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书法家-书法家有谁-书法家赵孟頫怎么读
会员分享了《20 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并且可以在线阅读。若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在装配图网上进行搜索。《20 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共 3 页。“中国 20 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评选活动由《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经过专家及群众的投票评选,该评选于年初揭晓。以得票多少来排序,名次依次为: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和李叔同。对于收藏者和投资者而言,这个评选结果有一定参考价值,也利于收藏者制定收藏目标。书画收藏应以艺术品质为首要要素。因为个人的偏好、艺术审美观以及鉴赏力不同,所以对古今书画名家作品会有截然不同的取舍态度。有时会收藏当时不被市场看好,但若干年后却备受青睐的作品。这要看收藏者的鉴赏水平,还要看收藏者是否有战略性的眼光。例如有近代“草圣”之雅称的
林散之的作品在 50 年前未被国内书画界所看好。那时,知道他书艺境界的人并不多。倘若在那时有哪位仁兄收藏了林散之的手稿原作,那么想必如今他会是个受益者。因为这些宝贝如今已增值了数倍。林散之书艺的被发现,是由于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1978 年的时候,林散之的一幅大草让所有评委都为之震惊,像郭沫若等人在内,都对他笔走龙蛇般的大气以及线条使用的精妙佩服到了极点。之后因为日本书法界的崇拜,林散之在国内迅速变得有名起来。那时他差不多已经 60 岁了。仔细查看这份出自中国书法界最权威机构的报告名单,不难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纯粹凭借书艺让人信服。仅从纯粹的书法艺术角度来讲,前几位名家的书艺展现出了极为耀眼的光芒,这光芒是最为突出的,并且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尤其像康有为这样的名家……
于右任和另一位大家的入围更具说服力,他们是真正的书法家和大师,而非普通的写字匠。与齐白石、沙孟海、沈尹默等名家相比,这两位书坛高手的知名度似乎较低,这与以往的宣传力度以及时代差异有关。但一旦今人认识到两位大家的艺术成就,他们的作品在拍场上就不会是现在的价格了。于右任留给世人的作品,大多是以行草对联的形式呈现。这些作品沉稳且拙重,弥漫着大气的神韵。他书艺的精神与他人格的方正极为契合。人们对康有为的认识,大多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戊戌变法”。熟悉中国书法的人都知道,实际上康有为在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流传和发展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绝对不会比他在历史上的政治作为差。康有为书法深受魏碑的影响,却又事于变化。常
https://img2.baidu.com/it/u=3545219276,284603702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1352
常无起笔尖锋,亦无收笔缺锋,更无挫锋;折笔处方圆兼具,运笔时迅起即收,精妙入毫端,其腕下功夫之精深,令人折服。可以说,十大杰出书法家中前 4 位的艺术韵味分别为:吴昌硕大气雄强,林散之干枯空灵,康有为意境宏阔,于右任苍劲老辣。二是谢无量和齐白石的入围,体现了艺术和传播的效果。他在 10 位大家中名声相对不那么响亮。然而,正是他那广博深邃的学识修养以及看似散淡且漫不经意的书法艺术,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有些艺术品在初看时,往往给人一种不怎么样、难以心动的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越发让人觉得有滋味。谢无量的书法便是如此。他的字体结构别具一格,将巧思蕴含于质朴之中,显得疏朗却不松弛,实际上是心中有数,自有其法度。以笔者对他的书
他的作品能够不落窠臼,一方面是因为他对书法有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另一方面,得益于他广博深邃的学识修养。所以,他的书法笔姿凝练遒劲,在柔中能见到刚劲,不会被固定形式所限制,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样子,而是让人耐人寻味。齐白石的书法能够入围 20 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行列,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的画名带来了一些影响。他的水墨画成就卓然,相比之下,他的书艺似乎没什么可多谈的。如果那些诗句不是搭配在精妙的图画旁边,谁会眯起细眼去仔细品评呢?从纯收藏的角度看,恐怕 10 幅齐字的价值抵不上 1 幅齐画的经济价值。毕竟,经济价值的背后是由艺术含金量支撑着的。另外,沈尹默和李叔同的入围颇具戏剧性。沈氏书艺在海上艺坛被认为是近代的开拓者,并且确实对从事书法艺术的人产生了影响。 沈氏书艺在海上艺坛被视作近代的开拓者,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从事书法艺术的那些人。 沈氏书艺在海上艺坛被认定为近代的开拓者,确实给从事书法艺术的人带来了影响。
在我国北方和中原地区,术的几代人常常被认为是阻碍现代海上书法发展与前进的祸端。从收藏和鉴赏角度看,部分吸收和收藏一些沈氏作品,不失为一种高明之举。但若将其视为艺术典范,往往就会成为收藏者前进的绊脚石。李叔同的书艺独具特色。出家人有着超脱与清雅,没有一丝人间的浮躁。他用细笔慢功书写,让品赏者在大伏暑天看到后,立刻能感受到清凉。曾在现代著名艺术大师丰子恺的石门古镇故居中,看到过他的一副对联精品,对此十分崇拜。书写的对联是“欲为诸法本,心如工画师”。线条粗细相同,结构略呈长方形,用笔毫无牵带,随意而成,禅意十足,若要学习,实乃难上加难。曾有人尝试诠释李
氏的书艺,若去模仿他的书法作品,然而给人的感觉往往不伦不类。倘若没有那种境界、那种技艺以及相应的修炼,又怎能有模仿就能成为书作的道理呢?中国 20 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的评选,对于收藏界肯定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康有为的作品,近几年在拍场上有上升之势,随着人们对他进一步的认可,他的身价将会再升;于右任的作品,近几年在拍场上也有上升之势,随着人们对他进一步的认可,他的身价将会再升。相比之下,只有谢无量的作品可以进行一些运作。如果能够走在他人的醒悟之前,肯定会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施展。1999 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机关刊物《中国书法》杂志社与《书法导报》联合了社会各界。
评出了中国 20 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以下名字按评选得票数排列:吴昌硕,1884 - 1927 年浙江安吉人,名俊、俊卿,原字仓石,中年后更字昌硕,七十岁后以字行,别号老缶。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文为绝,他的石鼓文融合了篆刻用笔,凝练遒劲,貌拙气酣,极具金石气息。他的行书融进了清代大家王铎的风格。吴昌硕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著作。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且生于江苏江浦,他原名以霖,别号散之。他曾担任中国书协名誉理事以及江苏书协名誉主席。在早年,他学习工笔人物画和书法,在 30 岁之前,他的书法得益于唐代;之后又师从黄宾虹。这位先生尤其擅长草书。他以王羲之为宗,将其作为创作的重要根基;以怀素为体,把其特点融入其中。由此形成了园转深雅且苍劲连绵的独特风格。他擅长山水画,在这方面有着卓越的造诣;同时也擅长作诗,在诗歌创作上也颇有建树。
https://img0.baidu.com/it/u=2472003030,269971404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568
康有为,1858 年出生于广东南海,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他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著有《江上诗存》《林散之书法选集》。其书法尊崇帖法且富有创见,著作《广艺舟双楫》对后世书坛影响很大,此外还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南海先生诗集》等。于右任是陕西三原人,他出生于 1878 年,逝世于 1964 年。他原名伯循,字右任,还别署刘学裕,号古愚,笔名神州旧主、太平老人。早年他追随孙中山先生,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他的书法有独特特点,能在北魏楷书里融入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做到将碑帖融合在一处。于先生尤其擅长草书,因而被赞誉为“当代草圣”。创作了《标准草书》,在诗文著作方面,有《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其他著作》等。
沈尹默是浙江湖州人,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他于 1883 年出生,1971 年去世。早年曾留学日本。有《于右任书法》等相关作品。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在“五四”期间,曾担任《新青年》编委。建国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以及上海市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他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为擅长之处,他的书作在清俊圆润之中,呈现出劲健透逸的姿态。沙孟海著有《历代名家学术经验辑要释疑》等多部著作,他是 1900 - 1992 年的浙江鄞县人,原名文若,号石荒、兰沙。他年少时承接碑学的流风,得到吴昌硕的指授。曾担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协副主席、浙江省书协主席、西泠印社职务。
社长著有《沙孟海论书从稿》《沙孟海书法集》《沙孟海翰墨生涯》等。毛泽东出生于 1893 年,逝世于 1976 年,是湖南省湘潭韶山冲人,字润之。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政务之余喜爱诗词,他的书法擅长狂草,用笔恣意且气势磅礴,章法结构变化万千。他著有《毛泽东选集》五卷,遗墨被辑有《毛泽东书集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等。谢无量(1884 - 1964),是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后来改名为沈,号无量,别署啬庵。他自幼接受庭训,学习古文辞、诗赋。民国初期曾担任孙中山大本营秘书以及参议等职务,还担任过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进行著述,担任过国家相关职务。
内有多位大学教授。建国之后,先后担任过川西博物馆的馆长,还担任过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以及中央文史馆的副馆长。他的书法碑帖兼融,风格甭散稚拙,显得雄浑俊逸。他著有《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诗经研究》《佛学大纲》《楚辞新论》《谢无量书法》等作品。此人是齐白石,1863 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57 年逝世。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为璜,字萍生,号白石,还有别号借山馆主者、白石山人、寄萍老人等。他擅长诗文,擅长绘画,擅长篆刻,也擅长书法。他的书法功力十分深厚,显得苍劲豪迈。建国之后,他历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务。有《齐白石作品集》《齐白石画集》《白石诗草》等出版。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于 1880 年出生在天津。他的名字叫文涛,字叔同、息霜,法号弘一,还曾释名为演音。他曾担任《太平洋日报》的文艺主编,以及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的音乐美术教员。1918 年,他出家成为佛教健宗高僧。他著有《李庐诗钟》《护生画集》《寒茄集》《南山律宗传承史》。
页:
[1]