不经。他们的写作都来源于民间,以“故事”这种形式记录着历史,书写着关于人性和人的世界的寓言。勒·克莱齐奥一直游走在不同文化之间,非洲对他的创作给予了启发,他与印第安人一同生活,这改变了他对世界的看法;莫言在文学的“高密东北乡”安放着他那“飞跃于人类存在状态之上”的想象。人类无法抵达的未来和远方,都成为了作家笔下“故事”驰骋的领域。
莫言第一次发表作品至今已将近 40 年;勒·克莱齐奥 1963 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至今已近 60 年。他们一直坚持写作,向世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始终怀着对人类文明的关注和忧虑,“故事”体现着他们作为文学家和小说家的精神核心。在全球化飞速发展且信息爆炸的当下,人们是否还需说书人口耳相传所讲述的故事呢?答案或许各不相同。然而,不论答案如何,文学始终不会落幕,“故事”也会持续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的想象与希冀。
对话现场,两位诺奖作家的语言很平实,话题较为开阔,思考也很深刻,能发人深省。在这场活动中,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著名翻译家董强进行了主持并担任翻译工作。
演艺明星登场诵读莫言作品
https://img1.baidu.com/it/u=2302030140,377468287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变得更加广泛了。到目前为止,他的多数重要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了 50 多种外国语言。与此同时,中外有许多大学陆续授予莫言荣誉博士学位,德国巴伐利亚艺术科学院给予他“通讯院士”的称号,英国牛津大学摄政公园学院授予他“荣誉院士”的称号。今天的活动吸引了很多莫言作品的爱好者,也吸引了各路名家。通过网络直播,身在北京之外的人能够聆听到两位诺奖得主的创作心声,也能够感受到现场的热情氛围。
陈数诵读莫言作品。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来自法国的诺贝尔奖作家勒·克莱齐奥先生。此外,还有格非这位当代著名作家,陈晓明这位评论家,邱华栋这位当代著名作家,张清华这位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同时,还有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以及著名翻译家董强。多位演艺界明星出席活动,其中有祖峰、郭晓东、陈数、谭卓、赵子琪、王斑和曹颖等。他们作为莫言作品的“朗读者嘉宾”,现场诵读了莫言文学作品《蛙》《丰乳肥臀》《与大师约会》《生死疲劳》的片段,还表演了莫言剧作《我们的荆轲·高人颂》的片段,以此表达对两位诺奖得主的敬意,让人们越发领略到他们文学语言的鲜活魅力。另外,演员周迅送上了祝福,演员张译也送上了祝福,演员秦海璐送上了祝福,演员佟大为送上了祝福,演员黄轩送上了祝福,作家李洱送上了祝福,作家徐则臣送上了祝福,作家马伯庸送上了祝福,作家南派三叔送上了祝福,作家蒋方舟送上了祝福,海外汉学家陈安娜也送上了祝福,他们通过视频短片对《莫言作品典藏大系》的出版表示了祝福。
赵子琪诵读勒·克莱齐奥作品。
活动中,到场的作家和评论家对莫言近四十年的文学创作给予高度赞誉,同时也对莫言在提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方面所起的突出作用给予高度评价。朱永新在发言中特别谈到莫言作品对青少年的价值,他认为:莫言作品传递给我们的情怀有鲜明的人道主义、顽强的英雄主义和苦难的理想主义,这些也是青少年应该从中汲取的精神养料。
金秋十月,以《莫言作品典藏大系》新书发布为契机,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盛会。这场盛会有作家、翻译家、评论家、教育家、演艺界明星等文化文艺精英跨界同台。他们在此向文学致敬,同时也展望了文学和文化的未来。
26卷本《莫言作品典藏大系》亮相
https://img0.baidu.com/it/u=1965776101,266283459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8
这次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浙江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 26 卷本、精装版《莫言作品典藏大系》正式发布。自 2016 年起,该社获得莫言全部作品的独家出版权,之后先后推出了全新编辑的平装版“莫言长篇小说”“莫言中短篇小说”等系列,总计 20 种,并且这些版本多次再版。
《莫言作品典藏大系》有 26 卷,它是规模最大的一套莫言作品典藏全编,并且收录的作品数量也是最多的,是莫言作品的定稿版。收录了莫言公开发表过的《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所有长篇小说,还有《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透明的红萝卜》《白棉花》《师傅越来越幽默》《藏宝图》等 100 余部中短篇小说,以及话剧剧作《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等 8 部剧作。同时全新编辑并收录了莫言截至 2019 年的 300 余篇散文、随笔、演讲作品,这些作品分为散文集三卷(《会唱歌的墙》《虚伪的教育》《感谢那条秋田狗》)和演讲集三卷(《讲故事的人》《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贫富与欲望》),这是莫言散文、随笔与演讲文字首次最全面的大集结。
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谈莫言文学的价值。
莫言的小说无需多言,许多作品都广为人知。这套将莫言的散文集中编辑起来的作品,展现出了面对世界万象时的包容以及率真。有的书写童年的趣事,有的书写故乡的追忆,有的书写旅途的见闻,有的书写难以忘怀的人生感悟等;有的表达关于教育方面的思考和观点,有的表达关于宗教方面的思考和观点,有的表达关于社会现象方面的思考和观点,有的表达关于文学方面的思考和观点,有的表达关于影视方面的思考和观点;有些是莫言的阅读随笔,有些是莫言的创作谈,有些为自己作品的各种中外版本撰写前言后记,有些为友人作品撰写序文等。莫言有一些散文在网上传播得很广,且读者对其耳熟能详。这些散文包括谈教育问题的文章、写陪女儿参加高考的文章、追忆童年往事的文章,以及阅读帕穆克、奥兹等世界名家名作的随笔等。这些散文全都被收录在三卷散文集中。
莫言的演讲一如他的小说和散文一样精彩纷呈、绘声绘色。另外,莫言的许多演讲显示了他对多元文明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莫言等嘉宾为莫言作品的数字和有声读物上线按启动模式。
莫言的散文和演讲作品,呈现了莫言因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而作为“讲故事的人”的创作心得和文学历程。同时,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莫言站在了超越小说家和文学家的高度,站在亚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高度,对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和文化前景有着忧虑和沉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